最是人间留不住

2015-11-22 14:46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1301王叶青
散文诗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静安传播学院汉语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1301 王叶青

最是人间留不住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1301王叶青

八十七年前,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里,湮没了一个孱弱的身躯。而他入水那刻泛起的涟漪在过去近百年的时光里掀起无数人心中的巨浪。王国维在那一瞬间成就了一个永恒的神话。

关于静安先生的学问贡献,我不想多言。只是觉得《人间词话》与《静庵诗稿》颇美,特别爱那句绝望之词“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到无望,正是静安自己的写照。

关于他的死,后世有赞美有批判,众说纷纭。有些说法实在是一出出闹剧与笑话,我倒不为静安悲哀,只是替他感到无边的寂寞和失望。

静安终生以文人特有的悲悯情怀伤世忧生,他既是在士大夫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忧郁少年,也是率先研究西方哲学的先行者,但是叔本华的虚无主义只能加剧他的忧郁而无法拯救他和他所守护的大河文化。

在谈静安之死时,我想起的是两千年前在汨罗江畔行吟的三闾大夫。屈原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众人皆醉我独醒”。也正因如此,人们只知道屈原是伟大的诗人,却鲜有真正读懂他的大情怀。“三闾大夫”用现代话来说,属于高官。我不否认屈原与政治的关系,如果只是单论屈原的伟大在于“爱国”,未免狭隘。我觉得,屈原的伟大恰恰在于他的“自杀”,他的“死”。

屈原作为文化的先知,他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以自身芷兰之香对抗世间污浊之气的必然失败,所以他唯有一死来告诫国人“此路不通”,也是昭示后人。无奈千年的岁月里人们无视他立下的界碑,以“九死犹不悔”的品质一次次对抗上天,给他提出的“天问”对出不正确的和他相仿的“天对”。在屈原看来,自杀是唯一的出路,可人们不相信这个出路。

屈原之后的文人里,不乏伟大者,但始终没有人效法他,直到静安自沉昆明湖。毫无疑问,静安是屈原式的文化先知,他看到在王朝末世里中国文化的困境,他试图用西方思想来解救,但他的西学之旅注定失败。但他找不出别的方法,他最深的绝望来自这里,他救不了他所爱的国家与国学。他亦想以一死来告诫人们此路不通,可他的遭遇,和屈原一样。

我并不是很理解这样的选择,但是我知道静安以生命撞击地狱之门想要传达给人们的心声。如今,人们在被他否定的西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不知道这是静安的悲哀还是我们的悲哀,抑或是民族与国家的悲哀?

静安在巨变的时代,试图为中国文化寻一条出路,为此,他“独上高楼”,但是“寻她千百度”,“望尽天涯路”之后,他看见的依旧是“西风凋碧树”,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攀登到的高峰是绝壁,再无别的路。而同时代的人,在他身后孜孜不倦探索着别的岔道,无视静安所立的“此路不通”之碑。

在那时,无数人们用革命、进步、暴力书写伟大历史的辉煌,静安以他的黯然自沉来为一部死了的历史作结。

静安的走投无路,究竟还是不是为人们诟病的所谓保守和惊惧,我想,人们或许该静下心去理解一个真正的文人。

猜你喜欢
静安传播学院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深海漫过赤地雪
曹静安
刘建海标志设计作品
漫画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ese students in Australia
NP1连同NP2
调查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