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与批评家不要太熟
———对话『80 后』批评家、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平

2015-11-22 08:29周明全黄平
都市 2015年4期
关键词:黄平批评家文学批评

文 周明全 黄平

作家与批评家不要太熟
———对话『80 后』批评家、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平

文 周明全 黄平

“首要的是把本职工作做好”

周明全:你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而研究生和博士则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从哲学到文学,学科跨度是相当大的,当时怎么考虑的。在《贾平凹小说论稿》的“后记”中,你特意提到了你父母,他们从小就对你的作文充满鼓励,这是你从哲学跨度到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的内在动力吧。

黄平:考研主要是对高考的一次矫正,说来惭愧,我虽然在1999年的高考中是家乡文科第一名,但没有被第一志愿中文系录取。就读社会学系,是调剂的结果。至于父母的因素不大,我不是出生于文学家庭,父母对我的职业方向没有要求,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高兴就好。

周明全:我个人觉得,做文学研究或文学批评,需要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本科的哲学背景,对你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很多帮助吧。你的求学经历,与另一位“80后”批评家李德南很相似,李德南本科学的是政法,硕士学的是哲学,博士学跟随谢有顺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我最近在看他的博士论文《“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洋洋洒洒18万字,就大量运用了他硕士时的哲学知识背景,论述起来很有见地。

黄平:做文学研究,对哲学与社会学确实要有基本的了解。我不知道德南兄当时是如何考虑的,但可惜我当时年少无知,不喜欢这个调剂的专业,大学四年基本上就是逃课,自己在图书馆或寝室里看看书,或者参加社团活动、朋友聚会等等。有的专业课老师第一次见到我,是在期末考试的课堂上。现在想来应该向本科的老师们致歉,后来知道恶补哲学社会学等知识,是在研究生之后了。也有朋友读过我的论文,觉得我的思路受本科社会学影响大,其实我主要受博士阶段程光炜教授影响,他很看重文学社会学。

周明全:说到你的导师程光炜教授,我读到他为你的专著《贾平凹小说论稿》作的序,程光炜自第一次在吉大的学术讲座上遇到你,对你的提问评价很高,此后竟主动给你写信,希望你考他的博士,接到程光炜的信,一定高兴坏了吧,程光炜可是国内一流批评家,能主动邀请,足以说明你的优秀以及他的眼光。你和庆祥都是“程门”最得意的弟子。我看到过庆祥在一本书的“后记”中说,你统计过,在做“重返80年代”研究时,一个学期,程老师就给你发了400多封邮件。程光炜老师在做人做事以及研究上对你的影响很大吧。

黄平:是啊,当时真是高兴坏了。程老师是我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的导师,在做人做事上,我特别佩服程老师内敛的情怀与低调的责任感,无论对于学生、家庭还是国家,他都是很有承担的一个人。但是他从不高调的显示这一点,你看程老师的文章,有时候还故意要拙一点写。我一直以导师为榜样,但是虚荣、浮夸的东西,我还是有,有时候也不够踏实,不像老师的沉着与沉静。

研究上的启发是几句话难以尽数的,无论是学术志趣、态度,还是研究方法、对象上,程老师的指导对于我都是奠基性的。一定要概括的话,我从程老师那里理解到真正有价值的当代文学研究,既要在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推动“当代文学”不断走向成熟,也要重新激活“文学”与“历史”的关联。

周明全:2013年5月,中国作协给你们六位开研讨会那晚,我们一起在中国作协对面吃涮羊肉,我不记得当时谁向程老师介绍起我正在策划的《“80后”批评家文丛》时,程老师忽然问,出版社收你们多少钱?当我回答说不收任何费用,我看到程老师似乎很惊讶。2013年春节前,我准备在《大家》杂志用48块彩版做有关“80后”批评家的专题,就给程老师发了信息,想请他针对《“80后”批评家文丛》以及当下“80后”批评家的成长写篇文章,他回复我说,不愿意写哪些应景的文章。当时,心理还很不舒服,就在年假中,我找程老师的书和文章看了,也搜索了一些程老师在各种研讨会上的发言研究了一下,发现程老师是言行一致之人,文人为文是高度统一的,遂觉得自己小家子气。前一阵子,我想策划一套批评类的丛书,在北京找了李洱,李洱也极力向我推荐程老师。听兄介绍的这么好,真是可惜啊,要是这破外语能考过,我也去考程光炜老师的研究生,学点真金去。

黄平:很赞同明全兄的判断,跟随程老师几年,我也深刻地感受到程老师文人为文的确很好。至于你读书嘛,哈哈应该破格录取。

周明全:博士期间,你就在文学界出道,得到了林建法主持的《当代作家评论》许多支持,2008年就获得了《当代作家评论》年度优秀论文奖,此后又两度获得《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并被《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推荐。一个批评家能在二十多岁就享受如此待遇,兄怕是这个群体中少有的了。我一直觉得,《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两本刊物,是当代培养评论家的摇篮,而张燕玲、林建法老师则是“文学批评的保姆”,不仅活跃在一线的诸多评论家备受两刊和两大主编的恩泽,就连如这种刚起步的新人,两大刊物也倾心关照。

黄平:林建法、张燕玲等主编对于我们这代研究者的支持很大,这种知遇之恩没齿难忘。这两家刊物各具特色,林建法老师比较推崇纯正的文学研究,而张燕玲老师十分重视文学批评的新锐性,一北一南,都是文学批评的重镇。他们作为一流的编辑家,也很重视作者队伍老中青的延续,相关论文奖的设定也是这样,我作为“80后”比较幸运,沾了年龄的便宜。

周明全:你在《贾平凹小说论稿》第一页,就打出了“献给我出生于商州的妻子”,另据甫跃辉一次和我说,2013年底,他的作品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你妻子当时有事没去,事后还专门给他电话,说很认真地读了小甫的小说,本是准备在研讨会做发言的,可惜有事没去成,你老婆也是搞文学研究的吗?她对你搞文学批评支持吗?

黄平:我妻子拿到是文艺学博士学位,不过她在文艺学中偏重视觉文化如电影的研究,对于当代文学略有涉猎,但并不多。对于跃辉,她是作为资深读者致敬的,她比我读跃辉的小说还多。关于献辞,主要是我妻子出生在商州,她见到贾平凹老师都是用家乡话交流,这个巧合比较有趣。

我和妻子的兴趣爱好相似,她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她经常说家里两个人不可能都忙于事业,总要有一个人偏重于照顾家庭,而她牺牲自己的学术事业承担了这一切。我个人也努力在学术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我素来不喜欢高调的东西,反思自己的天赋与能力,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不辜负自己的职业,也不辜负自己的家庭,安安稳稳,足矣。

周明全:前不久,我和金理也细聊了一次,我们也就家庭的支持谈过,金理就讲,他的妻子给予了他很多支持,使得他能安心读书搞研究。在上海这样压力很大的城市生活、工作,搞文学批评这种既赚不了钱也没有多少前途的职业,没有来自家庭的支持,是很难坚持的。你和金理兄都找了好妻子,祝贺啊。

黄平:是的,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我的妻子。

周明全: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据说,你还是学生最喜欢的年轻老师,程光炜老师在序言还得意地说,在上海朋友中,有如果你再介绍学生来,就介绍像黄平这样的“好学生”来的说法。这个评价可不低啊。兄何以如此吃得开啊,介绍点经验嘛。

黄平:这实在过誉了,我不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系里多位教师口碑比我好。而且我教当代的东西,离学生的生活近,很容易举一些哗众取宠的例子赢得掌声。至于周围师友的些许好评,一方面是长辈的抬爱,另一方面我在单位承担的工作较多,比如我在教学科研之余协助陈子善老师编辑《现代中文学刊》,大家可能觉得我踏实肯干。

“80后”想在任何岗位上得到认同,和每一代的青年一样,首要的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有一个谦逊、认真的态度。这个不敢说经验,我离自己说的也差得远。此外现在房价、婚姻等都是沉重的压力,我很幸运避开这些困难了,但对于很多同龄的朋友,确实会严重干扰他们的工作。在这个时代,有一个静心工作的环境,其实是蛮奢侈的。

周明全:在学院里,似乎更看重文学研究,而且容易出成果,容易得到经费支持,而文学批评,尤其是对当代文学似乎是出力不讨好,你是如何看待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社会上一直有种声音指责文学批评失语,其潜台词似乎就是说,学院里的批评家只看重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而对当代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你觉得这样的说法合理吗?

黄平:这是个大问题,我觉得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是互补的,很难想象没有研究作为基础的文学批评,那是业余状态的“读后感”;也很难想象把文学研究完全“科学化”,那其实是忽视了文学的特性。我大概是读硕士的时候通过阅读伦敦大学赵毅衡教授的大作,对文学批评有所入门,赵毅衡教授很重视理论与细读的结合,这个对我影响比较大。其实好的文学批评,都是文本、理论、史料在充满想象力的文体形式下的综合,这和文学研究是一样的,没必要人为割裂。

至于我们的文学体制将“文学批评”单列,这是历史的产物,主要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残留,那种文学批评如胡乔木和周扬的文学批评,和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在内涵上完全不同。今天的文学批评不是高于作品,不是指导作家;也不是依附于作品,不是吹捧作家;而是接近“批评理论”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特别的学术研究,也是一种特别的文学写作。

关于失语,其实说了有二十多年了,我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很多当代的作家作品都有充分的研究,只是影响不像80年代那么大,不被看到而已。此外很多文学批评是“迂回”的,谈论的仿佛不是当下的作品,但是以当下的问题意识为导向,这就是对当代的关注。令人遗憾的是,好的文学批评,有时候比好作品还缺乏有充分准备的读者。

门罗的写作是文学的小道

周明全:我此前听一些人说,兄弟为批评家、学界所认识、认可,主要是得益于跟着程光炜搞“重返80年代文学”研究,这段经历,对你的成长一定意义重大吧。

黄平:我最早发表的一批论文,都是“重返80年代”意义上的,比如对于《今天》、对于《废都》的讨论等。关于我们几个学生和程老师做“重返80年代”的经过,包括程老师、我和杨庆祥都写过相关文章介绍,这里不赘述了。我蛮怀念那段学生时光,当时我和杨庆祥在入学的那一年(2006年),正好赶上程老师做“重返80年代”,大家在人大校园里安安静静地查史料、自由的讨论与宣读论文、忐忑不安地投稿、克制狂喜地翻看样刊,那段学术训练的光阴,真是流水般美好的岁月。

周明全:你出生于1981年,作为“80后”是怎么看待80年代文学的?你觉得做“重返80年代文学”有现实意义吗?

黄平:我似乎没有“80后”作家常见的沉溺于“纯文学”的矫情,提到80年代文学,一定要慢吟吟地感叹一句,可惜文学性不强。相反,我很喜欢80年代文学,有一种人生的实感,我喜欢和生命、和生活相联系的文学。我的文学启蒙读物几乎都是现实主义的,和80年代文学的气味契合,幸好我当年借不到卡佛、门罗之类的作品,他们写得也好,但那是文学的小道,是给神经衰弱的现代人读的。“重返80年代文学”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用程光炜老师的话来讲,要重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周明全:雷达说过,贾平凹是一个写得好,但不好谈的作家。你的博士论文怎么会选择贾平凹作为研究对象?你很喜欢王小波,当时怎么没想过研究王小波呢?

黄平:选择贾平凹做研究,主要是我一篇谈《废都》的文章获得了《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的论文奖,程老师觉得我可以继续做下去;同时他觉得我细读文本的能力比较强,史料功夫比较差,扬长避短,要我谈作家作品。当代作家中,就兴趣而言我最喜欢的确实是王小波,每个研究者都有一本枕边之书,我的就是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王小波杂文比较简单,但小说真是超一流的,我觉得是纯文学的典范:历史内容高度地形式化,从内容读,从形式读,都像迷宫一样可以不断地挖下去,他的作品我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但是我没想过写王小波的论文,到现在也不大写,有一个细读《革命时期的爱情》的论文提纲,我准备了快两年了,还不大敢动笔,怕写坏了。

周明全:你的专著《贾平凹小说论稿》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贾平凹进行个案研究的典范。这部作品从贾平凹的处女作写起,直到新世纪以来的最新作品,提出了许多新鲜的见解。程光炜教授在“序言”中对此做了充分说明:黄平的文章,在叙述风格上,秉承了他文气沛然、一气呵成的写作特点。他对贾平凹小说创作丰富性的把握,也能做到细致周全,持论公平,并秉持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难能可贵的批评性的状态。更值得一提的是,黄平在论文中充分发挥了他所擅长的“细读”,以作品带问题,往往从一个对话、一个细节入手,讨论其特殊的历史隐喻;而且他以一种“症候式批评”的眼光发现,历史在某种时候,又经常是以一种文学化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程光炜对你的专著评价很高,我很好奇,贾平凹看过你写的《贾平凹小说论稿》吗?他本人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黄平:我不清楚贾平凹老师读过没有,有一位陕西师大的老师给我打过电话,说把我的这本书送给贾老师了,请我再给贾老师寄几本,我最后寄给他并委托他代为转呈。贾老师的评价我不清楚,我很尊敬作家,但我觉得没必要征求作家的看法,考虑作家的看法,下笔就不自由。无论褒贬,真诚地谈自己内心所想,就是对作家最大的尊重。相反,无节制的追捧与无底线的攻击,才是被作家最大的轻视。

周明全:从80年代说到“80后”,你对颇有争议的郭敬明、韩寒等“80后”作家做了充分研究,而且你对“80后”写作非常看重。你甚至提出“80后”写作归根结底是关于“中国梦”的叙述。怎么会和当下主流批评界对“80后”文学的批判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黄平:哦,这个“中国梦”不等于说郭敬明、韩寒等“80后”作家写得好,而是说他们的作品,反映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第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而正是这种心灵的印迹,决定了他们作品的各自面貌。比如拒绝认同的韩寒的主人公永远“在路上”,而沉浸在现代幻觉中的郭敬明的主人公永远是个“孩子”。其实推而广之,所有的作家都笼罩在“改革”的历史语境中,哪怕是最纯粹的纯文学,也是一种“变形记”。

周明全:兄的时代感很强,“80后”文学一度被批评为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是包装出来的,但问题是不少“80后”作家确实是有读者基础的,相反,一些所谓的主流作家的作品却在逐渐失去读者。你认为,什么样的文学,才能够有效回应当下的时代?

黄平:真实地表达了当下中国人的情感结构的作品,才能有效地回应当下的时代。作家可以写自我,但这个“自我”应该浩大无边,深不可测,可以从自我的深渊中抵达鲁迅所谓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绝不能是顾影自怜的小我,谈成长、谈家乡、谈记忆,都不仅仅是谈自己的成长、自己的家乡、自己的记忆。

周明全:你将当代文学纳入到“改革”这个大的框架下讨论,真是很新鲜,怎么会有这样的考虑呢?

黄平:我比较喜欢勾连“历史”与“形式”的关系,而对于我们最大的历史就是“改革史”。文学变成透明的报告文学,或者变成晦涩的形式实验,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是和历史博弈,以充满历史感的形式,讲述一代人的灵魂与命运。我一直觉得这才是大文学,狄更斯与雨果那样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文学。

周明全:那兄现在做哪方面的研究?对自己的文学研究有过规划吗?

黄平:我在偶尔写一些作品论之外,准备从头研究改革三十年,现在申报下来一个课题,叫《新时期文学之发生》,正在大量阅读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作品与材料,把源头搞清楚。此外从阐发“80后”这代人的内心世界出发,我比较关注反讽性的作品,比如从王朔到王小波到韩寒。关于王朔与韩寒我各写了两篇长论文,合计七八万字了,我最后写王小波。这算是一个规划吧。

文学批评安静一些好周明全:我看你写过不少研究同代作家的文章,你是如何看待同代人的创作的?

黄平:其实我看的不多,关注的很窄,作为补救,我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主持一个“80后写作工作坊”,大约七八个同学跟着我做,双周讨论一次,主要请同学们各自负责一个“80后”作家展开研究。就我粗浅的观察而言,“80后”作家前程远大,但目前还要有更大的耐心。写得深沉一点,更用力地摆脱“自我”,在更大的天地中写作。

周明全:你和复旦的金理私交很好,一定知道金理说过,作家和批评家应抱团取暖。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和同代作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你觉得,你会像金理所说,抱团取暖还是如后者,和同代作家保持距离?

黄平:我倾向于后者,要和同代作家保持距离。不过金理的本意,不是说批评家和作家天天厮混在一起,而是互相了解,彼此促进,做同代人的批评家。这点我也是同意的,我只是觉得和作家不要太熟,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太熟了就有人情,那就麻烦了。这对作家和批评家都是一种伤害。

周明全:那你觉得批评家应该和作家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合适?

黄平:我觉得读作品就足够了,我们都没有见过曹雪芹或托尔斯泰,不影响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所谓作家,是活在作品中的。我也知道社会交往无论对于作家还是批评家都有好处,但那种好处是眼前的,长远看来则未必。热闹的东西,是有代价的。

周明全:同代批评家的文章你平时看吗?他们的研究,对你有启示没?

黄平:我平时要读大量的同代批评家的文章,我觉得很多都很优秀,这代批评家和同代作家一样,在未来会有很好的成就,我对这一点一直蛮乐观的。就具体的研究启示而言,我觉得“80后”批评家的研究殊途同归,都聚焦于这一代人与历史的关系。可能是在一个阶层固化的时代,这代人“局外人”的感觉很强烈。

周明全:不少人认为,“80后”批评家难冒头,在《顽强而生的“80后”批评家》中,我从发表、出版等几个方面对“80后”批评家的成长困难作了分析,但我始终认为,只要足够有才,“80后”一定冲出来,你觉得呢?

黄平:我完全同意兄的看法,我觉得每一代人开始都很艰难,但是一代代也正常延续下来了。其实“80后”批评家享有的研究条件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代,无论图书馆还是互联网资源,现在搜集资料的成本大大降低。要买什么书,在“京东”或“孔夫子旧书网”之类网站下单后,过几天就会自动出现在楼下的信箱里。这些在新世纪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只是时代的氛围变了,评价的机制也变了,“80后”批评家不像前几代那么吸引注意。我觉得不是坏事,文学批评安静一些好。

周明全:那你觉得批评家的职责是什么?你在践行这样的责任吗?

黄平:我所理解的批评家的职责就是讲清楚作品艺术的、历史的、人性的奥秘。批评家没有高高在上的责任,我不敢认同批评家的自我神圣化;批评家也不要匍匐在地,甘为书商或大作家的帮闲。批评就是一种冷静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智性工作,一种愉快而充实的生活方式。我大致是这么理解,也是这么践行的,但做得远远不够。

周明全:最后,想请教一下,你觉得一个好的批评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黄平:读书,舍此别无答案。作为批评家,我们遇到的大量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对于作品、史料、理论,我现在不是读的太多,而是远远不够,所知道的,大多也是第二手资料的道听途说。不说别人,就我个人和文学史上的前辈相比,除了都做类似的工作之外,水平差距之大是惊人的。像我十分敬重的韦勒克那样的批评家,可以博学到那般不可思议的地步,比照自身,真是无地自容。我们的时代固然浮躁,但我的不足,主要归于自己的懒惰无能。我们说得太多,读得太少了。

周明全:黄平兄真是谦虚了,你在我们这代人中,已属相当优秀的年轻批评家了。我们的谈话就到此结束吧,耽误了你这么长时间,真是抱歉。

责任编辑 手 指

猜你喜欢
黄平批评家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新生代专栏·刘诗宇
联合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与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色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以先秦两汉为中心
新锐批评家
不喜欢下厨的女人 也可以玩转餐饮业
今日批评家
奎妮·多萝西·利维斯文学批评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凭啥挨着局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