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肠道菌群哪天都不晚

2015-11-20 19:19
健康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欧美人无菌菌群

坊间传说:人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来减肥。我想说这其实并不容易……

人和人之间的基因组相似度达到99.9%,但体内微生物组相似度只有10%。这些差异的产生不全要怪罪主人,因为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还挺多呢。总的来说有5大点:年龄、饮食、抗生素、遗传,以及生理机能。它们的作用机理都是改变菌群生长的肠道环境。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虽然菌群处于动态平衡,但改变的主要是每一种菌的多少和占比,基本上不会是种类变来变去。

听起来一点悲凉的意味——你基本上不可能完全消灭那些对你有害的菌了。

我们看一个人的一生:胎儿出生,是以无菌的状态到来;随着接触环境,菌群逐渐建立,不过比较单一;然后开始吃固体食物,菌群变得多而复杂;成年是菌群最繁盛、组成最稳定的阶段,不容易随各种外在因素改变,哪怕改变了,也很快会回到动态平衡;老了退休了,菌群虽然不少,但又变得不稳定,甚至很脆弱,容易因为身体的风吹草动而崩塌。

改变肠道菌,主要还靠吃

一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在影响菌群5大要素中,最主要是吃。

长期来看,吃很多糖类的人,和吃很多蛋白质的人,就是不一样。下面左图是噬糖类者(比如很多男生吃惊人量的米饭馒头)的肠道菌群种类。他体内拟杆菌属(Bacteroides,绿色表示)比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红色表示)多很多。右图则是吃蛋白质比较多的人,相比来说拟杆菌属就比较少,而普雷沃氏菌属被养得膘肥体壮(比例更大)!

吃糖类较多的人(左)和吃蛋白质较多的人(右)体内菌群的差异。

欧美人天天吃高蛋白和加工食品,而印第安人和马拉维非洲人吃大把大把的玉米,他们体内的菌群也有很明显的差别。图中蓝色点表示的是吃高蛋白的欧美人,红色绿色点表示的则是是吃玉米的土著人。

欧美人吃蛋白质较多(蓝色),而印第安人(绿色)和马拉维人(红色)吃玉米更多。他们体内额菌群有着显著的区别。

前面说的饮食结构是长期影响;而短期的饮食改变也能对菌群施加立竿见影的效应,这里说的“短”,大概是十天,甚至一两天!下图是个有意思的实验:左右两组人分别改变饮食,前三横行(a, b, c)分别表示他们摄入的纤维、脂肪和蛋白质,最后一横行是菌群的响应。其中的浅蓝色长方形色块,表示改变饮食的过程。

从左上角的纤维图能看出,左边一竖排表示的是实验期间吃菜组,右边竖排表示的则是吃肉和cheese组,纤维食物在实验期间减少,而蛋白和脂肪食物遭到实验员猛加。结果,菌群恨不得在改变饮食后第二天就会发生。而其中猛吃肉和奶酪组改变幅度更大,之后维持的也更久。坏消息是,在这组里,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几种菌就在实验的几天之内,也变多了。相对来说,吃菜组改变就小一些,效应也似乎没有那么长。

a, b, c分别是纤维、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e则是肠道细菌的响应。左边一排是吃素组,右边则是吃肉组。吃肉组的菌群改变更大。

但或许好消息是,你要寻求改变,哪天都不晚。

肠道菌群,影响体重?

最后再说一点小鼠的体重实验。先是些可怜的孤儿小鼠,出生后被拿到其他鼠妈妈那儿,吃其他妈妈的奶,最后菌群就不像自己妈妈而像养母,这个实验说明,对肠道菌群来说,环境或许比遗传更重要。

还有更发指的实验……科学家早就发现,胖小鼠和瘦小鼠吃一样多的东西,胖小鼠从食物里榨取的热量高。你是不是想到自己了,“为什么别人吃那么多不胖,我吃一点就胖”。

胖小鼠从相同食物中吸收的热量更高?

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为什么胖小鼠从有限食物里榨取的热量高,就先弄来一些无菌鼠,这些鼠从出生就被剥夺了体内的菌群。然后分两组,分别把胖小鼠和瘦小鼠的肠道菌群接种到这些无菌鼠体内。结果,接种了胖小鼠体内菌群的无菌鼠就变成了胖小鼠;接种瘦小鼠的无菌鼠就出落成一直苗条的瘦小鼠。

果然是肠道菌群在使坏。

未来人是不是也可能用这种方法治疗肥胖,来个菌群大串联……不过人的实验还是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请不要在民间作坊擅自效仿。

来源:果壳网

猜你喜欢
欧美人无菌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Meeting Guests
3天换一次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