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小戎
格言与“损失厌恶”
今年是哈泼·李女士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50周年。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个女人咒骂养花的茂迪小姐:“今世浮华者下场必黑暗!”茂迪小姐马上应战:“清其心者必然美其表!”她们引用的都是《圣经》,分别出自其中的《传道书》和《箴言》,对立双方都从《圣经》中为自己的态度找到了佐证。
英国《哲学家杂志》主编朱利安·巴吉尼著有《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等书。日前他出版了新作:《100句常见格言和引语新解》。他写道:“一个关于民间智慧的几乎普遍的规律是,每一句格言都有一句与之相反的格言。”比如“老狗学不会新花样”,与之相反的是“从未为晚”。我们说“英雄所见略同”,但也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是“厨子多了煮坏汤”。
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这些相反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格言相互抵消了,而是说,每一句格言都只抓住了真理的一部分。格言因为其巧妙和简短,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把握了某种高深的思想,但我们有时要对这些依葫芦画瓢照搬的句子加以省察。不假思索地复述的话,智慧就会变成蠢话。曾经有人问我对格言的看法,我用我的一句格言回答说:一个对任何事情都用格言来处理的人,就是一个不认真对待任何事情的人。”
海外的中餐馆有一种食品叫“幸运饼干”,里面夹着一张写有一句格言的纸条。有一些不一定是中国传统的人生格言,看上去都挺有道理,如:“为你想要的东西祈祷,为你需要的东西努力。”“对那些靠感知而活着的人来说,生命是一场悲剧;对靠理智活着的人来说,生命是一场喜剧。”“自然、时间和耐心是3位伟大的医生。”但我们不能把格言当成普遍规律,认为永远可以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事实是,很多格言描述的只是我们遇到的特定情形。比如有几次我们先前听到的传言、小道消息被证明是真实的,于是我们说“无风不起浪”——英语里对应的是“无火不生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无火不生烟,但问题在于人们认为他们可以确定烟和火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如果有很多关于某件事的流言在传播,这肯定是有原因的,一定是有了火,才产生了这些烟雾。但流言的起因不一定就是人们所说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也许是有人为了出名或败坏别人的声誉而故意散布的。
巴吉尼挑选的100句格言中有一些确实是耳熟能详的:“熟能生巧”、“事实胜于雄辩”、“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杯子的一半是空的,乐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杯子的一半是满的”、“入乡随俗”、“种瓜得瓜”……也有一些哲学史上的经典命题,如: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巴吉尼在修正常见的格言时,运用的不只是思辨能力,还有一些科学证据。
在重新解读“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时,他引证了心理学家做的一项实验。实验表明,一只在手里的鸟可以值2.48只在林子里的鸟。实际的实验用的是咖啡杯。受试者被分成两组,每组一半的人每人得到一个咖啡杯。这些人扮演卖家,其他人扮演买家。然后问卖家他们想卖多少钱一只,问买家想出多少钱。平均而言,买家的出价为2.87美元,卖家的要价是7.12美元。卖家已经拥有杯子这一简单的事实导致他们认为杯子的价值很高。这种现象被叫做“损失厌恶”,已经被无数次观察到。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这句格言所包含的意义是:最好守住你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冒险去获得更多的东西。不存在风险时,我们仍然坚守已经有的东西,哪怕放弃它对我们有利。在你已经有一只鸟的情况下,也许不值得去猎取林子里两只很难捉到的鸟。但如果它们坐在那儿静静地等着你去逮,这时候仍宁要手里的一只就很愚蠢了。然而实验表明,这种愚蠢的做法是我们需要加以克服的自然倾向。
目前关于天才的理论层出不穷,巴吉尼也作了讨论。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巴吉尼说:“当关键是质量而非数量时,1%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比如人类的DNA,大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的遗传密码跟黑猩猩的遗传密码有98.5%是一样的,但不能说人类的98.5%是猩猩。人类的DNA,50%还跟香蕉是一样的,这也并不等于说我们的一半是香蕉。使每一种生物有机体获得其独特性的只是很少的基因上的差异,而不是它们在数量上更多的相同之处。”
DNA的情况与天才的情况类似。爱迪生的话通常被理解为我们都可以很杰出,只要我们足够努力。但就像黑猩猩与人在DNA上1.5%的差异确保了黑猩猩不会成为人一样,天才们1%的天赋就足以使他们不同于我们这些非常努力但天赋不够高的人。单纯地用功能让你离天才更近,但不足以使你成为天才。爱迪生的这句话不适合努力走向卓越的大多数,只适合提醒天才们如何开发他们的天赋。我们所缺少的1%也许永远也得不到。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格言是“玉不琢不成器”——下功夫雕琢一块完全不是玉的石头时,要对结果有心理准备。
“跟随你的内心”
励志大师们都喜欢这样鼓励人们:“所有经历过的一切,只会使你的生命力更强。”原话是尼采说的:“那些没有杀死我的,让我变得更强大。”巴吉尼说:“尼采这句格言不是陈述一种事实,而是表达一种决心,意思是,我要努力确保我扛过来的每一种经历,不管有多糟糕,都会变成我的优势。因此只是引用尼采这句话给某个处境艰难的人听,希望能安慰他是没用的。这个人在熬过苦难之后并不是必定会变得更强大。把苦难变成优势需要意志,或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认为苦难自然而然会使我们变得强大,就完全误解了尼采的意思,因为他要说的是,如何应对困难,完全取决于我们。那些没有杀死你的也许会让你变弱,如果你听之任之的话。”
励志大师们有一句特别蛊惑人心的话:“跟随你的内心。”内心比较玄,它究竟是什么呢?“有3个器官争着充当个人决定的制定者:头脑、心和内心。头脑告诉你理性得出的是什么样的结论,心告诉你喜欢怎么做,内心告诉你本能让你怎么做。理智的人都认为,在这场战争中你不应该总是只信任某一个器官。但在所有的情况下,这种区分某种程度上是人为的。我们所说的头脑、心和内心都是大脑功能的具体体现。我们的思考会受到感情的影响,反之亦然。有时应该去引导你的内心,而不是跟随你的内心。当缺乏干劲的时候,束手等到你觉得愿意去做你想做或该做的事情,这是不明智的。不情愿地开始动手通常是创造更多干劲的最佳方式。”
巴吉尼的论述中还有一定的社会批判色彩。与“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相对应,英国人说“受不了高温,就滚出厨房”。这句话真是说得很阳刚、很干脆、咄咄逼人,可是厨房里很热,就不能装一台空调或者打开窗户吗?为什么非得忍受高温?这句话让那些关心妇女在工作场所权利的人很愤懑。每一种职业都有其既定的运作方式,新来的人会被告知,受不了就走人。但是事情不一定非得是这个样子。“传统方式的形成是因为男人多个世纪以来在唱主角。英国下议院半夜开会并不是出于民主立法的需要,而是为了在议院造成类似绅士饮酒俱乐部的气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仪式和传统也会造成一种‘高温。在各种场合穿着荒谬的服装不是为了满足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只是为了将那些出身不够高贵的人拒于厨房门外,人为地保持厨房内的高温。这个时候,应该要求他们通风,而不是妥协。”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个舞台。”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此加以引申,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他在书中说,很多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会自动产生跟莎士比亚这句话类似的体会:为了工作、应酬或满足家人的期待,不得不扮演某种角色。“但这一说法的前提是存在个人真实身份和角色之间的差别。如果全世界都是一个舞台的话,我们一直在扮演,我们就只是角色。后面没有真实面容的面具或从来都不会摘下来的面具就不是面具,而是脸。认为我们一生都在假扮我们所不是的人就太简单了。当假装成为常态时,它根本就不是假装了。因此我们要小心地选择角色,因为当我们入戏太深时,就成了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孟子称之为“久假而不归”。
(摘自《上海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