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执行,对大学体育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的教学模式。笔者主要针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列举出部分有效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改革 实践
目前,在大学教育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在教学活动中地位较为重要,并且也承担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使命。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地位,为大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重形式,轻实效,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主要从“新”字上面下工夫,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改革只注重对教学形式的改革,而忽视教学的实效性,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导致体育教学改革效果一般。其次,重技能,轻能力。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部分教师为追求体育运动技能传授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对动作细节与规范要求较严,忽视了学生对基本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纯粹的在进行体育训练,教学效果比较单一。再次,重共性,轻个性,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个性差异较为明显,一些健康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发展,只重视他们的共性发展,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关注体育教学实效
针对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根据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对体育运动的创造性学习,全面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同时,还需要注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其将来的就业进行有效指导,关注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与模式应该面向整体学生,又不能忽视个性发展。这些新式的大学体育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改革的理论保障,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对体育运动技巧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其身心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新式教学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产生重新认识。另外,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课程的实质进行分类,以体育课堂为主要载体,体育训练为主要方式,保证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大学体育教学框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增加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为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促使整体学生都参加体育运动,教师应该科学的增加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与设施,合理设置新的体育课程和项目,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让他们不再只是选择几种单一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动力,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大学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交涉,尽量多开始一些富有交叉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加丰富,提升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像射箭、轮滑和街舞等。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校园内可以设置一些宣传标语或条幅等,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宣传体育运动,促使高校对体育教学改革更加重视,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提高教师素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辅导者,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学主体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是帮助者与指导者的身份。同时,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作用,让学生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跑步、篮球、羽毛球或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另外,大学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认清自己,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目标,然后实现目标,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就感,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作用。
三、总结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与作用,积极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代社会的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贯彻实施,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 曾伟.浅谈当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4.S4:35-36,38.
[2] 杜遥捷.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13:108,110.
[3] 王增良.浅议健康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4.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