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学生态课堂,焕发数学生命活力

2015-11-19 13:32陈德兵
文理导航 2015年33期

陈德兵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的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且情感的偶发性和动态性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让课堂与生活相关联;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及时有效地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课堂已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能打造数学生态课堂,就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它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在生态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让课堂与生活相关联,洋溢着生命气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和挖掘“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情感。

因此教者除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和问题思考与探讨;还可让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趣闻轶事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感知数学是一门洋溢着生命气息的学科;再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形成持久的数学认知内驱力。

例如,在处理六年级数学作业中的一个问题“一个纸盒将购物塑料袋顶破了一个洞,可看到纸盒上相交于一个顶点三条棱的一部分,且长度恰好相等。问这个纸盒的形状是什么?”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物体有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积极动脑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谈不懂的问题、谈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有的三角体平放时,三条棱的长露出来的也会相等”;有的学生说:长方体的长、宽、高都还没全露出时也会相等”;有的学生说:“但是是正方体的可能性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重点的讨论。这种自学讨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质疑问难,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对所认识的事物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创新的思维驰骋于知识海洋。

我们在授课之前首先要善于运用情感,尽可能地让班上的每一名同学都喜欢自己,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的数学课。

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构建互动共享的生态课堂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小学生普遍都存在着一定的封闭心理。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营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顾及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师生之间彼此沟通、相互尊重,并多与学生进行讨论,真正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

小学生年龄小,对有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性,形象性的教法,就能帮助学生完成认知目标。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如果在运用直观教学的同时,能组织课堂讨论,就能帮助学生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从而突破难点。

如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时,数的组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边摆边数11根小棒后再让学生讨论:左边的“1”和右边的“1”表示什么?把摆的东西和数结合起来,这对理解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是很有帮助。再添1根小棒思考:12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出示15,问:“你能摆出15根小棒吗?1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脱离小棒,让学生讨论:“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由于学生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已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就能比较容易的概括出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及时有效地评价,构建完美生成的生态教学

教学的过程是信息输出和接受的过程,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向教师反馈信息。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准确地获得信息,还要全面、公正、及时地评价。通过平时的教学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就充分肯定;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首先肯定其认真钻研的精神,然后鼓励他继续想一想。

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利用学具探究学过的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个别小组汇报,当说到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有个小组的同学立即起来说:“我们这小组认为平行四边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样两个迥然不同的结论激发了学生的“矛盾”,我趁机让学生围绕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相等时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且情感的偶发性和动态性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或方式有些繁琐就一律抹杀孩子的想法。只要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了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了新知识,解决了新问题,教师就应极力地给予表杨,要让学生在胜利的感觉中自由学习。

【参考文献】

[1]苏棉花.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策略探究——以“认识时间”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年07期:59-60

[2]赵艳东.浅谈小学信息课教学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年11期: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