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升级对策——基于波特-邓宁模型的分析

2015-11-18 07:20邓丽君刘志迎丰志培
关键词:波特合肥市合肥

邓丽君,刘志迎,丰志培

(1.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合肥 231603;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026;3.安徽中医药大学 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合肥 230012)

一、引言

在经济升级背景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合肥家电产业已成为该地区的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 309.37亿元。2013年合肥家电产业产值超过增加值331.39亿元,“四大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总产量5 986.86万台,已超过青岛,其龙头地位不断增强。制造业位于家电产业链的最底端,既面临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压力,又面临消费者需求和技术不断变化的压力,加之金融危机的冲击,外需增长乏力,原有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家电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一般认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低附加值往高附加值上的移动以及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现有文献对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如刘爱东、刘文静(2011)运用该模型分析了青岛家电产业升级问题[1];周强(2006)、齐振彪(2012)分别运用GVC(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了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珠三角家电产业升级路径[2-3]。

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对家电产业的研究从理论依据上较多采用“钻石模型”和GVC 理论,研究范围集中在青岛或珠三角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英国学者邓宁(1993)认为,应该把跨国公司的活动添加到波特的钻石模型中,从而形成了“波特-邓宁模型”,而运用该模型研究家电产业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将采用“波特-邓宁模型”等相关理论,探讨合肥家电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障碍,希望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建议。

二、合肥家电产业现状分析

(1)合肥家电产业现状 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主要家电产品总产量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四大件总产量从2007年的1 645.94万台上升到2013年的5 986.86万台,平均增长率37.68%。合肥聚集了格力、美的、海尔、长虹、三洋、惠而浦、美菱、荣事达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企业和京东方、美芝、宝兰格、彩虹等配套企业,形成了家电研发、制造、商贸比较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及配套产业链[4]。

图1 合肥市2007-2013年家电四大件产量

(2)基于波特-邓宁模型的合肥家电产业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波特教授通过对世界上10个国家的上百种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用于解释一个国家(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地区)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市场机会、政府,其中前四项是基本决定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国内市场为基础,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已经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各个要素[5]。据此,邓宁将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引入钻石模型,形成了波特-邓宁模型,见图下页2。目前,这个模型已被应用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之中[6]。

本文根据家电企业在合肥的分布情况,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选取14个家电企业(整机企业10家、配套企业4家),于2013年10月对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围绕波特-邓宁模型七要素及其内涵,并结合家电产业实际,设计了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具体如下:生产要素包括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电力供应、劳动力、技术人才、营销与管理人才、技术研发条件及融资环境;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规模增长、国外需求规模增长、国内需求层次、国外需求层次、国内外需求趋势;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包括上游产业配套能力、家电物流业、网络销售服务业及家电会展服务业;公司战略、结构与竞争包括在合肥发展目标(100亿元-500亿元)、企业间竞争程度、企业间合作程度;市场机会包括新增市场、更新换代市场、开辟独特新市场、智能家电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性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包括招商引资政策兑现、领导重视程度、政府服务效率、政策性支持力度;跨国公司活动包括外国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外国公司管理水平、外国公司生产工艺水平、外国公司品牌影响力、外国公司产品质量水平、本企业跨国投资效果及本企业跨国销售效果,共34个指标项目,除在合肥发展目标这一指标外,其余项目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1表示很差(低),5表示很好(高),然后对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的各项目进行评估。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收回216份问卷,有效率98.2%。同时对上述企业进行了集体访谈。

图2 波特-邓宁模型

由于本文调查表中的问题项内容大多来自波特-邓宁模型的理论描述,并根据家电产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改,因此可以直接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在信度检验方面,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中最常用的检验方法-“Cronbach'sα”系数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34个问题项的CITC 值、七类因素的“Cronbach'sα”均大于0.5,均在可接受的信度范围内。详见下页表1。

(1)合肥家电产业生产要素状况 合肥家电产业生产要素评估得分为3.96分,生产要素的各具体要素得分见下页表2。从得分情况来看,合肥市家电产业生产要素状况如下:一是区位与基础设施优势明显。合肥地理位置优越,是“长三角”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交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二是能源保障有力。合肥紧邻全国能源基地——两淮煤矿,电力供应充裕,但在成本中占比较高。三是人才与研发具有潜在优势。合肥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现有国家级、省级家电企业技术中心9个;家电企业从事研发及相关人员约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R&D 投入占比为4%。但家电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并不深入;企业总部在合肥落户较少,除本土企业外,其余家电企业几乎没有设置研发中心。高端技术人才、营销与管理人才仍紧缺。四是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弱化。2013年,合肥市人均月工资水平为3 151元,低于东部及中部其他大中城市,但也出现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尤其是一线蓝领员工供不应求。五是融资环境与土地资源欠缺。合肥的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基金等尚处于起步阶段,土地资源非常紧缺。

表1 合肥市家电产业波特-邓宁模型七要素的Crobach's Alpha分析

(2)合肥家电产业需求条件 合肥家电产业需求条件评估得分为3.58分,需求条件的各具体要素得分见表2。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可知家电产业需求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内需仍是家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尽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刺激政策透支了内需,造成国内市场增速放缓,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国内家电市场仍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二是从需求层次上,国内外市场面临着家电产品节能环保、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升级趋势,因此适应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创新要求的新型家电的需求会日益高涨。三是国际市场的需求规模和趋势将走低。国际经济增势减缓使家电出口面临着规模和增速下滑,同时又面临需求结构转换即产品升级等问题。但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需求潜力仍将保持,如合肥欧力电器的家电就主要面向新兴市场。

表2 合肥市家电产业七要素得分表(1)

表3 合肥市家电产业七要素得分表(2)

(3)合肥家电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状况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状况评估得分为3.62分,各具体要素得分见上文表2。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家电产业的相关产业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合肥市家电产业的上游产业配套能力强。产业链条完善、配套率高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发挥集群优势。合肥本地平均配套率达到50%,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分别为65%、60%、70%,核心配套率达到30%。但一些零配件的原材料如发泡料、塑料粒子,部分核心配套件如电源控制系统、集成电路、电磁阀等还需外购,尤其是家电业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能力不足。第二,家电物流业及会展服务业较好地满足了家电企业的相关需求。近80%的样本企业对相关服务业表示基本满意。但调研也表明,在旺季,物流资源争夺竞争激烈,运输方式以公路为主,较为单一。第三,网络销售服务业、研发和工业设计等服务业稍显薄弱。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网络销售服务业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电企业的未来兴衰。如苏宁提出的线上线下一个价,挤压了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减弱。研发、工业设计和创意、科技创新中介等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4)合肥家电产业发展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评估得分为3.12,各具体要素得分见前页表3。调查结果表明:第一,从企业战略看,合肥市家电企业发展目标有待提升。仅5.4%的样本企业将2013年销售收入确定为300亿元以上,多数集中在100-200亿元。由于合肥市家电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普遍属于“制造环节”的加工组装基地,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39.3%的样本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专业化”,而非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如美菱和荣事达两个老品牌,由于其在改制和兼并过程中,品牌归属问题没有解决好,导致大量对外授权经营小家电或其他产品,严重影响主营产品品牌价值和形象。第二,从企业产品结构来看,目前仍以传统家电产品生产为核心业务,智能和节能等新兴产品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小家电产品较少。第三,从竞合关系来看,产业呈现“充分竞争、紧密合作”的发展态势。合肥市家电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同时,激烈的竞争往往推动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超过60%的样本企业与行业内企业有合作关系,但创新方面的深度合作较少。

(5)合肥市家电产业升级与发展的市场机会 本项目的得分为3.69分,各具体要素得分见前页表3。根据调查,合肥家电产业的市场机会点表现为:第一,以“节能智能”为主线的技术变革为家电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市场增长点。伴随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节能环保、智能以及多功能化、人性化的新型家电市场需求量大,且前景看好。第二,新一轮城镇化为家电产业发展释放新的市场空间。随着城镇化和农民收入提高,新增市场及更新换代市场存在市场机会。第三,承接产业转移为家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机遇。合肥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围绕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继续加快在承接中调整产业结构,合肥市家电产业结构优化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对于开辟独特新市场,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家电企业并未对此有过多考虑。

(6)合肥家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评估得分为4.09分,各具体要素得分见前页表3。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好,服务效率较高,招商引资政策的兑现完成较好。第二,合肥高度重视家电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如建立科技创新项目库;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落户、投资的,给予奖励;落户企业将研发总部迁入合肥市,研发总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 000万元的部分,给予投资额20%、最高1 000万元的资助,用于研发总部建设等。第三,合肥积极搭建促进家电产业发展的平台。合肥连续举办七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博览会平台,申报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设国家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合肥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性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减弱。

(7)合肥市家电产业的跨国公司活动 跨国公司活动评估得分为3.12分,各具体要素得分见前页表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家电市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合肥市家电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然而,目前合肥市家电企业国际化进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合肥市家电企业以内销为主,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很少。合肥市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以OEM 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体系建设不足,同时缺乏自主家电品牌和国际化宣传推广活动,国际知名度尚显不足。

根据上述分析,合肥家电产业在区位、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状况良好,但在要素保障、相关产业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三、合肥市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产业升级需要通过持续创新,使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移动。根据波特-邓宁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合肥家电业目前仍处于价值链的中底端。针对合肥家电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其升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生产要素保障体系 促进家电企业与职业学院和学校的深度校企合作,解决家电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通过校企结对、工学结合等方式,引导学校在家电企业设立实习实践基地、家电企业在校设立订单班、组织家电企业与学校就业专场招聘会等开展合作,启动家电产业直购电、直供电,降低生产成本。

(2)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发展 在部件配套方面,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家电用钢材、工程塑料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压缩机、电机、芯片等零核心部件生产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通过招商形式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合肥港口建设,提高通航能力和吞吐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尽快实现家电企业在肥出口报关。在网络销售方面,一方面要借助京东和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另一方面应建设合肥家电产业电子商务共享平台。随着家庭结构、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小家电在居民消费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合肥应大力发展环保、节能、智能型的小家电产品,积极培育小家电产业集群。

(3)增强政府在家电产业升级中的引导作用 政府主要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等方式,发挥其在家电产业升级中的引导作用。合肥市应争取将家电巨头的研发和售后等处于产业链高端位置的环节落户合肥,如促进惠而浦、伊莱克斯、海尔、海信等在合肥设立研发(分)中心并吸引将企业总部迁入合肥,发展家电总部经济;以家电博览会为平台,通过节、赛、演、展、会联动,丰富展会内容,把家电展办成全国家电产业信息交流、招商引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平台。

(4)构建家电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家电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推进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学研等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即政府要发挥在家电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引导作用,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产学研资源的聚集,做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层面要建设协同创新的技术研发平台,如可以考虑建立以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参加、以上下游技术关系为基础、关键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和由行业组织协调的家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高校应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家电产业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科研院所应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应侧重于应用研究。

(5)提升家电产业外向度 第一,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收购国外工厂或品牌等多种方式扩大海外投资,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第二,政府应鼓励家电企业培育国际品牌,通过在国外市场注册商标、出国(境)参展、在目标市场宣传推广、设立境外营销机构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等多种形式,大力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

[1]刘爱东,刘文静.我国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战略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33-138.

[2]周 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青岛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1):37-38.

[3]齐振彪.珠三角地区家电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2,(7):57-59.

[4]合肥市家用电器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EB/OL].(2014-09-26)[2015-03-29].http://www.doc88.com/p-9364196499175.html.

[5]常海申.基于钻石模型的日本家电产业竞争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14-15.

[6]徐建红.基于钻石模型的青岛家电产业竞争力分析[J].市场论坛,2010,(12):33-34,28.

猜你喜欢
波特合肥市合肥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我爱读的《哈利·波特》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成为哈利·波特
送你一盆小多肉
勇敢的哈利·波特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