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区位选择——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5-11-18 07:20陶爱萍黄小庆
关键词:东道国引力安徽省

陶爱萍,黄小庆

(合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合肥 230009)

一、引言

从近年来安徽省日益增长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安徽近十多年来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中部各省首位,2012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达到39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实现了规模上、速度上、结构上的历史性突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以及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理论界、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兆敏、石欣永(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1]。刘立平、幸新荣(2010)通过分析安徽省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以及地理结构得出安徽省的贸易方式主要以出口为主并且总体而言,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2]。

对于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贸易的现状、特点、不合理之处以及对策上,对其区位选择问题上只是阐述了其地理分布,鲜有对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深究。安徽省对外贸易区位选择是否存在明显偏好?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安徽省对外区位选择?

为了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本文选取与安徽省具有国际贸易合作关系的65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把这些样本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双边距离、汇率水平、制度质量以及工资差异纳入引力模型,分析安徽省地区对外贸易流量与东道国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揭示安徽省对外贸易区位分布的规律并试图探究其区位选择的深层次的原因,进而为安徽省企业选择合适的贸易区域和贸易伙伴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关于贸易区位选择的问题,国外学者最早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并对其进行研究,贸易引力模型来源于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法则”,Tinbergen(1962)[3]和Poyhonen(1963)[4]率先将贸易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贸易中,选取贸易两国GDP、两国距离和人口总数作为解释变量研究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关系。Linnemannn(1966)[5]、Geraci和Prewo(1977)[6]基于统计学的原理研究发现人口变量同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Brada和Mendez(1985)却得出相反的结论,认为二者呈现一定的正相关。[7]Bergstrand(1989)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了人均收入、汇率及多个虚拟变量,使模型包含更多影响贸易量的因素,对两国贸易更有力地进行验证[8]。

国内学者在关于贸易区位选择问题的研究上主要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双边贸易情况。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通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考察了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地区间的距离和制度安排对2000年中国同前三十位贸易合作伙伴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结果发现GDP总量比人均GDP影响力更大,空间距离阻隔力有所减弱,而贸易伙伴间的制度安排对双边贸易规模影响巨大[9]。林玲和王炎(2004)通过对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的分析得出: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 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10]。张红霞和陈才(2008)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大陆地区对外贸易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的结论。

上述对对外贸易区位选择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家的视角进行的,鲜有具体到某一省的文献,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区位选择的研究则几乎没有。

地区对外贸易理论认为地区贸易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不同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国家整体贸易的具体组成部分[11]。地区贸易不仅受国家整体贸易发展的影响,还受到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结构、产业结构、政策倾向等其他地区因素的制约。研究地区贸易区位选择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人口因素在贸易引力模型上的作用未能得出一致性意见,同时考虑到工资差异间接涵盖人口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变量设定时考虑到安徽省与东道国间对外贸易的特殊性,未将人口因素纳入贸易引力模型,着重考察经济规模、双边距离、汇率水平、制度质量以及工资差异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专业化分工等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动因,其差异程度影响双边贸易流量。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地区贸易理论以及相关文献,同时考虑到安徽省地区的特殊性质,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1.经济规模

安徽省经济规模与东道国经济规模是决定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因素。经济规模越大,说明市场有越强的吸收和供给能力,越有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形成。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为当代国际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格局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其贸易潜力越大,安徽省经济规模亦如此。因此,我们有假设1。

假设1:安徽省对外贸易量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安徽省经济规模成正相关。

2.距离因素

国际经济学理论预测对外贸易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地理位置,随着与东道国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和各交易成本都会增加。安徽省作为发展起步较晚的省份,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对外贸易依然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运输成本在所有生产、贸易成本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距离因素也会造成文化、语言以及心理差异,进而影响贸易双方细节上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我们有假设2。

假设2:安徽省对外贸易量与东道国之间距离成负相关。

3.汇率水平

一般认为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抑制进口,相反本币的升值有助于增加进口、抑制出口。安徽省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2005年至2012年期间其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都超过50%,2012年甚至达到68%。因此本币贬值将有利于安徽省对外贸易量的增加。然而国内外的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明,汇率变动对贸易量的影响是暂时的。汇率变动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货币贬值之后,厂商会根据汇率的变动调整其进出口商品价格、产量和贸易量[12]。本文在检验过程中考虑到汇率调整的时滞效应,我们将对汇率滞后效应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得出最佳滞后期。因此,我们有假设3。

假设3:人民币兑东道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安徽省对外贸易流量增加。

4.东道国制度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开放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它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就越高,资源跨国的范围就越大,反之亦然(樊明太,2000)[13]。一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方面的制度质量对一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一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谢孟军,2013)[14]。本文考虑的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不仅包含经济开放度,还包括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金融制度等综合指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良好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制度形成的良好口碑以及国际贸易地位对于其对外贸易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假设4。

假设4:安徽省对外贸易量与东道国经济制度质量成正相关。

5.工资差异

根据传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成本的差别,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东道国的工资水平越是高于安徽省工资水平,越是有利于安徽省的出口额的提高。东道国的工资水平越是低于安徽省工资水平,越是有利于安徽省的进口额的增加,人口红利对于对外贸易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假设5。

假设5:安徽省对外贸易量与安徽省工资水平和东道国工资水平间的差异的绝对值成正相关。

四、模型设定和数据解释

1.模型设定

考察一个地区对外贸易区位选择时,在原始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再考虑这个地区的特殊情况,对引力模型进行适当变形,进而调整解释变量。本文基于Bergstrand(1989)的研究,同时结合安徽省的区域特性,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j对应东道国,t对应时间,tfjt表示安徽省与东道国对外贸易流量(即进出口总额),agdpit表示安徽省的GDP,hgdpijt表示东道国的GDP,Djt表示安徽省同各东道国之间的距离,salaijt表示安徽省同东道国工资差异。表示其他相关观察量,本文主要选取sys(东道国制度因素)、deve(国家发展水平)以及ex(汇率水平)对其进行考察,其中汇率水平根据模型估计效果进行适当的滞后期选择进行模型估计,其中deve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区分,发展中国家deve赋值为0,发达国家deve赋值为1。α0为常数项,λj和μt 分别表示国家效应和时间效应,εijt表示随机误差项。

2.变量及数据说明

本文样本来源于全球65个与安徽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安徽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对外贸易发展起步晚,考虑到贸易规模、贸易连续性、东道国区域分布情况、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信息开放程度,最终选取包含全球各大洲、不同发展层次的65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文中安徽省GDP数据来源于2005年至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为了便于比较分析,根据各年份的汇率水平算成以2005年不变美元计价。各东道国的GDP来源于世界银行中文数据库,以2005年不变价格为基准。安徽省与各国之间距离数据来源于CEPII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引力模型相关数据。汇率水平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为了具有可比性,把各国货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调整为以2005年为基期并赋值为100的实际汇率。

制度数据主要来自国际风险指标(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ICRS)。该网站数据根据各国12项具体小指标对其话语权和问责制、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治以及控制腐败评分最终加总为综合评分,分数越高表明该国制度质量越好。由于制度因素指标难以量化,本文依照大部分文献做法把制度设定为虚拟变量进行定性分析。工资水平数据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红利特征极为显著,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得我国出口加工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出口主要集中在高工资水平的发达国家,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对外贸易转向像越南那样的较低工资水平的国家。因此工资变量用安徽省工资水平与东道国工资水平差额的绝对值衡量。原始数据是采用东道国的本国货币计价,通过本年度汇率水平进行兑换,并以2005年不变价格再与安徽省工资水平进行差值运算得出。变量具体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五、模型检验和结果分析

在正式检验之前,为了加深对文中变量的更进一步认识,分析得出了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进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具体内容由表2给出。由表2可知,除了lnhgdp与lntf的相关系数为0.67之外,其他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非常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不大。为了进一步精确判断所用数据是否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采取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显示均在1.3以下。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该模型各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严格外生性假设可以说是所有假设中最重要的假设,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将会导致对系数的估计出现不一致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普遍采用的模型设定方法就是利用面板数据三方固定效应引力模型,利用固定时间效应和国家效应的方法克服某些与双边贸易流量虽有关联但又不随时间改变的可能变量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尽可能地克服遗漏重要变量的问题。异方差问题是面板数据回归中又一大常见性问题,为了避免异方差问题的产生,在模型回归过程中采用对数处理方式,尽量从数据源头对异方差问题进行控制。同时在stata软件中实现模型的异方差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存在轻微异方差性问题。为了修正异方差性,我们在模型估计过程中采用聚类稳健标准差得到了修正后的方差。

在关于面板数据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问题上,首先根据F 值大小判断出固定效应模型更优于混合模型的估计。再根据Hausman检验最终判断出随机效应模型更符合安徽省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的估计,同时利用Hausman检验证明包含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的安徽省贸易引力模型不存在内生性问题。作为基准,首先对全部样本国进行检验再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种类型进行检验,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将三者检验结果放入同一表格中,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检验结果

说明:模型检验使用的是随机效应模型,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对于全样本检验,Wald值高达8 307.3,拟合优度也达到0.97,说明整体系数显著,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从检验整体来看,检验结果和安徽省对外贸易引力模型预测基本一致。无论是全样本检验还是分国家类型检验,其中lnagdp(安徽省GDP)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安徽省对外贸易流量与安徽省经济规模成正相关,安徽省经济的增长促进安徽省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进而促进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合作。其中lnhgdp(东道国GDP)系数都为正,但是其显著性在全样本检验、发展中国家检验以及发达国家检验中依次递减。因此,假设1得以验证,安徽省对外贸易流量与东道国经济规模和安徽省经济规模成正相关。lnd(双方距离因素)在三者检验中均显著为负。但是其系数绝对值依次递减,说明距离因素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国类型选择中的作用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相对薄弱的市场规模、技术水平、国际地位使得其在国际贸易合作竞争中处于劣势。安徽省在对外贸易选择上会根据短距离运输、合作形成的运输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进行弥补,因此近年来安徽省对外贸易中的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以上变量是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检验,我们得出的结论与传统贸易引力模型一致,安徽省对外贸易流量与双边市场规模成正相关而与东道国距离成负相关。

由于汇率水平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具体模型估计过程中分别滞后一期、滞后两期、滞后三期进行模型估计,根据显著性水平发展中国家检验中最终选择滞后一期作为最终汇率变量。全样本检验以及发达国家检验依然选择当期汇率水平进行检验。其中ex系数都为正但是显著性不强,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检验中其显著性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检验。对此解释是:汇率水平的上升或者下降对安徽省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汇率的稳定性以及对于汇率水平的有效预期同样会对其产生影响,在国际合作中价格粘性以及菜单价格会使得汇率水平的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整体上看汇率水平的增加将有利于安徽省对外出口,安徽作为一个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省份,汇率水平增加相当于人民币的贬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安徽省对外贸易选择上具有明显的汇率筛选倾向。在发达国家中汇率因素对安徽省对外贸易选择上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假设3在发展中国家检验中得以验证。

东道国制度质量在全样本检验、发展中国家检验以及发达国家检验中系数符号不一致并且显著性不强,说明制度质量好坏对于安徽省对外贸易选择上作用不明显。跟上述其他变量相比较,制度质量在发达国家检验中更符合预期并且显著性更强。发达国家由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资本积累,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几乎都能够满足作为安徽省国际贸易合作伙伴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发达国家选择上具有制度筛选动机。

人口红利理论自1998年被提出以后,就一直是解释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Kim 和Lee(2008)、Erik(2008)的研究认为,中国和日本的人口红利变化是理解全球经常账户变动和资本流动的关键[15]。在三种检验中,工资差异系数显著为正。在发达国家检验中工资差异的显著性更强,对此解释是安徽省作为一个主要依靠制造业出口的人口大省,在以制造业产品为主的与发达国家出口贸易中人口红利效应显著。说明工资水平差异越大越有利于双边贸易,这与初期研究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要素禀赋理论相一致,假设5得以验证。

模型中的控制变量deve(国家发展水平)在全样本检验中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安徽省对外贸易量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也在随后的分国家类型检验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中,无论是全样本检验还是分国家类型检验,以双边经济规模和双边距离为主要变量的传统引力模型预测都得以验证。其他变量诸如汇率水平、制度质量以及工资差异的检验结果在发展中国家检验和发达国家检验中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而言,这些变量在发展中国家检验中的检验结果更加符合我们的理性预测。

六、结论和启示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变量以及调整变量含义,构建出不仅包含双边经济规模和双边距离变量同时包含汇率水平、制度质量以及工资差异的安徽省对外贸易引力模型,利用具有代表性的65个国家(或地区)的2005年到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分国家类型的比较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双边经济规模和双边距离在安徽省对外贸易选择影响因素中依然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安徽省对外贸易具有明显的择优选择和就近选择动机。二是安徽省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合作中,在看重经济规模和双边距离的基础上,附加考虑到其制度质量、汇率水平以及工资差异。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合作中,更加倾向于各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三是安徽省在与发达国家贸易过程中,依旧考虑到经济规模以及距离因素,同时注重其制度质量的好坏;在发达国家整体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国际地位的优质基础上,安徽省对其贸易往来具有明显的制度偏向。四是安徽省对外贸易选择中,相比较发展中国家,其依然倾向于具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发达国家。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经济全球化倾向于市场力量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本研究对于安徽省企业对外贸易选择问题、安徽省政府政策制定以及中部省份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考虑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选择过程中更加苛刻具有更强的区位选择偏好,需要充分发挥其距离优势、工资优势、汇率优势以及制度优势进而弥补其由于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国际地位造成的较低竞争力水平劣势;对于安徽省政府政策制定来说,不应再局限于扩张与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而应同时注重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在与发达国家贸易上在注重东道国制度质量的同时,需要完善本省的制度安排,与之相对应;对于中部其他省份来说,应充分考虑到本地区对外贸易区位选择的地区特性以及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注重发挥本地区特有优势,为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1]许兆敏,石欣永.安徽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16-17.

[2]刘立平,幸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0,(6):66-71

[3]Tinbergen,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s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126-135.

[4]Poyhonen,P.A..Tentative Model for the Flows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Weltwirtschatftliches Archiv,1963,90(1):93-99.

[5]Linnemann,H..An Econometric Stud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M].Amsterdam:Elsevier,1966:201-205.

[6]Geraci,V.J.and Prewo,W..Bilateral.Trade Flows and Transport Cost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7,59(1):67-74.

[7]Brada J.C.and Mendez J.A..Economic Integration among Developed,Developing and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cs:A Comparative Analysi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5,67(4):549-556.

[8]Bergstrand J.H.The Gravity Equ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Some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5,67(3):474-481.

[9]刘青峰,姜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浙江社会科学,2002,(6):17-20.

[10]林 玲,王 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7):54-58.

[11]高世亮,熊 磊.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内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91-96.

[12]焦军普.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和中国出口增长因素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6):18-20.

[13]樊明太.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财贸经济,2000,(8):60-63.

[14]谢孟军.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扩展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3,(6):3-15.

[15]Kim S.,Lee J.W..Demographic Changes,Saving,and Current Account:An Analysis Based on a Panel VAR Model[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2008(2):236-256.

猜你喜欢
东道国引力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延安新引力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感受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