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通讯员 魏山 阎桂兰
20 14年12月20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举行“生技创新创业奖”颁奖典礼,这是岛内首次由校园主导的生技领域创新创业奖项。从台湾各大专院校135个研究团队中遴选出的32个团队参加竞逐,最终由成功大学MiDi团队拿下农业生技金奖;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团队拿下医药生技金奖、最佳潜力奖及最佳人气奖。
本次竞赛由台湾“教育部生技创新创业计划总办公室”总主持人、中兴大学生物科技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杨长贤,及计划共同主持人、新竹清华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教授张大慈统筹主办,赞助单位包括互贵兴业公司、生化科技教育基金会、钻石生技投资公司、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铭旺实业公司、基亚生物科技公司、台湾微脂体公司等。
颁奖现场还请来20余位岛内生技领域企业家亲自传授生技创业心法,并邀请5家台湾知名创投专业经理人和分析师以投资眼光,进行最佳潜力奖评选。
参赛团队来自台大、清大、交大、中兴、中原、东海、成大、海大、阳明、北科大等13个岛内著名大专院校的农业/医药生技产业教学实习推动中心及跨领域生技产业精英培训推动中心。参与学生组成135个团队,经半年囊括法律、财务、专利、商业化等转译课程的培训,先由各校选拔出前3强,最后共有32支队伍参加决赛,竞争相当激烈。团队参赛的点子多元,领域横跨云计算、生技辅具、医用材料、检测及新药、饲料添加剂、保健品开发等。
这些团队在赛前分别向评审及创投基金人员介绍创新创业规划,最后由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及成功大学MiDi团队分别拿下医药生技及农业生技金奖,爱易守团队更以杰出的商业计划另外夺下由岛内5位创投专业经理人评分的最佳潜力奖和现场观众投票的最佳人气奖,堪称现场最热焦点。
最近一段时间,在台湾各大高校校园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的公司准备好了没?现在进行到什么阶段?找到资金了吗?
自从1998年台湾“教育部”启动“生技创新创业计划”以来,至今共催生4个创业项目,并从2012年开始倾向产学合作与“桥接”,期待其跨领域导向研发会产生丰硕成果。2013年12月,台湾“教育部”又启动了“生技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包括农业生技、跨领域生技、医药生技三大区块,并连续举办创新创业讲座。
由台湾“科技部”牵头实施的“台湾-斯坦福医疗器材产品设计之人才培训计划”(简称STB计划),其成员经常发起名为MEDX的校园聚会,汇集了众多企业家、创投基金及生医及医材领域有志创业者,大家热烈地讨论彼此的创业历程。
STB计划从2008年启动至今,已送出35名学员到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课程受训,已催生出9家新创公司,总资本额超过3.6亿元新台币。
例如专攻创新负压睡眠医材的莱镁医材公司执行长陈仲竹,经过BioDesign的洗礼,才下定决心将负压技术技转出工研院,全心创业。如今莱镁公司资本额超过1.4亿元新台币,挟专利负压创新技术,突围多生产正压睡眠呼吸治疗器的国际大厂,产品明年就要在欧洲发表。
再如参加STB计划学习的前“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急诊室主任蔡昆熹与任职于台湾工研院量测中心的医疗器材验证工程师陈锦丰合作,相继成立创心医电公司与信益普生科公司,前者主攻心脏监控医材,后者则着眼岛内尚缺乏的验证服务领域,聚集医材审查人才以及各科医师组成的顾问团队,提供医材厂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路径分析、安全性评估、资料送审及上市后服务等。
交大天使俱乐部执行长郭加泳形容,STB为未来台湾医材产业培养的这批生力军,渐渐构筑未来医材产业的样貌,以台湾的研发能力,一定有资格跟韩国、以色列,甚至美国硅谷对打。
当年一手催生STB计划的“国研院”资深顾问杨启航说,在台湾,医生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不知如何解决;工程师知道如何解决,但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杨启航认为,医材产业会是明日之星,但若等到电子业薄暮时才开始培养医材人才,那就来不及了!“这些送出去的30多人,我们都告诉他们,你们是要开公司的!”他认为,这些STB培育的医材产业新血,至少会催生十余家公司。
表1 2014年台湾生技创新创业奖获奖团队
台湾“教育部生技创新创业计划总办公室”总主持人、中兴大学生物科技学研究所特聘教授杨长贤(右)及计划共同主持人、新竹清华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教授张大慈
除了STB计划,台湾生技整合育成中心也师法美国斯坦福大学转译医学桥接计划SPARK,与台湾“国研院”合作启动SPARK Taiwan计划,以培训大学为中心,导入技术开发教练及专责管理团队。
“国研院”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主任庄裕泽表示,过去台湾生医教育体系专注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育,缺乏医药转译研究能力、临床及专案管理经验、商业营销能力、专利诉讼及制裁管理等跨领域人才,这造成很多累积的生医研究就此沉寂,没有爆发机会。庄裕泽认为,台湾并没有一个将学术研究成果转为具有商业价值产品的经验与机制,SPARK模式的引进,希望能成为生医产学研的桥梁。
表2 2014年台湾生技领域创新创业获奖企业
率先加入该计划的台大及成大,培训成果优异,核准补助的经费成长67%。2013年,台大已将一新药项目衔接到台湾“科技部”的“育苗计划”,补助金额达到1.2亿元新台币。
成大也有团队研发出快速且低成本的血型鉴定及血液交叉配对卡,并推展至临床试验阶段,团队的关键成员也因此被电子大厂挖角,该团队正在寻求其他临床需求,计划筹设新创公司。
除成大、台大外,“中国医药大学”、台北医学院及阳明大学也随之加入SPARK Taiwan计划。每支团队各有擅长,如台大、“中国医药大学”、台北医学院团队涵盖新药及医材,阳明、成大团队则主攻医材,成大去年的6个团队更以成立新创公司目标为前提,积极参与岛内各大创新创业激励活动。
去年11月,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的时代基金会成立的创业育成平台Garage+新基地也热闹地开业了。该基地不仅向创业者提供共同工作空间,还时常举办创业讲座、新创交流会、天使投资人和创投的媒合聚会,更提供2.5万到10万元新台币不等的种子基金,要打造成为台湾独具特色的多功能新创企业社群。
时代基金会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合作网络,以及包括宏!、广达、台达电在内超过20个企业,过去主要以“国际青年创业领袖计划”来催生创业家,2012年进一步成立Garage+,建立新创媒合及交流网络。目前,时代基金会召集了近20名导师,过去8年每年都举办台湾生医暨生农产业选秀大赛,持续辅导从大赛脱颖而出的新创公司。如2011年获得潜力新秀奖的精能医学团队,接受时代基金会及Garage+的辅导,现已成立公司,正在兴建生产使用无线电控制的植入式电刺激器系统产品的工厂。
出自台大应力所实验室的亿观生技公司,2012年底加入Garage+平台,目标是打入男性不孕症检测市场,其产品种猪精子检测装置iSperm、移动生物显微镜μHandy等已量产并对外销售,去年更登上创柜板,是Garage+中进展十分快速的公司之一。
此外,由台湾“国研院”科技与政策资讯研究中心负责执行的“创新创业激励平台计划”(简称FITI ,即From IP to IPO的缩写),每年两次,每次遴选40个团队,获胜团队必须登记成立公司,才有领取200万新台币创业奖金的资格,入围团队可以进驻竹科、中科及南科,使用园区资源及服务。其中不乏出自校园的新创公司,教授带着核心技术担任领队,带领学生创业,经过3个月商业及经营管理培训及天使创投媒合会的启动资金,将自己研发的技术开发为商品并迈向产业化。
Garage+是岛内近年崛起的新形态新创育成中心
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团队研发的“好安生”智慧型受孕周期检测系统
该计划迄今已进行到第四届,参加FITI的团队并不一定都为了奖金参赛,而是为了商业、管理等创业实务辅导课程,团队也在比赛中预测核心技术在市场的水温。
第一届FITI团队中,有9个团队加入时代基金会去年成立的育成中心Garage+,经业师辅导,有2个团队晋级第三阶段决赛,2个团队取得大型企业合作机会,2个团队分别取得Garage+种子基金及创投基金。
所有这一切,都在催生台湾年轻一代创建自己生技创业团队。不仅台大、海大、东海、成大、中兴、清华、交通、中原、北科大、阳明等大学都加入到“生技创新创业计划”,事实上,台湾岛内由北到南,几乎所有生物医学相关科系院校,如今没有哪一所大学的师生不谈创业,各高校内创业竞赛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以台北科技大学跨领域生技产业精英培训推动中心计划为例,其课程分基础、中级、高级三段分流培训,从生物科技关键技术、管理课程到实务演练工作坊总计9个模组。2014年度课程结束,总计产出实际投入创业人数达44人。
此外,台湾“教育部”也为了促进博士生进入企业,以硕、博五年一贯培养方式,于2014年8月推动试办“产学合作培育研发精英计划”,由学校及企业合作出资教学及研发费用,并提供每人每年20万元奖助学金,为期5年。不仅鼓励硕士生深造,也为企业育才。
该计划2014年共核定15校18个项目,共104个名额;2015年度开始每年核定150人,领域涵盖生医等领域,预料未来将成为生技企业的丰沛人才库。
杨长贤指出,台湾高校的博士生、博士后甚至大学的老师,虽专业知识丰富,但对与产业接轨、创业不甚了解,造成学生对创业动机不强。现在“流浪博士”(指博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现象,也反映了博士生与产业的落差。杨长贤认为,将创新创业课程直接落实校园,就有希望提高创业信心,该计划将有助打通博士就业或创业管道。
从官方、民间到学校,大家都一致在鼓励生技人才投入创业,一股生技创业大潮流难以抵挡地漫卷而来。正如台湾“国研院”科技政策与资讯中心主任庄裕泽所言,从这股大爆炸窜起的生医及医材新创公司将如何与产业相辅相成,也许可以看出台湾生技的大未来。
获得农业生技金奖的成功大学MiDi团队
以此次获得医药生技金奖的阳明大学爱易守iEASY团队为例,队长林辰谕毕业于台湾“国防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曾在“国卫院”实习,后任职于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2013年加入以预防医学为主轴的鸿海科技集团下属企业永龄生技公司。该公司内部十分重视创意、创新、创业的“三创”文化,使林辰谕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寻觅医疗电子下一个创新项目,并加入阳明大学生技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学习班,在此结识了毕业于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的林昱廷。他们都出身医疗相关科系,又同样跨入医疗电子领域,相同的背景与从业经验,使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与宋贵华、郭锦华两位拥有超过10年工作经验的同学共组爱易守团队,决定从生活周边寻找未满足需求的蛛丝马迹,改良现有的产品,认为比从无到有的创新更有市场价值,也较适合创业。他们发现身边有不少朋友计划生育下一代,却常因工作繁忙错过最好的受孕时机,便将研究方向转向助孕市场,决定以生医背景和电子产业经验为优势,开发包括检测、电子扫瞄器与手机应用程序的“好安生”智慧型受孕周期检测系统,方便夫妻快速、准确地掌握关键的生育周期。
为更贴近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他们除研读相关的医学文献外,也常至网上各大女性论坛和讨论区,了解女性对排卵试剂产品的使用心得,甚至买下市面上每一款排卵试纸和验孕棒,分析其优缺点。综合各方意见后,爱易守团队发现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排卵检测产品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良,这些产品多源自欧美,以欧美人种的LH(黄体生长激素)峰值为固定参照线,而亚洲女性的LH峰值数据平均达不到这一标准,即使正常排卵,仍无法准确测量,因而错失受孕良机。
爱易守团队认为,如将传统的定性测量改为定量测量,把结果以图形方式呈现,就不需靠参照线辅助判读,能解决不同人种LH峰值平均不同的难题。对医药法规、专利十分了解的林辰谕搜寻相关资料,意外发现永龄生技公司的王建华博士曾于两年前申请定量测量的相关专利,于是邀请王建华担任团队技术顾问,将定量测量专利技术视为“好安生”的核心技术。
接着,为突破传统排卵试纸阳性反应后的24小时受孕时间,爱易守团队将LH大量分泌前出现的滤泡刺激激素(FSH)也纳入检测范围,让“好安生”能在排卵前的72小时准确预测。同样于停经后第三天开始连续测量,但经过林昱廷设计的电子扫描设备能将试纸上的资讯转为数据,传至手机应用程序,作为往后排卵期的推算依据。
除技术革新外,爱易守团队在产品使用设计上也十分讲究。为满足现代女性对方便、隐私的追求,“好安生”的棒状检测试剂不需集尿杯,直接用试纸检测端沾取尿液后,即可放入与手机相连的检测仪器中。林辰谕进一步解释,虽然“好安生”最初设计为助孕系统,但数据也可逆向操作用于避孕,将市场扩及至广泛的未婚女性族群;其应用程序更可通过物联网的概念,未来可推向销售女性用品和滋补品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
再如获得农业生技金奖的成功大学MiDi团队,其研发的动植物防检疫微流体检测平台核心技术,结合分子生物侦测原理、新兴工程及材料科技,为海关农渔进出口检疫检测提供更快速且准确的结果。
交大天使投资俱乐部执行长郭加泳
该硬件芯片技术由台湾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教授李国宾团队设计,成功大学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长陈宗岳、屏东科技大学动物疫苗科技所教授陈石柱、中兴大学兽医学系教授李龙湖、高雄师范大学生物科技系教授王惠亮、中兴大学植物病理学系系主任詹富智则负责诊断试剂研发及优化。
现行疫病检测多以免疫法检测抗体快筛为主,虽快但灵敏度不足,往往必须到实验室再筛检确认。而采用微流体芯片技术,可直接侦测DNA、RNA及核酸,仅需约1个小时,检验速度与快筛相当,但灵敏度却大大提升,且可自动化一次完成多种病原体筛检。
虽然得到金奖,但MiDi团队目前尚未有创业打算,被问到未来创业计划,成员面面相觑,陈宗岳直呼,创业需要的第一桶金在哪里?他认为,目前台湾的创业环境生态圈其实尚未成形,给学生的创业激励并不够。
他表示,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新创团队至少要募资新台币1000万元才能商品化。相较之下,他们倾向于将此技术未来由学校进行技转,让现有厂商承接。
陈宗岳也指出,创投及有意投资生技的电子大厂,对农业生技仍存有误解,较少了解新科技对农业的助益及伴随的商机,甚至有投资者对农业印象仍停留过去,认为养殖业都会危害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加以这几年,创投投入农业的回收不佳,有些新兴的农业生技公司商业模式成本效益不佳,让创投愈发裹足不前。该技术也曾吸引岛内知名生技疫病检测公司洽询技转,但要说服客户先投资仪器,就等同竖立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陈宗岳认为,这是农业生技高精密度检测技术商业化必经的难关,岛内产业界也正面临技术在手,但创新营销模式缺乏的困境。
美国全球创业发展研究机构(GEDI)的2015年全球创业指数(GEI)排名去年10月出炉,接受评比的台湾4年来均在榜上前十名之列,去年名列全球第八,在亚太地区排名仅次于澳大利亚。但这个排名真的反映了真实的台湾新创氛围吗?最被频繁质疑的就是早期投资是否热络?一旦缺少天使投资人,新创公司就难以跨越死亡之谷。
台湾创业环境虽然难以和被誉为生医新创摇篮的美国相比,创业者和投资者彼此仍大多抱持观望态度,但注意到这波新创势力,岛内早期投资风气已经悄然酝酿当中。天使投资人和创投基金正在巡梭各大专院校,寻找有亮点的项目。
这两年,台湾联电集团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台安生技总经理何小台登高一呼,在极短时间内就分别发起成立交大天使投资俱乐部及台安杰投资公司,早期资金已经开始有系统地探勘校园新创潜力。
钻石生技投资基金继与台大合作,成立台大钻石种子基金,2014年11月又宣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PARK校务基金签署战略协议,未来将共同投资开发创新生技项目,并陆续在岛内与台大、交大签署合作协议,未来还预计会与两到三家研究表现出色的前五所大学商谈合作,扩大创新项目库。
除此之外,过去以传统产业、电子业为主投的益鼎创投基金,2013年也毅然投资锁定早期转译医学开发的全福生技公司,作为学研单位新创项目的天使资本后盾。对外低调的台北科技大学校友精英会更是对北科大创新创业平台——“国际创新运河计划”的创业潜力团队支持不遗余力。如华联亚洲投资集团管理合伙人周神安,是岛内电子业界知名大佬,协助多家上市电子公司引进许多日本资金,当他听完创新创业培育计划的8个创业团队成果发表后,半开玩笑地表示,他每个项目都想投资,该投资集团目前正在筹备专注生技的华荣生医基金控股公司。
由STB计划衍生新创企业莱镁医材公司
2008年,STB计划第一届学员陈仲竹毅然辞去工研院工作并放弃新竹清华大学教职,决心创业,在2010年成立莱镁医材公司,通过从台湾“经济部”科专计划申请到的2450万元补助,加上另外募集到的2000万元新台币,从工研院逐步申请技术转让授权,投入负压式睡眠呼吸治疗产品技术及商品化开发。
莱镁的负压式睡眠呼吸治疗产品临床结果已经证明有效,病患治疗服从率高于现有的主流居家睡眠呼吸治疗CPAP(连续式正压呼吸辅助)医材,因体积只有CPAP的20分之一,且适用于干电池,机动性大大提升。目前产品已经取得欧盟CE认证,正在申请美国510(k)认证,并准备在台湾及大陆申请认证,预计2015年下半年,产品就会在欧洲正式发表。
莱镁公司在2011年进驻新竹生医园区,成为目前STB计划催生进展较为成熟的新创公司之一。如今该公司实收资本额已超过1.4亿元新台币。
陈仲竹的创业之路,其实是出于自己强烈的医疗需求。从小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相伴的他,因疾病严重影响他的社交生活,更造成健康负担。在他广试各种办法仍无法安眠之下,决心自行研发一种不干扰正常呼吸,并让患者安心入眠的呼吸辅助器。为了这台机器,他花了十余年,最终研发成功负压技术。
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在2012年7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睡眠问题已是全球流行病,最为困扰的当属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为普遍,约占诊断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84%。另一市场调研机构BCC Research调查指出,2013年全球睡眠呼吸中止症医材市场约为118亿美元,到了2019年市场会膨胀至236亿美元,5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11.3%。
目前,居家呼吸治疗医材以CPAP为主流,主要制造商Philips Respironics与ResMed就夺下约80%的市场份额。台湾的CPAP主要研发制造商则为雅博公司,自创品牌APEX,并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
10年前,陈仲竹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电子工程及发育生物学博士后研究时,在医师推荐下使用CPAP一年半,发现戴上呼吸器后,鼻腔被灌入加温且加湿的空气,严重干扰正常呼吸步调,并不符合临床需求。
回到台湾,他先在工研院医疗器材科技中心(于2010年与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合并为生医与医材研究所)带领研究人员,在2007年开发全球首个专利负压技术,可将舌头上提,避免患者睡眠时舌头陷落造成的呼吸道阻塞,比CPAP更有效,且较为舒适。
为了将技术进一步商品化,他参加由台湾“国研院”执行的STB计划,再度踏上斯坦福大学。通过学习BioDesign课程,不再以如何改善现有产品为目标,而是先观察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台湾奔走了9个多月,赌下全部身家毅然创业,从争取“经济部”的科专经费,到获得工研院技术转让,一路破釜沉舟走来,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博晶医电研发团队
博晶医电公司2014年8月获得APEC加速器网络高峰论坛暨创业挑战赛最受瞩目的英特尔(Intel)奖,并获得10月参加美国硅谷英特尔全球挑战赛(Intel Global Challenge at UC Berkeley2014)资格,虽最后未能进入决赛,却已打开知名度,其开发的GoMore体能传感器也在2015年1月举办的CES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首度亮相。
博晶医电团队衍生自台湾交通大学与“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联合执行的U-华陀无线近身网络关键技术研发计划;2011年计划结束后,团队成员决定将远距照护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产业化,于是便以心电图传感技术为核心,开发出HeartWave心脏生理监测器,创立了博晶医电公司,并进驻交大创新育成中心。
怀抱着满腔热血的博晶团队,在创业第三个月,他们便前往德国参加全球知名的MEDICA医材展,希望借此闯入国际市场。不过,在接触不少厂商后,团队发现高端的技术虽然吸人眼球,却无法促成生意。
博晶医电创办人程士恒坦言,尽管凭着在集成电路多年的设计经验,团队可以把芯片和软硬件结构整合缩到最小,第二代HeartWave产品重量只有20克,但客户需要的是完整的系统,甚至要与现有设备融合,这对资本额仅100万元新台币的新创公司而言,持续投入简直是遥不可及。
该团队于是及时修正创业方向,在一次把HeartWave拿给自行车运动员看时,原本运动员们都对这些参考数值颇为无感,但当程士恒提到可探测乳酸值数据时,大家眼睛都为之一亮,原来,乳酸值的高低与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关系。
在了解市场消费者需求与不断成长的运动产业发展趋势后,该团队便毅然决然转换方向,以原有的医疗级核心技术投入运动测量器材的开发,同时开始将目标转移至运动产业,或是一般有运动习惯及体能锻练的民众,找出了医材领域中的下一个蓝海!
博晶团队很快地倾力投入运动行为研究,发现一般运动型穿戴装置多仅用于记录心跳、速度、距离、时间等项目,但这些数据需经过累积、交互比对,才能反映出运动者的体能状态,因此多适用于初级运动者,对于有锻炼目标的使用者帮助很有限。于是,他们深入了解各类型的运动者,最终发现体能测量的关键——乳酸堆积,便把握这项缺口,开发出专业运动者适用的穿戴装置,也与各大电子厂商竞争激烈的智慧型装置市场有了区隔。
该团队以心电传感技术为核心,开发出外型类似心跳带的GoMore体能传感器,除测量基本的心跳频率外,也利用完整心电波形推导乳酸堆积趋势。
产品开发初期,他们兴高采烈地将心肺功能与乳酸堆积的数据线图提供给运动玩家,许多使用者却反映判读数据难以看懂。团队又进一步利用演算法,将乳酸堆积、心肺功能等数据综合分析后,将结果改以百分比方式呈现,就像是运动者的生命周期。直观的判断方式终于得到高级运动者的青睐。如今,他们还主打慢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型运动测量产品。
程士恒特别强调,除了纪录数据,GoMore也多了互动功能,通过机身3阶段式的震动表示体力的恢复、下降与耗尽,让使用者不需持续查看装置,能更专注于运动,且即时调整时间和强度,达到更有效率的锻炼。
产品开发终于告一段落后,营销规划便是博晶团队面临的下一个关卡。虽然GoMore的特殊定位巧妙避开竞争激烈的穿戴市场,但由于无法通过既有销售渠道,投入广告宣传方面的资金又处于弱势,因此成功的营销规划关乎公司的未来。
他们采用新兴网路营销手法,除了一般博客、专业论坛外,还借助近期大众募资平台作为新创公司的营销帮手。通过在网络上开放预购产品,公司不仅募得资金,也借此打开知名度,并吸引不少媒体主动报导。另外,他们也与岛内运动中心的健身教练、专业运动员接触,向他们解说产品用途,提供试用推广,也更能打动高级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