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每次到书店的时候,我似乎在寻找一段美丽的爱情。那些书如同一个儒雅的男士静静地等待着我的牵手。当我选择一本书,一段美丽的因缘便因此而起。
在包罗万象的书丛中我寻寻觅觅,希望这些儒雅的“男士”能和我一同旅行去欣赏世界的美,去感知人间的灵性,去寻觅旅途的奇异……正当我徘徊时,一个老者却映入了我的眼帘,他慈祥、和蔼,那会微笑的眼睛向我流露出一种挽留。我驻足了,轻轻地与他牵手,知道这段旅行即将开始,而他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世界无处不美。
就这样在一个春季的午后,细细密密的雨滴让我走进了书店,我结识了那位老人——星云大师。
大师写过很多书,《舍得》《厚道》《觉悟的生活》,等等,可我偏偏选中了《这世界无处不美》,也把这本书送给我的女儿,当作她的生日礼物。
我和我的女儿喜欢旅游,每当她假期时我会带她去一些有历史古迹的地方,想让孩子看看这世界,去了解历史,去发现旅行的美景。也是因为这本书的书名,我和女儿都深深地喜欢。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捷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最圆满的旅行。
一场美丽的“旅行”开始了,这里无须照相机、无须跋涉,只要带着双眼、带着一颗真诚的心,静静地欣赏。
我努力地寻找着美的真谛,大师却说,随处给人欢喜,随时给人信心,随手给人服务,随缘给人方便。让我顿悟,这一切何处不是风景呢。由于工作的性质会与很多人擦肩而过,我总觉得那是一面之缘,没有过多地在意,因为那不留心,很多风景便在眼前消失了。心里有风景,何须向外求。大师的话让我勾起了这么多年对工作点点滴滴的回忆。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师傅的谆谆教诲,同事间的互相帮助,温馨的风景、快乐的风景随处可见。时间让我们的年龄变化了,可是那些过去的事情没有变,只是尘封起来,当大师给我们开示时,发现了最美的风景不是在天涯,而是在我们的身边。
《这世界无处不美》也许对一个孩子来说会很深奥,可是女儿却非常喜欢这本书。我们并肩同游,感知人性的魅力。我和女儿在那里不是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像两个学生、朋友、知己来探寻这里的奥秘,来共同提醒、觉悟。女儿很喜欢星云大师讲的禅师与兰花的故事,她总会拿这个故事来提醒我:“妈妈,你是为了生气而生我的吗?”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欢兰花,把整个时间都花在兰花上面,视兰花如命。有一次他要出游,交代弟子要好好地照顾兰花。当弟子奉命给兰花浇水时,不小心将兰花架子碰倒,整个兰花跌碎了。弟子们都非常惶恐,等师傅回来,向师傅忏悔认错,请求处罚。金代禅师回来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安慰:“我种香花一是用来供佛,二是为了美化环境,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们一听才把恐惧的心放下来。
想想金代禅师才发现自己的心胸有多么的狭小。女儿13岁了,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让我带她去旅行,而平日对她的关心却很少。只有在寒暑假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当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时,责怪的话便脱口而出。女儿的眼泪是对我最好的反抗。当我和她旅行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同时停下了脚步。兰花虽然已碎,馨香依然存在,因为金代禅师那颗宽容的心。
宽容是生活之中一剂良药,当我们的生活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宽容会治疗伤痛,而每个人的存在又有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金代禅师那一句“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警醒了我。家庭的琐碎、工作的忙碌、孩子的成长,当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接踵而至,怨气由心生起,似乎这一切都是他人造成的,没有感受到人家的辛苦。兰花与禅师的故事,时时地告诫着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活在这个世界上,交朋友不是为了生气,生儿育女不是为了生气,工作不是为了生气。常常提起欢喜之心,在受气的时候能够像金代禅师那样看得开,何处寻找不到幸福的生活呢?
这世界无处不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星云大师用独特的眼光为我们揭开了世界的另一层美,美在人心,美在当下,美在一念之间。
我和女儿发现旅行的美才刚刚开始,对她和我来说,还有更多美丽的事情等着我们用眼睛、用心去发现、欣赏。在这旅途中我们也看到了微笑的魅力。星云大师说,微笑是智能的源泉,微笑是愉悦的流露,微笑是诚恳的语言,微笑是生命的花朵,毫不费力的微笑确是天底下最好的布施。星云大师的微笑有一种真诚、一种谦和,更有一种喜悦。
那一刻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好久没有微笑了,是不是只有在爱人之间才会微笑、是不是自己吝啬了微笑。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会结下很多的缘分,而微笑如莲花让人感觉到清澈、如清茶让人感觉到馨香、如浓情咖啡让人回味,更如红酒让人醉……清澈见底的微笑给人欢喜和希望,怎知不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呢?
《世界无处不美》是对美的见解、诠释,更是星云大师对人间的祝福。当我与之牵手时,我看到了修炼心性的重要,微笑欢喜的能量、慈悲行事的怡然、宁静致远的魅力。也让我的女儿产生了一种力量,不仅要发现美,还需要会创造美的境界。
姥姥
当我从姥姥家出来的时候,姥姥执意要送我,她拄着拐杖跟在我的后面,一步一步往前挪着,我回头望去,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挽留。“回去吧,姥。”姥姥慢慢地走到路边……“快跟着你的姐姐,有时间让你姐姐领你再来啊。” 其实在我旁边的是我妈,姥姥除了她的儿女外已经不记得其他人是谁了,也包括我,这让我的心里有些酸楚。
每一次看望姥姥相隔的时间都很长,长的我也记不清楚该有多少天了。这一次回家看姥姥,姥姥彻底把我从她的记忆当中删除了,在她现在的记忆里我是一个陌生人。我躺在她的旁边,她会不厌其烦问我,你叫什么名字,结婚了吗?父母身体怎么样?即使我的父母在厨房为她准备午餐。姥姥与现在的我这样的“陌生”,我在她现在的世界里有很多种身份,一会儿是她的侄女,一会儿是她的邻居……一会儿连我都不知道下一个我会变成谁。可是她永远记得那个小时候的我,顽皮的我,傻乎乎的我。
“记得我们家以前有个小女孩,小时候黑黑的,她现在有你这么大了吧?可能是工作忙,也不来看看我了。”姥姥说的就是我啊,和姥姥生活二十多年了,每天早晨把饭端到我面前的是姥姥,出摊前把做好的第一个糖葫芦送给我吃的是姥姥,冬天里亲自做好棉衣棉裤给我穿的是姥姥,在我上学的时候总往我兜里塞零钱的是姥姥……我拽起她的手放在我的脸上,希望能帮助她找到那个“失踪”的女孩。“姥,我就是你外孙女啊!”
“啊?你是我姑娘的孩子吗?”我有多兴奋!姥姥能记起我,让她知道她的外孙女儿已经长大了,为人母了,已经回来看她了。可是当我的这些想法像含苞待放的玫瑰一点点准备绽放的时候,又如遇到一场冰雹,把那些花瓣无情地打在地上。
“你不是,你是我哥哥家的孩子。”姥姥坚定的语气让我知道她对眼前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记忆了。“无论我是谁家的孩子,你都是我的姥姥。”
“我们家的那个小女孩,爱吃糖葫芦,她总喜欢让我把那山楂裹上厚厚的糖,在卖糖葫芦之前我会把最大的糖葫芦送给我的外孙女。那个小馋猫乖乖地站在我的旁边,眼睛一直盯着山楂,就怕那山楂能长腿跑了似地,满嘴的口水都会流下来。然后她会说,姥姥啊,上面最大的山楂你吃。如今我的牙都是假牙了,吃也吃不动了。”姥姥20年前的记忆就像清泉一样,清晰地没有杂质。如今摆在姥姥面前有许多水果,姥姥不知道那些是什么,可是姥姥总记得她的外孙女爱吃山楂,爱吃她做的糖葫芦。现在我长大了依然爱吃糖葫芦,糖葫芦做的也越来越精致,可是找不到姥姥做给我的味道。细细品来,姥姥的糖葫芦不仅甜中带着酸,还有姥姥对我的爱。
“孩子,你的头发和我的外孙女一样多。”姥姥的手一直摸我的长发,我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起小时候姥姥给我梳头的样子。她一直都是用木梳给我梳头发,慢慢地,生怕我疼了。“舒服吗?”头发在姥姥的手中摆弄着,我像一只慵懒的小猫乖乖地感受着姥姥对我的抚触。当我睁开双眼看着姥姥满头银发丝丝地垂下,没有一根黑发。那黑发如姥姥现在的记忆已经不存在。姥姥的银发都是过去的故事,故事对她的儿女来说有太多的不容易与辛酸。一个女人在刚刚到40岁时失去了丈夫,独自从乡下领着5个孩子到城里,姥姥坚强地生活着,银发写下的是勤劳和慈祥,看不到任何悲伤。如今她儿孙满堂,可她总会说,最遗憾的就是过去的生活太苦了,只有一个孩子上了大学。每当提起这件事,姥姥总会望着窗外,深深的皱纹里不是沧桑,而是对儿女的愧疚。
“你上过大学吗?读大学才有文化啊。”她的外孙女是没有读过大学的,可是我不想让姥姥有更多的悲叹。
“姥姥,我是读完大学后才参加工作的。”我知道这种欺骗她会相信,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愿意做一些善意的欺骗。
“我的外孙女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她学习很用功的,从来不用她的父母操心,但后来早早地参加工作了,可惜啊。”20年前的生活故事姥姥就像收藏古董一样珍藏着,只有遇到了合适的人她才会拿出来一同去感受那个阶段的回忆。姥姥没有念过几天书,也不识几个字,可是她希望她的后代能够沉浸在文化的海洋里。我想起了我在读中学和高中的时候,回到家里无论有多晚,那一间小屋的白炽灯光下,小木桌旁边陪我学习到深夜的是我的姥姥。
每次看望姥姥总是匆匆地去,匆匆地回。从参加工作以后就没有和姥姥在一起生活过。20多年了,她独自一人生活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她却多了一种孤单。
我知道姥姥不想孤单,她的记忆里永远停留在20年前,永远记得那个顽皮的我,馋嘴的我,愿意看到大家庭里和和气气的样子,愿意听到一大群孩子在她的周围喊她“姥姥”“奶奶”的声音。如今我们都长大了,纷纷离开了家,离开了她,这样的情景与声音,她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看到,听到。
姥姥现在的记忆里是空白的,是我们给了她空白。当我招手打车时我想起姥姥“挽留”我的眼神,我停下了脚步,快步地跑到姥姥的身边,用手机和姥姥拍了几张照片:“姥姥,我会把这些照片送给你,你别把我忘记了啊。”姥姥开心地笑了,我把洗好的照片让妈妈送到了姥姥家,我真不知道姥姥能不能想起我。时常看看姥姥的照片,把姥姥带在身边,看着姥姥的银发,看着她驼背的身躯,苍老的面容,我知道我要经常回家,听姥姥诉说那久远的回忆。
责任编辑 董晓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