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移动医疗

2015-11-18 00:47
爱你 2015年18期
关键词:王女士云端癌症

◎ 艾 理

拥抱移动医疗

◎ 艾 理

移动医疗,简单来说就是依托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医疗服务,是目前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新兴的健康、医疗服务形式。

今年1月28日发布的《2014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我国移动医疗APP发展迅速,现阶段已有两千多款。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30.1亿元,比2013年增长26.8%。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125.3亿元。

移动医疗模式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移动医疗应用模式有:

1.线上预约看病,线下问诊开药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例如好大夫在线,患者可在网站上根据病情、专家、科室预约医生,预约范围遍及海内外。

2.移动医疗APP,有关健康、医疗信息的微博、微信公众号

如“春雨掌上医生”APP。它是专业的手机医生问答软件,通过专家收费问诊,药店搜索、比价等功能向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生、药企信息,让患者能在众多的医疗资源中“优中选优”。

3.可穿戴健康设备

这一类设备的代表是监视健康、疾病动态的智能手环,治疗颈椎的颈环等。例如Apple Watch。最近才在美国上市的Apple Watch内置了“活动”与“体能训练”两个软件。“活动”软件用来统计用户一天的活动、运动、站立的时间,并各自以红、蓝、绿三种圆圈来进行统计;“体能训练”软件则可以设定训练目标,如时间、距离与卡路里等。

4.远程医疗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中的社交媒体应用平台,远程医疗可令患者在家进行异地问诊,达成优势医疗、健康资源的互补。

如景联科技制定的远程医疗服务方案。它以用户为中心,提供远程问诊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慢病随访”“移动诊疗工作站”等服务,可全方位地让用户在家中享受问诊和健康管理。

5.健康大数据云端

这个云端包括所有医生的职业数据和病人的健康数据,更包括所有人的医保状态。它的数据经过严格加密,但可由本人随时调取。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建设阶段,但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国家正在筹划建立的“公民个人健康档案”。

它是公民个人档案信息的一部分,未来可实现全国联网,以方便公民随时调取查询,也可由专业医师进行更新。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后,公民就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信息。

让健康危机离你更远

早晨,公司职员王女士从家中的床上醒来,她的智能移动健康设备提醒:“今天是主人例行健康体检的日子……”

接着,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王女士选择了一家综合医院的体检中心。

体检结果显示,王女士需要针对某个身体部位进行进一步检查。

这时,移动设备根据社会机构发布的医疗大数据提醒——A医院的设备较为先进,而B医院的某医生对某项疾病有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建议女士在A医院进行深度检查后前往B医院治疗。

在王女士选定A医院后,A医院的大数据云端与王女士的移动医疗设备进行了信息交换——不仅发来A医院的导诊地图,还提醒王女士需要注意的事项。

检查完毕,王女士前往B医院诊断、治疗。领到处方单子后,王女士将之扫描进移动医疗设备,设备立即制定了“康复日程”,每日需要日服、夜服的药品以及剂量一清二楚。

移动医疗设备不仅设置了“服药闹钟”,还用每日的情景模式和“康复日程”来显示王女士的治疗进度。

另外,根据医生的处方和治疗建议,王女士使用移动医疗设备和家中的生活云端进行了对接,生活云端在读取移动医疗的信息后,为王女士制定了运动、饮食和休息的修养方案。

遵照方案修养一段时间后,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她还表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她已经离不开移动医疗设备了。

糖尿病患者的“带糖”生活

每天清晨,智能手环的震动都会将我从睡眠中唤醒,它除了记录每天的运动情况,还可以监测睡眠质量。如果发生低血糖昏迷,它还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我的家人,并发出定位信息

通知我的医生。

(一)早餐数据化

昨天,根据营养师通过手机APP给我“量身”推荐的食谱,老妈给我准备了丰盛的营养餐。

过去,餐前总要扎手指测个血糖,自从用上了动态血糖仪(CGM),就省去了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并且,CGM还有个好处:由糖尿病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营养师组成的“共同照护”小组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掌握我的血糖状况。

(二)随时提醒

到了办公室,我开始一天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智能手环总会提醒我喝水,对于每天喝水的次数和总量,手机APP也会自动进行记录。这些智能化的小设备都会自动连接、自动交换数据。

(三)方便买药

下午,我的手机APP提醒:降糖药快用完了。

以前,我需要到医院挂号、看医生、开药,很麻烦,现在,只要通过手机APP联系到糖尿病专科医生,他便会参考我最近的用药、血糖、饮食和运动等动态数据以及其他指标的检查结果,开出电子处方。

在我进行联网医保支付以后,下午降糖药就能送到我的手里。医生还给我点了个赞,说最近血糖控制得非常棒!

癌症患者的远程问诊之路

去年,我被确诊患上了癌症。医生对我说:“现在得癌症的人很多,你也不用太恐慌。我推荐你用几款APP,上面有各种各样关于癌症的信息,你慢慢学习,肯定对你的病有帮助。”

(一)开启线上问诊旅程

通过一款癌症问诊APP,我结识了远在北京的一位中医。这款APP提供线上文字交流和视频通话双重功能,还支持上传文件,也可与电脑进行无缝对接。在与医生进行了诊疗文件的传输和信息的互换之后,医生迅速了解了我的病况,并通过APP的系统进行了反馈。

医生说,在中医学里,治疗癌症主要靠“养”,在前期的病情控制住后,接下来主要就是中药调理和健身锻炼。

首先,他通过APP给我开了“电子抓药方”,并在每味中草药后附上了照片,让我“按图索骥”选择品质、成色较好的品种。

此外,他还发来了一整套经络图,并重点标出几个穴位,让我时常按摩。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发来一套健身锻炼的视频,嘱咐我按部就班地练习,说是对康复有好处。

另外,这款APP还有预约问诊功能,一旦预约了问诊时间,我和他都能在问诊的前几天收到提醒,所以,我总能及时地找到他。

(二)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通过一款癌症病友社交APP,我还结识了很多癌症病友,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地位阶层也不尽相同,但我们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在线上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抗癌心得,一年以来,我收获颇丰。

这款APP能自动总结我的“抗癌生活”并提供绘制“魔方日志”(一款贴图日志)的功能,点击量高、跟帖率高的精品“抗癌生活”日志还能得到入驻该APP的专家的指点。

链接

移动医疗里的医患双方

作者: 张 征

医生学习的好帮手

我是一名青年医生。我的手机里安装了好几个医学专业APP,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随时检索最新指南、查阅药品信息、浏览专业文献,让我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并参与讨论交流。

另外,乘车前、等人时、睡前等大量碎片化时间得以高效利用,这让学习很容易变成一种习惯和消遣。

以前,我常为病例收集、患者随访、资料整理等琐碎麻烦的事情犯愁,而移动医疗的普及使我的很多工作简化为“拍照”“上传后台”“云端操作”“PC共享”,一切变得简单、高效。

患者就诊的好渠道

从患者角度来说,大量“轻问诊”“重复配药”等简单需求在手指轻划间即可获得满足,避免了冗长排队、无效就诊等不必要的麻烦。

借助移动医疗的平台展示和评价体系,患者想要找到靠谱、满意的医生以及与他们建立起长期联系,也不再可望不可及。

让医生成为品牌

在我看来,依托医患服务平台,医生可以实现并扩大个人的品牌影响力。有报道称,某医患平台上已出现一批月入过万的医生,我的这些同事们不拿红包、不吃回扣,仅仅通过自己的“名片”就能获得可观的线上收入。

这必将对现有医疗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王女士云端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贴心的“健康日历”
在云端永生
云端之城
癌症“偏爱”那些人?
捅破“窗户纸”,癌症不可怕
司机摸女乘客腿:就想知道裤子上有洞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