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区工作的那两年,每到假日我便搭客运穿越雪山隧道回台北与家人团聚,
假期结束同样再穿过隧道返回山上。这条台湾最长的隧道,在台湾的第二高峰雪山底下匍匐而行,每回在客运里漆黑昏睡,在隧道出口日光跃入眼帘的片刻,总有来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感受,像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里的场景,好似千寻与家人一起穿越了隧道后,世界就不一样了。是呀,雪山隧道的一端是摩天大楼林立的大台北都会区,在那一小时黑暗的尽头,彼端却是太平洋上幽幽游着的龟山岛,还有阡陌纵横的澄黄稻田,倘若不是澄黄,就是插秧不久的鲜绿,或者稻穗收割后休耕的水田镜面,总之稻田四季的变幻总能勾勒出光斑眩目的兰阳印记。
实际迁居宜兰后,深感农村与都市最大的差异即是浓重或者清淡的生活感。在都市的日子,工作总是占据大部分的心思,而农村的生活则是热闹且琐碎,琐碎又忙碌。从早春的整田、插秧,到后续除草、除螺、巡田、控水位,一路忙到六月收割,期间同时进行的还有春季蔬菜耕作,从整畦、翻土、播种、育苗,逐一完成玉米、茄子、小黄瓜、秋葵等春夏蔬果的种植。除此之外,还有各个时节的传统食物制作,像是清明节前后梅子盛产,此节气最宜酿梅醋;而稻米丰收之际可炒玄米茶、爆米香;延续至初夏,农家则习惯还要晒制豆腐乳、酿黑豆酱油。
在台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学习以不施农药与化肥的友善耕作方式来对待土地。在宜兰员山乡与三星乡一带,这几年便形成了一股农艺复兴的新浪潮,许多人来这里展开人生第一次的种稻经验,在农忙的时候,年轻人还将自身的务农经验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让来此旅行的人一同下田耕作,体验手插秧、手割稻,感受土地呼吸的节奏。三星乡的行健有机梦想村,村民开办了种菜、手工豆腐、米面包制作等体验教学;员山乡的内城小区则将旧时用于农务的铁牛车改装,载着来访的游客认识当地青山环绕、稻田遍布的小村落。
我所耕种的田区正位于内城村,每日清晨习惯骑着单车去巡田,居住在农村以后,我总觉得生活与旅行的界线变得模糊。记得五月晴朗的某一天,我时常骑经的那条羊肠小道旁,成排的蜡光树上爬满了数十只正在吸取树液的独角仙,公虫用它前方触角相互争斗,以取得生存的繁衍大业;而四月的某个夜晚,已经熄灯的卧房里竟飞来一只萤火虫,在床边、在枕边、在被风吹动的窗帘前闪烁着绿色荧光的光点。农村限定的日常丰礼,总是以出其不意的姿态融入于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