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士勇
梧州“旺火仔”组织钦防华侨抗日
● 杜士勇
黄木芬,曾用名周才业、陈汉东,化名赖家兴,1917年10月生于原广西苍梧县旺步乡(今属梧州市万秀区塘源社区)。1945年,他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黄木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收入《鸳江英烈》(第一集)、《广东革命史辞典》、《中共广西党史人物传》(第二辑)等书。
1931年秋,黄木芬在梧州市立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苍梧县立初级中学(1934年与省立二初中合并为“省立梧州初级中学”)20班读书。他勤奋好学,思想活跃,曾任苍中学生自治会主席。
当时,苍中教室多是危房,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黄木芬代表学生向校长关祖培提出修建危房的建议。校长百般推诿,县府又置之不理。1933年5月间,黄木芬带领全校同学向苍梧县参议会请愿示威,迫使当时参加会议的县长陈文中表态,同意拨款维修该校危房。
这次斗争的胜利,显示了少年黄木芬敢于斗争的精神和组织才能。由于他浓眉大眼,热情奔放,精力旺盛,又出生于旺步乡,同学们都叫他为“旺火仔”。在苍中,他成了一名有威信有能力的学生领袖。
1934年7月,黄木芬初中毕业,按当时的规定到桂平县军训总队受训,为他后来组织建立武装部队、指挥战斗奠定了基础。
1935年暑期,广东中山县翠亨村“总理纪念中学”(简称“纪中”),派员到梧州招收高中学生。黄木芬与苍中血花社成员刘毅生等近10名同学报名投考并被录取。同年9月,他和原苍中血花社的成员刘毅生、李育筹、廖托等成立中山县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前进社,黄木芬被选为社长。
1936年8月,“纪中”原校长黄中廑被排挤,思想反动的杨国荃继任校长后,禁锢学生思想,不准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将撰写宣传抗日救亡文章的进步学生、前进社成员梁孝刚(后参加共产党,抗战中牺牲)开除学籍。杨国荃的行径引起学生的愤慨。黄木芬、陈纬等发动进步同学,成立“纪中”护校运动委员会,推举唐涤生为主任,黄木芬、陈纬则在幕后指挥。正当驱杨斗争如火如荼时,杨国荃勾结国民党中山县县长杨子毅,派出军警160多人,于10月1日包围了“纪中”,拘捕了黄木芬等10多位同学。在狱中,黄木芬坚强不屈,领导狱友开展绝食斗争。经过一个多月的斗争,在社会各界人士强烈抗议和声援下,学生们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当局不得不撤掉杨国荃的校长职务,无条件释放被捕的全部学生。
1936年11月,在中共党员陈纬的领导下,“纪中”成立校“援绥联合会”,以援助绥远抗战,继而又派黄木芬、廖托等4人前往县城石岐各中学串联,成立中山县学生自治总会,作为全县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机构。在黄木芬等人的努力下,中山县爆发了有6000人参加的学界抗日救亡大示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1937年1月,经陈纬介绍,中共中山县工委批准,黄木芬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被派到县城石岐活动,组织人员创办中山县学生自治总会机关刊物《中山学生》,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
“纪中”校长杨国荃被撤职后,由孙中山之子孙科自兼校长,实际工作由教导主任司徒优代理,训育主任和军训教官由两名特务分子把持。他们千方百计破坏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上报黑名单,迫害进步师生,引起了全校师生的愤怒。
1937年5月,在中共中山县工委的领导下,黄木芬发动和领导“纪中”学潮。司徒优宣布开除黄木芬等十多人的学籍,学校提前放假。最后,孙科宣布“纪中”停办高中。黄木芬等转移到广州继续斗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1月,黄木芬到广州,参加由抗战教育实践社为培养抗日民众运动干部办的学习班。12月,学习班结束后,成立了以刘向东为领队、黄木芬为团长,有成员30多人的抗战教育实践社流动工作团。1938年上半年,黄木芬在观澜、龙华地区组织了抗日自卫队等抗日武装,为后来中共地方组织在宝安建立抗日武装队伍,开展敌后游击战打下了基础。
1938年10月下旬,根据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的决定,中共东宝边区工作委员会在章阁村成立,张广业(张和)任书记,黄木芬、黄高杨为委员,领导宝安和东莞县的塘头厦、龙岗、清溪、樟木头一带地区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12月中旬,中共东宝边工委在章阁村建立东宝惠边区抗日游击队第一、第二大队,黄木芬任第一大队队长。他认真负责,不辞劳苦,深入调查研究,动员群众交出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留下的一批武器,改善了部队的武器装备。
1938年底,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由黄木芬带领的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和王作尧带领的部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合并,改称为东宝惠边区人民抗日游击大队。这支200余人的大队,队员多数是中共党员,是一支政治素质较好,战斗力较强的队伍。
1939年1月,大队在东莞苦草洞整编整训,从中挑选120人组成由中共领导并取得国民党军队番号的“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挺进指挥部第四游击纵队直属第二大队”政治大队。第二大队队长为王作尧,政治大队队长为黄木芬。王作尧、黄木芬的部队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取得了合法名义,从而有利于发动群众,更好地取得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支持,发展壮大队伍,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军。
这两个大队和其它游击队,同为中共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黄木芬成为东江纵队的创建人之一。
1940年6月,黄木芬、王启光等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前往广东南路地区开辟敌后游击根据地。是年秋末,他们辗转到达钦县(今属广西钦州市)时,入侵粤桂南部的日本侵略军已撤退,国民党恢复该地区的统治。改名为周才业的黄木芬,担任中共钦县特别支部委员,在那觅陆家小学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活动。
1941年12月,中共南路特委调整钦县特支领导班子,由林国兴任书记,黄木芬为组织委员,梁子材为宣传委员。钦县特支很快打开局面,培养发展了一批党员和骨干。1943年9月,黄木芬被派到小董镇工作。他争取陆家小学教师陆植三、凌德秀、钟超三等参加抗日活动,并动员他们共拿出3万元,在小董镇开祥兴碗铺,建立党的交通站,筹集党的活动经费。他和林国兴等密切配合,以小董镇联保校为基地,分别在圩镇、学校和附近农村开展宣传和培养骨干等工作。
1944年9月22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梧州;11月22日,南宁沦陷。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由于其兵力不足,只能占领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桂东南和广东南路地区存在一片面积颇大的国民党统治区。这些地方有国民党的地方政权,但没有正规军,随时都有沦陷的可能。而且,这些地区的国民党政权不但不积极抗日,对中共地方组织领导的抗日活动还经常进行阻挠和压制。
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南路地区的中共组织不得不领导人民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同年11月,中共钦县特派员卢文将钦县划分为两个区,东区由林国兴负责;西区以黄木芬为主要领导,梁子材协助。他们分头做好开展游击战的准备工作。
1945年1月,中共钦县特派员卢文到灵山县听取中共南路特委关于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随即返回钦县召开党员骨干会议。会议决定在小董镇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部队称“钦县人民抗日解放军”,指挥为朱守则,副指挥为黄木芬。2月上中旬,小董起义领导人秘密集中小董,钦州镇、板城、长滩、大寺、贵台等地武装人员130多人,于2月17日凌晨袭击国民党小董镇自卫队大队。起义部队因缺乏作战经验,未能攻克小董镇。18日,起义部队抗日解放军退回六虾、那料、八甲等村庄,因被国民党的自卫队和民团500多人追击,抗日解放军不得不向邕钦边境撤退,但沿途仍大力宣传“抗日、反投降、反贪污”,破仓分粮。26日,抗日解放军在那丁村被顽军冲散,部分人员被乡兵民团捕捉,林国兴等13人(内有中共党员7名)遭杀害。卢文、朱守则脱险后投奔灵山起义部队,黄木芬等部分人员转移到防城活动,其他人员分散隐蔽。
谢王岗和改名为陈汉东的黄木芬等人在防城县积极创造武装起义的条件,经过3个月的准备,他们吸取各地起义的经验教训,只动员部分武装人员举行起义。1945年6月14日,谢王岗、黄木芬等调集那良镇的秘密武装人员和沿海区少数骨干150多人,在北仑河畔的修尧村起义,史称“防城那良起义”,正式组成“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又称“钦防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为沈鸿周,党代表兼参谋长为黄木芬。
游击大队发布《抗日宣言》,开赴中越边境活动,建立中越边境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无力干预。游击大队径直开入越南海宁省塘花日军占领区,发动华侨抗日。塘花地区分上、下塘花,共有十多个自然村数千居民,大部分为华侨、华裔,群众抗日情绪很高。日本侵略军和伪军经常到该地区活动。游击大队进入塘花地区后,接连打了三仗,毙俘日伪官兵20多人。
1945年6月28日晚,黄木芬率领政工队员10多名,押着在塘花首战攻克伪军一据点时俘获的14名伪军,到上塘花街宣传抗日和释放俘虏工作。他们连夜召开群众大会,对俘虏进行教育后,每人发给路费西贡币20元,当即释放。
当夜,黄木芬和政工队员在瘦洞村住下,准备次日伏击路过的日伪军,但意外遭到日伪军“扫荡队”的包围。黄木芬组织突围,他挥枪击毙一个敌人并冲到了村口。由于地形不利,加上敌众我寡,在激战中黄木芬被敌人密集的机枪子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