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部门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救火队,哪里出现问题就赶紧去哪里解决,因为很多问题在出现之前通过现有的手段并不能预知,所以运维部门总是很被动——平时事情不多,出现问题的时候人手又不够。有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中亦科技的智能运维平台或许是个好工具。
近日,深耕运维领域多年的中亦科技发布了酝酿数年之久的云服务管理平台(EVO-Cloud)、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EVO-AIMS)两款“智运维”产品,试图将传统运维从救火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被动解决问题。
“云服务管理平台是基于中亦科技最佳实践MaaS(Maintenance as a Service)理念打造的一款IaaS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它通过对传统物理、虚拟化设备的全面池化,实现对数据中心资源的全面管理。用户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的资源请求,通过所见即所得的简单操作,对所需资源进行智能分配和后续运维管理,从而实现对整体IT资源的全面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为企业构建混合私有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中亦科技产品总监冯磊在发布会上表示。
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是结合大型数据中心运维要求,贴近用户使用习惯而开发的自动化运维平台软件。EVO-AIMS从制定基础环境标准、梳理运维管理流程、规避运维风险、提高生产安全等维度出发,以提升自动化覆盖程度、丰富自动化运维功能为目标,致力于最大程度降低人工干预、排除人为失误,智能分析预测将故障解决在发生之前,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带来大幅的运维效率提升,让运维由被动变主动。
智能运维是发展方向
中亦科技总裁田传科在发布会上表示,IT由基础架构层、应用架构层和满足并创新需求架构层构成。随着IT的发展,IT已经像水和电等公共服务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高盛CEO反复强调,高盛不是金融公司而是一家IT公司。美林总裁也说过,未来的金融公司就是一家IT公司。我在那个时候听到这些话时不理解,这怎么可能?IT是一个后勤部门怎么能叫金融公司,当IT走向需求紧密相关时,你说什么离得开IT,什么又不是IT创造的?” 田传科在发布会上强调了IT部门的重要性。
云计算的快速迅猛发展给IT基础架构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云架构和传统架构最终将走向融合,田传科称之为“新云态”。“新云态”的到来也对运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维服务需要从单纯的人工模式走向自动化、智能化,从解放人的手和脚到部分替代人的脑力工作。这也是数据中心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的必然要求。
“怎么实现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运维呢,我们认为有三个抓手。”田传科在发布会现场为观众进一步解释道,“第一个必须有最佳实践——这个事必须是你干过的,因为运维没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所有的东西来自于你的经验积累——参数怎么设、尺度怎么拿捏。如果没有最佳实践怎么知道会引起什么问题?第二个是产品基因,很多搞运维的公司做不出产品来,就是因为把零散碎片化的知识变成可复制化的产品是需要基因的,我们2010年就想把产品做出来,做了5年,才敢于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第三个叫运维大数据,大数据是指把所有经验和实践组合在一起,建模看哪些东西可以做出来。”
三种要素都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和对行业客户运维服务的深刻理解,因此升级颠覆运维行业只能靠业内企业。
大数据是智能运维的后盾
在发布会上,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网络科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林友芳教授以大数据智能技术专家的身份进行了演讲。
林友芳教授认为,智能化是学习和积累知识,并对知识加以理解和预判,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不断学习的能力、积累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预判和预测能力、决策支持能力五个方面可以对运维系统的智能性进行判定。
林友芳教授表示,目前中亦科技与北京交通大学在智能运维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包括确定了大数据运维闭环的基本解决方案和基本完成了智能运维产品的架构设计。
智能运维可以更好支持
用户业务发展
在发布会上,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张轶作为金融行业代表分享了自己对智能运维的看法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传统金融行业用户特点是:业务固化后稳定运行,IT技术专家按照条块分工,IT建设按照需求分析、开发、测试、投产等核心步骤完全周期化。互联网金融科技特点则是:产品设计、销售渠道、清核算的快速变化支持;系统设计可动态扩展,支持千万、上亿的用户并发;系统建设与产品设计、销售方案讨论、会计支持等同步进行、T+0快速上线。
张轶表示,好的运维服务一定是紧密贴合用户业务发展和转型需求的。传统人工运维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的业务要求,因此运维服务转向自动化、智能化也是专业运维服务企业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之一,对运维服务企业来讲,一旦能够用好大数据技术也就使客户对其产生了更大的黏性和依赖度,它对客户的意义也会从传统的“救火队员”转变成真正的“合作伙伴”,这对运维服务企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