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杰
摘要:在人地关系的研究中,人类所实施的技术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技术的深入考察和理解,在解释人类应对环境的反应方面有着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梯土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技术引入到甘肃省庄浪县。当地干部和群众迅速将其作为主要的农田建设手段加以推广。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建设,规格较高的水平梯土已广布庄浪大地,原有的丘陵沟壑区环境条件为之一变,所取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极为明显。梯土建设技术的采纳和创新,已经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改造之路,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在改变生产条件的同时也优化了人地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丘陵沟壑区;人地关系;梯土技术
中图分类号:S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3-0018-08
一、研究缘起
李根蟠教授曾在其论文《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一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中提出了这样种认识:“以劳动为中介的经济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包括人的有目的的体力和智力的活动。而技术则是其结晶。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可视为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核心。而历史中形成的各种技术体系,正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应对自然环境的产物。”可见,人类营造自身家园的技术体系不仅是人类获得知识和所具智慧的体现,也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和利用过程。因此也可以说,对技术的思考乃是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途径。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些自然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极为不利,但是这一区域仍然生活和繁衍着为数众多的人群。这些人群为了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改善生活和生存的面貌,不断寻求着适应和利用当地环境的方法。1998年7月庄浪县被国家水利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梯田化建设模范县”,将庄浪县的梯土建设技术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人民应对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2014年5月,笔者在庄浪县的考察过程中,为该县的梯土技术所吸引,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庄浪县人地互动关系中所包含的技术内涵。
以往以梯土建设技术为中心考察历史上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曾有侯甬坚教授对云南哈尼梯田形成史的探讨。他分析了哈尼梯田与当地“垂直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环境与人互动中产生的“地方经验”。另外侯甬坚教授在《梯田的诞生为何属于过去的南方山地?》一文中,他还通过南北方梯土产生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条件,作了对比分析,进而注意到梯田为何产生于古代南方的地理和社会因素。这些研究启发着读者去思考地理环境在梯田产生中所起的作用,因而在环境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高芸以绥德县“以粮为纲”政策实施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绥德县的梯土形成史,探讨了梯土与绥德粮食生产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研究的启发下,笔者通过对庄浪县梯土的考察,从中感到梯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进一步的探讨空间,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环境变迁更为剧歹,研究内容也就更为精彩。结合丰富的资料和切身的体会,更能理解到技术在环境与人之间所起的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庄浪县梯土技术的考察,分析梯土建设技术如何被当地人接受,如何运用到农田改造之中,并加以改进和创新,尝试解答这一技术在当地人与环境互动中的地位问题。
二、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庄浪县
庄浪县位于黄土高原中心地带,是中国甘肃省平凉市下辖县,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灾区。全县面积1553.14平方公里,除了东南部六盘山山麓的基岩山区和庄浪河、水洛河冲刷而成的河谷山川地外,63.3%的土地为黄土山地丘陵区。由于黄土高原的自身环境特点,加上历史上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庄浪县水土侵蚀现象明显,而且经历时间久,整体地貌结构呈现出千沟万壑的破碎景观。
2014年5月中甸,笔者在庄浪县沿途所见到的沟壑又深又大,而且分布密度高。正如《庄浪县志》记载:“庄浪东北至东南的基岩低山丘陵区,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2.5公里;庄浪河和葫芦河交汇峡谷中黄土低山丘陵沟壑地带,沟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47公里;庄浪河、水洛河两侧的黄土丘陵地带,沟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公里。”由于位于六盘山西麓,庄浪具地面坡度整体呈现为一个大落差的坡面。“从1/50000地形图上量算,全县自然坡度在5度以下的面积只有8.6%;5-15度的面积占14.9%;15-25度以上面积占46.6%;25-35度占16.1%;35度以上面积占13.3%。”
在这种地貌条件下,庄浪县实施一般意义上的固定农耕,其环境制约作用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当地政府曾这样描述过这里的农耕环境:“总耕地面积114万亩,其中103万亩耕地分布在402道梁峁、2500条沟壑中。”当地民谚也说:“十山九坡头,耕地滚了牛。”民谚总不免夸张,但这一民谚却真实地道出了当地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艰难处境。
此外,由来已久的水土流失问题也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另一重困境。1983年,当地进行的水利、水保调查,结果表明庄浪县水土流失状况极为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4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7%。全县多年平均降水径流为1.02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12.4%。相当于每亩地年水资源年损失量44立方米,随径流被冲刷的泥沙年达953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6243吨,每年每亩平均流失土壤72公斤。”如此规模的水土流失,使得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肥力不断流失,使得农业生产有如雪上添霜。由于深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每年降雨集中分布在夏季的六七月,这段时间暴雨集中,水土流失更加剧烈,而这正是农作物生长迫切需要水分和肥力的时候。面对如此状况,百姓哀叹道:“天上下雨地上流,肥土冲到沟里头。”环境条件对固定农耕生产的不利就不言自明了。
不利的地貌条件和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了农业生产的落后状态,也导致了依赖农业生产发展的庄浪县整体社会经济状况的低下。庄浪旧县志有载:明清以来“县设岩僻,邑小民疲,触目萧条”,“地褊而确,民孱而窭”,“居陇坂万山之中,跷瘠较他邑尤甚”,“崎岖陋邑”,据此可知庄浪县的的环境险恶,民生凋敝实属由来已久。上述文献记载的共性结论在于将当地的贫困,集中归结为自然环境的恶劣,地理区位的偏僻。对当地人地关系的上述认知,仅是反应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却忽略了社会制度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鉴于此,笔者对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庄浪县能够寻找到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特点的建设方式,以推进当地民众的生存发展,抱有充分的关注和期待。
三、梯土技术的引进和选择
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世居于此的庄浪人民在历史上是怎样从事农业生产的昵?笔者就此查阅了相关历史文献,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庄浪的坡地开发为时甚早,但使用的开发技术却不甚合理。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庄浪志略》对当地的坡耕地作了如下表述:“绵山亘野,田亩荒芜”“山陡田薄”。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当时山坡地已经被开发利用,而采用的技术是粗放式顺坡开垦,而且这种不合理的耕作技术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1953年《新黄河》期刊发表的一篇名为《庄浪县推广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文章,其中所涉及的耕作技术似乎与清代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也反映了这种情况。
该文是1953年陇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庄浪工作组的同志,根据当年在该县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工作中的经历写成的。经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对比和对当地人士的采访,认为这篇文章提供的线索是比较可靠的。
该文前半部分主要描述了工作组在庄浪推广培地埂、修梯土等水土保持技术工作所遇到的阻力。受阻原因主要是当地人民对这些技术不了解。文章说到:“宣传培地埂,群众说:‘培地埂占地,还耽搁功夫”、“提到修梯土,群众说‘薄田出大地昵”、“地薄只要块块大”、“地中间加埂子不好耕”、“宣传挖地坎沟又说:‘翻起生土不长庄稼”等等”。通过这些文字描述可以看出,当地民众主要的耕作习惯正在于千篇一律的顺坡耕作,为的是加快翻耕的速度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希望凭惜大面积的广耕薄收,去追求粮食总产量的提高,但这种粗放的耕作办法和土地利用观念,会使本来就很贫弱的黄土丘陵农耕环境更其恶化,造成植被覆盖率的降低,加剧水土流失。对此可以说长期以来当地农业生产环境虽说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但更为严重的是,当地民众的农耕模式恰好放大了这些不利因素,最终使得人地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耕作技术与当地的环境不相适应在其间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如何改变这样一种状况昵?《庄浪县推广水土保持工作经验》一文在破解上述矛盾中提供了一个优化水土保持的契机。尽管推广水土保持技术的工作受到了阻碍,工作组的同志们一面进行科学的宣传,另一面在部分水土试验区开展了水土保持技术的试验,在取得初步成效后邀请农民去观看,使农民感受到农业技术手段的改变,对当地环境来说是切实有效的,能带来良好的效益,农民便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其思想观念也因此而改变了。
举例说:乡民马天寿站在他垄作了的洋芋地里说“水土保持就是好,这是垄作了的洋芋,肥土没冲走,地没挂椽,苗还长的好。”乡民马聚财:“往年在二亩地年年挂椽,种啥冲啥,连地皮也都揭了,今年垄作以后一点都没冲。”又说:“今年工作组来的迟了,明年社里的山地都要做成垄作区田。”群众说“只要把地埂培起,几年就翻平了。”“挖了地坎沟,培起埂子,地变平了,无论是犁、是糖都很方便,还能多打粮食。”“垄作区田地里的水和肥土都淌不出去,又能保持水土,又能多打粮食。”
农民谈的都是切身体会,不仅谈的是当年的受益,而且还谈到了今后的打算。可见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刺激和新鲜成分,充分说明合理的技术手段既能保持水土,又能达到粮食增产。
在观念转变后,庄浪群众开始尝试把水土保持技术运用到更多的地块之中。1953年,义泉乡“修地埂216亩,软埝89亩,挖地坎沟122亩,修坡式梯土40亩。”特别是把地块能做成又平又大的梯土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群众不仅学习了水土保持工作组推广的坡式梯土技术,而且尝试创建对水土保持具有明显作用的水平梯土技术。1958年,该县“一次修咸水平梯土212亩”。1964年后,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后,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大队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七沟八梁一面坡”地形上建成高产稳产“大寨田”的事实,给庄浪县上了重要的一课,干部和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梯土建设技术在应对黄土丘陵山地环境中具有的良好作用。从这一年开始,庄浪县彻底走上了大规模梯土建设的道路,并且上升为当地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措旋,历经50多年没有改变。1998年,因为梯土建设的突出成绩,被水利部授予了“中国梯土化模范县”的称号。
四、庄浪梯土技术的发展
如前文所述,庄浪梯土技术是在建国后引入当地的,故其不像南方梯田建设技术经过了历史上长时期的磨合,也没有熟练掌握经营和生产技术的农民,所以在梯土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充满艰难曲折的探索。如何在与南方自然条件不同的黄土丘陵环境中形成一套适宜自身建设、耕作的梯土技术创新,就成为庄浪县政府广大干部和群众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从1953年开始,庄浪人民开始了梯土建设技术的摸索。当时的梯土建设只能是从较为简单、易为接收的技术开始,建设的梯土主要是坡式梯土类型,最主要的方法途径就是在坡地的合适位置修造地埂。据《一九五三年水土保持工作检查报告》记八的当时修建梯土的具体方法,主要如下几项内容:
1.订地埂线。在旧式坡土边缘,先按其地边形状,划订地埂线,并尽量使地埂线外移,以缩小原地埂,增加耕地面积,在长坡面可按地面长短,在地中间划分一道或几道地埂线,其间距约为六至九丈,地埂线要力求与水平线平行。
2.清理埂基。用铁锨将埂子底部表土堆在一边,铲掉杂草后,用脚踩平,在缺口或低凹之处,就地用草皮或土铺平补齐,并捶打结实。有的铲成外坡略高,内坡略低状,或用锨挖些小坑,使将来培的土埂有铆接,基础稳固。
3.取土培修。取土处也同样把表土向上堆起,用锨由地埂线一端向另一端挖土,边挖边培,培时用力翻转铁锨将土贴在埂子上。一般分两层培修,每层厚约五寸,取土时多在埂子下边取土。
4.踩平踏实。培满一层后,一脚挨一脚地普遍踩平踏实;培第二层时再踏一遍。
5.拍打靠牢。将已踩踏过的地埂,一边进行贴补,一边用木棒或板子由埂子向内外两侧普遍拍打,先打下边,后打上边,使土质细密,光滑牢靠。并合乎“高一尺,顶宽一尺五寸”的规格。如为黄土,外坡陡立,内坡较平缓。有的埂成方埂子,也有的培成圆形。
6.壅土盖土。最后由上坡挖土,将取土处填平,并在埂子内坡壅些湿土,然后把以前堆放的表土盖上,有些坡地边的埂子还要加小土墙。
培埂子是一项持续的工作,要年年培修,加高时把埂子铲平,并挖一些小坑,再加土培修,一年耕三次,和下雨处流下来的泥土,都挡在埂子上,这样上坡低了,下坡高了,坡地就变平了。这就自然行成了梯土。
从以上技术环节来看,当时施行坡式梯土建设技术是比较简单,技术关键是修好埂子,所用工具也是基本的农业工具——铁锨,工程量也较小,技术标准较低,建设省力。这对于当时没有建设经验的老百姓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可以初步达到部分水土保持和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
但是坡式梯土到底好不好呢?报告中提及了埂子修筑不牢导致梯土被冲垮和修成梯土过窄的情况来看,坡式梯土对地形要求较高,仅适合坡度不大的区段。而且建设方法主要是在田边修埂,对原坡面改动不大,修成的地块面积较小较窄,水土流水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粮食产量不会有很大幅度的增长。另外,这种梯土对地埂的要求较高,如果地埂不坚实,遇到大雨时很容易被冲垮,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梯土,庄浪人开始摸索新的技术手段。群众把眼光投向了水平梯土,水平梯土相对于坡式梯土来说,保持水土功能更好,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也更为明显。1958年,庄浪县在县城边上的二郎山上做了一次修筑水平梯土的尝试。从修建情况来看,水平梯土的修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技术标准也相对较高,显得尤其费工费力,所以当年修成的水平梯土也较少。此后一段时间尝试修建水平梯土的合作社比较少。
自1964年开始,“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铺展开来,庄浪开始仿照“大寨田”方式修建梯土,有人认为“(梯土)规模只限于一块地内,由近坎高处倒向地边,至做平为止,不需要测量规划即可”,好象是一种比较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实际上是因为建设时缺乏科学规划和技术标准,也没有合理的施工手段,导致在修建的时候秩序混乱,建起来的梯土质量差,多为“光板田”和“鸡窝田”,对粮食增产和水土保持没有产生明显作用。
为了解决梯土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庄浪干部积极去寻找合理的水平梯土建设方法。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其他地区的梯土建设经验,特别是相同自然区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经验,如山西大寨、陕西兴平、澄城、米脂等。随后,这些地区梯土建设的新技术、新手段开始引进了庄浪。
在平整土地时,庄浪学习了陕西兴平县的“一平三端”法,也就是在建设中做到地平,埂、渠、路三者端正。在埂坎建设技术上,学习的是椽帮堰法。所谓“椽帮堰(也作埝)”,指的是“在清除表土的地面上用石杵子分层夯实修成地埂”。对于梯土规划方面,庄浪学习到了“山地梯土建设按等高线绕山转”的规划法和“对地块能宽则宽、能长则长,大湾就势,小湾取直,小块连大块,壑壑填平的原则。”这种方法强调对地貌条件要合理规划,要把梯土建设到一个水平面上,防止出现“鸡窝田”,给当时梯土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
处理肥土问题是梯土建设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梯土建设常常因为肥土处理不好,导致“三年穷(三年土地减产)”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庄浪群众学习了陕北地区的肥土处理法。其中主要技术方法有:
(1)雁翅开沟上切下垫法:在建设中将上台深挖深翻开沟,将表土垫到低处。
(2)开沟蛇蜕皮法:这一方法分为顺坡蛇蜕皮、横坡蛇蜕皮、地块内纵向蛇蜕皮三种类型。顺坡蛇蜕皮指的是梯土建设中,由“最下面的一台梯土开始,特地块修平后,把相邻的上 台坡面的表土推移到该台面实施回铺。这样逐台修平,表土逐台下移,直至修到最上一台”。横坡蛇蜕皮是指“先由地块的一端第一开挖区开始,或不处理表土,或将表土运到第二开挖区,此区修平后,再将第二开挖区的表土推至第一开挖区。按此顺序逐区修平”。地块内纵向蛇蜕皮是指建设时“先沿地块开挖线施工,将近开挖线上方的表土推运到近开挖线的下方。挖方区由外向里逐次挖深槽取土运到填方区,逐次将表土回铺槽内,填方区逐次将下面的表土上翻垫到填方区的生土上面,这样直到全地块修平”。
(3)中间推置法:梯土建设中先把建设表土堆放到各条田块中间,然后将底土平整后,将表土复原。
通过对外来技术的学习,庄浪人民逐渐掌握了梯土建设的要点。随着在梯土建设实践方面的逐步深入,逐步加八了自己对黄土丘陵环境下梯土建设的思考,其中的“四面坡规划法”就是一项积极的创新。针对黄土丘陵区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庄浪人民总结了“一面坡是直线,二面坡划斜线,三面坡(山咀)划半圆,四面坡(峁地)划圆圈”的方法。这种规划方法就黄土地貌的梁、峁、沟地形因地制宜地施工规划,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丰富了以往“等高线绕山转”的规划方法。针对梯土修建后的土壤肥力问题,当地群众进一步得出了“死土深翻,活土还原。增施肥料,肥土铺田,确保增产”的技术要点,力求做到保持表土,增施肥料的技术标准。对埂坎的修建更是表现出了当地人民建设梯土中的智慧,他们在吸取“椽帮堰”技术后,又根据不同地貌区的自然特点,开发出了不同的“帮堰”方法:黄土区土质疏松,他们运用“锨拍堰”方法,在建设中用铁锨把堰坎拍光打实;土石山区石头较多,他们发明了“石垒堰”方法,这样既处理了石头,同时也加固了埂坎。关山一带野草长势甚好,他们便用长草固堰、用草皮垒坎,称之为“草帮堰”。
当地干部和群众在生产中也时时留惫地貌环境与梯土建设之间的细节问题,在质量上把关。如柳梁乡吊咀村老一辈梯土建设者柳茂林,“他见谁把冻土疙瘩埋进地埂,就说:‘是谁把定时炸弹埋进地埂?立即命人掏出来”。冻土在春暖时就会消融,消融后就会造成地埂崩塌的恶果。又如白堡乡陈山村老支书柳彦成,他说在“2米以上的高地埂都架椽夯打,椽用细柳枝拴,打埂的同时树也植上了”,这些话并不是随意说来,而是“他小时从大人那儿学来的,小树根维系牢固着地埂,枝叶为庄稼阻风挡寒”。这些道理来自于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观察,用之于梯土建设上,实际上正是梯土建设中的技术创新。
庄浪县政府在梯土建设中,还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使用有关的科学仪器和设备。1966年,平凉专署水保局派出技术员蒋心肇,到水洛公社何马大队介绍使用水平仪和土制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1972年,庄浪县水电局为各公社配备了水平仪,积极培养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这些工作都极大地促进了梯土建设技术的提高。
到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水保局及平凉市水利处等水保单位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梯土建设技术标准来规范梯土建设。如1981年甘肃省水保局颁发的“三田建设管理办法”、1987年平凉地区水利处颁发的“平凉地区梯土建设规范”“梯土重点工程规划设计要求”“梯土验收统一表式”等。庄浪梯土建设与之对应,也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并付诸实际工作之中,其中一些技术标准和措施比之六七十年代有所提高。
在我们查阅这一时期庄浪梯土建设技术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份反映1990年堡子沟流域治理工作站的梯土工程设计书,其中反映的是庄浪县堡子沟乡营湾、马湾、社湾、王堡村大湾、王堡村石湾几处地点的梯土设计。堡子沟乡是庄浪县梯土建设示范乡,那里的梯土技术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庄浪县梯土建设的较高水平,所以这几份梯土设计书对于了解那时的梯土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几份设计书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社经现状(建设地点的社会经济现状)、勘测、工程设计、效益评估、施工放样。其中的勘测和工程设计部分,集中表现出梯土建设的核心技术和思想,主要内容有:
(1)建设时首先要对建设地进行勘测选点,然后绘制平面图。勘测着重考察的是建设点的坡度和地质情况,看其是否适合建设梯土工程,主要考察“无明显的陷穴、断层、溶洞等侵蚀现象”。在测绘平面图的过程中,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工具测量出的实际情况,然后按照严格的比例尺绘到图上。上图的要素主要有:居民点、道路、渠道、原田面的边埂、高程等。
(2)根据勘测到的情况设计工程建设的原则、方案、田块编号及规划图、配套措施等。梯土工程设计的原则一般来说是“集中连片,规模治理,便利机耕和生产利用”。具体建设中要求“以基线定田块,以居民点、地物、田块定道路,做到田、路、林、渠配套。并能满足拦蓄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水”。
(3)根据建设原则确立方案,针对的是道路、田块的建设。对道路的设计主要根据适合机耕的要求制定。在几份档案资料中,道路都是根据农机的宽度定位(宽3米);对田块建设设计中,特别利用了梯土优化测设仪。梯土优化测设仪为“集测量、设计、计算、优选诸功能于一身”的梯土建设专用仪器,能根据实地测量的数据得出建设的最优方案,可以在几个区域的梯土建设设计中发挥其作用。
梯土田块建设中,第一步是确定一个坡面上应该修筑多少台梯土。台数的测算根据坡面的高度和梯土优化测设仪测得的田坎最优高度确定。具体的表达式为台数=田坎高度/最优田坎高。
在确定了台数后,第二步就是确定梯土断面要素(如图1),断面要素主要有田面斜宽、埂坎高度、田面毛宽、田坎坡脚、埂坎占地、田面净宽等。
通过计算得出几个数据后,就能在施工中充分掌握建设的标准。
(4)断面要素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对田间工程量进行估算。初步估算的是梯土面积、施工土方量、运输量、用土量等。
(5)在上述几个内容确定以后,开始把设计好的田块编号及规划绘制到图上,作为施工的蓝图。
(6)梯土建设完毕后,后续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是梯土技术的重要内容。庄浪梯土建设中的主要配套建设为:新修水平梯土的施肥问题;埂坎种草,做好环境恢复工作,增强工程质量。
从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梯土建设中,因为有了完整的科学规划,先进的技术仪器,每个梯土施工要素都有着完整的技术标准,比起六七十年代有了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后,推土机和铲车作为重要的施工工具开始逐步运用到了庄浪梯土建设当中,这些设备的使用给梯土建设技术带来了重要影响。首先,在施工手段上,由以前的人力为主的建设方法变为人机结合机修为主;其次,自然地貌条件对梯土建设的限制作用进一步减小。在20世纪90年代积极组织和推广机修方法的具水保局老领导田银厚同志,讲述了以下两个机修事例:
水洛镇羊爬式坡是该镇梯土建设的‘老大难工程,1993年水洛镶党委书记田银厚,请来机修队,用人机结合的办法,使这面羊都站不住的山坡地,当年就变成了800亩高标准梯土。
南湖镇西河湾有一架400亩坡耕地的山,平均坡度在17度左右,靠人力修梯土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田银厚依据山势制定出先修路后修地,以路定田的施工方案,并调动2台推土机,从两面出击,各先推出一条6公里长的路,然后分而治之,推出每块10亩地的梯土40多块,每块梯土都做到了宽大平,成为机修梯土的样板田。
机修的方法使得梯土建设更为省力、高效,而且修成的梯土在长宽高方面也大大超出了从前,笔者在水洛镇新兴村实地调查中,当地的水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到,现在的梯土宽可以达到几十米,长能达到几公里之多,农业耕作方便,耕作作物类型也日益多样。
五、对梯土建设的再认识
黄土高原上的丘陵沟壑地貌并不是原生的地貌形态,而是历史上人类的耕作体制与地理环境不相兼容的派生产物。丘陵沟壑地貌一旦酿成,其实质是一种人为的生态灾变,治理人为生态灾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要更多的关照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目前虽然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持续努力和创新,还借助了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虽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却不能忽视其间还隐含着众多的生态隐患。原因在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绝大部分降水都是以暴雨形式出现,地表径流的切割总会年年发生,人力修筑的埂坝,以及平整后的梯土,不管修筑的多么坚固,在持续不断的地表径流切割下,迟早都会产生新的沟壑。这将意味着即使修成了这样的梯土,其后的维修和保护费用都必特持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若能换一个思路,不必强行实施固定农田耕作,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果断地调整水土资源的利用方式,或选择用作经济林基地,或选择作为畜牧基地去加以利用,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度,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地表径流的切割。相应的工程维护费用才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压缩,所形成的人为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能力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其经济效益也并不比强行种一年生粮食作物低。有鉴于此,对待生态维护问题,理应清醒的意识到这应当是一个人地和谐关系的重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果不摆脱固定农耕利用模式的惯性延续,敢于另辟蹊径,果断地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显然达不到治本的生态建设目标,也很难巩固现有的梯土建设成果。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国策去加以实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反思庄浪县走过的艰辛历史过程,显然需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其得失利弊做出新的认识和思考,才有助于今后的生态维护和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