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嘉柯
慰 藉
◎ 沈嘉柯
假设一下,你要和一个亲人聊天,不幸的是,对方是聋哑人。你俩彼此不明白,都无可奈何,怎么办呢?
我说的亲人其实是我二叔。小时候,因使用抗生素不当,他丧失了听力,同时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为此他无法上学,找工作困难,好不容易学会做菜,当了小饭馆的厨子。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躲着他,偏偏他很喜欢找我聊天,因为我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在他看来是有学问的人。
每每和他聊不下去,他便焦躁,我赶紧在纸上写“有事”,逃之夭夭。有一次回家,他又找上我,这让我很苦恼,不是我不愿意听,实在是沟通无能。
后来母亲告诉我,他有口难言,别人听不懂他的意思,他自然比常人容易激动、焦急。我说:“那怎么办才好?”
母亲笑道:“你就让你二叔说啊,他说什么你就听着呗,听不懂也没关系,多冲他笑,多点头就行了。”
我试了试,果然奏效。二叔冷静下来,我看着他拿铅笔在本子上写字词,结合他的比划,连蒙带猜,搞懂七成。原来,他是要我帮忙打听残疾人办理社保的事,我在网上查清楚了,转告给他。
今年,我的牙齿终于到了让我痛不欲生、寝食难安的地步,我跑去医院治牙齿,要补。补之前要先清理龋齿,把烂掉的部分钻空,钢钻头磨着牙齿和痛感神经的时候,那叫一个“腾云驾雾”。然后牙医往里面塞东西,过了十天后再正式补牙。当时,我看着一旁的器械材料包装盒,好奇地问:“咦,之前用了氧化锌,现在还要用吗?”
牙医发笑,问:“你怎么知道?”我说我认识那个化学元素,主要成分氧化锌,有收敛、镇痛、保护之功效。
温柔的女牙医一边调整灯光照着我的嘴,一边说:“对啊,之前是观察期,要用它安抚你的神经,再铺一层固化材料,你的牙才能继续好好‘工作’。”
几天后,牙齿带着氧化锌渐渐恢复了平静,这也令我想起了二叔。
柴静采访电影《桃姐》的主角时写过一句手记:我们历经磨难,只是为了更好地安慰他人。
其实,她说的并不完整,漏了另一半。我会接下去说:我们学会安慰,是为了更好地度过烦难,在慰藉中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好好相处。
懂得安抚,在我们生命中特别重要,因为我们都需要慰藉,很需要。
(摘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