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锋
论叶嘉莹先生的传统吟诵
华锋
新时期的吟诵有多种形式,叶嘉莹先生所坚持的是传统吟诵。在这个吟诵刚刚复苏的时代,叶先生的吟诵经典、本色,值得大力推广。
吟诵流派传统吟诵吟诵理念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去读书的方法。古人以某种方法去读书,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师长就是以这种方法去读书的,若干年后他们也是用这种方法去教自己的儿女及弟子去读书,所以古来没有什么传统吟诵或非传统吟诵。传统吟诵的提法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吟诵传统逐渐得以恢复,吟诵界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有些专家学者将吟诵与歌唱、戏剧甚至西乐糅合在一起,创作出全新的吟诵模式。而为了将这些全新的吟诵模式与传统吟诵区别开来,我在2009年中华吟诵周活动最后的学术论坛上提出传统吟诵的概念。在我看来,2009年北京吟诵周活动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吟诵盛会,可谓群贤毕至,各展其能。如叶嘉莹先生、戴学忱先生、王更生先生、盘石先生的吟诵,都令人耳目一新。依大会各路专家学者吟诵的情况,可以把吟诵分为四种流派:
一是以天津叶嘉莹先生、北京屠岸先生为代表的学人,他们的吟咏是原汁原味的、所谓纯粹传统本色的“私塾调”。叶嘉莹先生是南开大学教授、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深谙古典诗歌的吟诵。叶先生每每用诗一般的语言,先介绍了所吟诗的内容及所产生的背景,然后以不疾不徐的语速,将古典诗词梦幻般地吟来,令听众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屠岸先生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诗文吟诵专家,是常州吟诵派代表人物,他的吟诵中气十足,抑扬顿挫,节奏有致,是南方吟诵学派的代表之一。
二是以北京戴学忱先生、湖北侯孝琼先生为代表的学人,在传统吟诵的基础上,吸收民歌的演唱技巧,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吟咏模式。戴学忱先生是我国著名歌唱家,中央民族乐团一级演员。她认为古典诗词在当时的吟咏一定十分优美,否则不会令那么多人如痴如醉地传唱诗词。因此她认为她不是在创新,而是在“修复”古典诗词的唱法。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她饱含着深情,以优美的旋律,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娓娓唱来,闻其吟唱,想李清照之惊人才华、坎坷之遭遇,不禁令人潸然泪下。侯孝琼先生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在给学生讲授唐宋诗词时,常常是边讲边唱,大受学生欢迎。侯先生自言,讲唐诗宋词不唱,就无法将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也无法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更全面地表达出来。所以,侯先生的吟唱是她对古典诗词以音乐方式的阐释,她对诗词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吟唱。当然,这个吟唱加进了许多民歌的因素。
三是以马鞍山市盘石先生为代表的学人,在传统吟咏的基础之上,引进了西洋音乐的演奏技巧,创作出全新的以交响乐、摇滚乐为表现形式的吟诵模式。盘石先生是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国家一级作曲家。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已故教授、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华锺彦先生在马鞍山讲学,即席吟咏了李白的几首名篇,盘石先生听后大受启发,经过多年的努力,独创令人耳目一新的吟咏模式。其特点是气势磅礴,有风驰电掣、雷霆万钧之势。以交响乐、摇滚乐来诠释古典诗词,的确是个创新。其优长是丰富了吟咏的多样性,且有益于将吟咏推广至国门之外。其不足是技巧难度太大,不易于推广和普及。
四是以台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王更生先生为代表的学人,呈现给我们的是没有任何传统吟咏的背景,仅仅是依据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把握,独自创作的自度曲吟诵模式。王更生是河南驻马店人,自幼喜爱豫剧(即河南梆子)。他是以豫剧的曲调为底蕴,根据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自度吟咏曲调。其特点是委婉缠绵,悠扬动听,对于表达以抒情为主的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及文化特征,十分有利。王更生先生的吟诵与戴学忱先生、侯孝琼先生、盘石先生吟诵的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吟诵没有师承,也没有理论依据,只是凭着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信口吟来,也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这个事实也说明了诗词吟咏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各种吟咏的模式都应该有其发展的一席之地。
在这四大类中,笔者认为后三种虽然也有吟诵的因子,但与传统的吟诵相距甚远,应该称之为吟唱较为合适;叶嘉莹先生与屠岸先生的吟诵则是标准的传统吟诵。2012年北京香山中华吟诵高端论坛上,许多人已经把后种吟诵称为“新吟唱”,将叶嘉莹先生的吟诵称为“传统吟诵”了。这样区分的目的只是为了研究传统的吟诵,寻找到更为客观更为本源性的传统吟诵资料。
那么,叶嘉莹先生的吟诵有哪些特色呢?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呢?笔者认为,叶嘉莹先生的吟诵是当代传统吟诵的代表,对叶嘉莹先生的吟诵,我有如下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我们知道,现在七十岁以上懂得吟诵的老人,其学习吟诵的渠道一般来说是三条。一是幼年时和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学习的,在学习吟诵的过程中,长辈也好,个人也好,都不会把吟诵作为一门学问来传播和学习,大多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已。例如,戴学忱先生最早就是和她的姥姥学习吟诵的。老太太也不是想教戴先生学习什么吟诵,就是教小孩几首诗词而已,其结果是将优美的《静夜思》的吟诵曲调传了下来。二是在交通不发达的穷乡僻壤,还存在少数的私塾教育,长辈出自某种原因,让子女在私塾中学习一段时间。例如钱绍武先生就是在家长的要求下,读了多年的私塾。与亲朋长辈耳提面命一样,私塾老师传授的重点是四书五经,是传统经典而不是吟诵的方法,甚至连为什么这么吟诵也不讲,就是让你去吟诵而已,因为那时的读书就是这种方式,没有别的方式。三是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吟诵,例如学习唐调的,基本上都是唐文治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这种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学习吟诵明显是为了学习好古诗文,甚至是为了古诗文的写作。这样看来,传统吟诵事实上分为两个渠道,一个是家庭私塾派;一个是学院派。两种不同的传播事实上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吟诵体系。前者着重于学,后者在学的基础上还强调用;前者非常重视实践,后者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不排除对理论的研讨;前者尤其是家庭长辈在传授吟诵时重视的是节奏音调的准确,后者传授吟诵时则在重视节奏音调的同时,更重视对诗文内容的把握;前者特别重视吟诵的审美效果,后者特别讲究吟诵的声情并茂。因此,家庭或私塾教育中培养的吟诵爱好者与学院培养出来的吟诵爱好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之所以提出叶嘉莹先生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吟诵教育,是因为叶先生幼承庭训接受了严格完整的吟诵教育,这为先生的吟诵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大学学习期间,又师从名家,通过吟诵使先生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叶先生的吟诵既有传统吟诵之美,又有学院派吟诵的文化内涵。称叶先生为当今传统吟诵的领军人物可谓千真万确,无可争议。
叶先生接受了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使之对吟诵有很深刻的认识,尽管这个认识不像先生对诗词的理解表达得那么清晰完整,但是先生提及吟诵时的寥寥数语,都是句句击中要害,弥足珍贵。
(一)叶先生对吟诵非常重视,认为吟诵是我国独有的、珍贵的传统文化。
叶先生在《谈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中说:“我从理性上越来越觉得吟诵关系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它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是很微妙而且很重要的,不应该让它从我们这一代断绝。”“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这种吟诵,只有中国才有。”“至于吟诵,并没有人特意教过我,那是环境造成的。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我伯父吟诗,我父亲吟诗,甚至我伯母和我母亲没事时也小声地在那里吟诗。小时候我听惯了,也看惯了。等到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我自己也就拖长声音吟诵起来了。”在2009年北京中华吟诵周活动中,叶先生就呼吁在中小学开设吟诵课,甚至在幼儿园就教孩子们学习吟诵,足见先生对吟诵的重视。先生提出吟诵应该从孩子们开始抓起,显然是有深刻体会的,因为先生自己就是从孩提时代开始接触吟诵、学习吟诵的。从孩子们开始抓起,营造一个良好的吟诵环境,无疑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在悠扬的吟诵声中茁壮成长,孩子们学习了优秀的古典诗文,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几十年后,我们的社会势必会出现许多优秀的文学家、诗人,社会的急躁、暴戾就会减少许多,这是泽被后世、功在千秋的盛事啊!尤其是叶先生认为吟诵的传统“只有中国才有”的观点,极为精辟。老一代的外籍学人,可能还会正宗的吟诵,如日本的吉川幸次郎先生就能用正宗的调式吟诵杜甫的《登高》。现代许多外籍学人的吟诵,已经逐渐将我国传统的吟诵本土化了,与我国的传统吟诵相距甚远。叶先生的意思十分明确:吟诵的正宗在中国!
(二)叶先生把吟诵视为一种读书方法,丝毫没有把吟诵复杂化、神秘化。
叶先生认为:“吟得对不对好不好,首先在于声音的节奏,在于节拍的快慢高低。而对这些要素的掌握,其实也并不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只要多听,自然就会对音调节奏熟悉起来。要先教比较简单的调子,但可以给他们听各种变化的调子。”吟诵古来有之,古人没有把吟诵看成多大的学问,仅仅是一种读书方法而已。叶先生也是如此,认为初学者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调子,关键是掌握声音的节奏。笔者非常赞成叶先生的观点,认为音调与节奏关系到吟诵的本质问题。事实上,我们今天学习吟诵、推广吟诵,非常重要的就是三点——音调、节奏及吟诵与内容的结合(叶先生对此非常重视,后面有专论)。所谓音调就是要把每一个字的四声读准确。有人说应该依字行腔,也有人说要字正腔圆,都是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握住四声。叶先生说自己是北方人,不如南方人掌握入声字那么准确,那是谦虚。事实上叶先生的入声字掌握得非常准确。节奏是诗歌的生命线,也是吟诵的生命线,只有通过合理的节奏变化,才能把诗文中的内涵表现出来。叶先生特别强调,学习吟诵要先教学生简单的曲调,而且要让他们听各种变化了的曲调,这是非常合理的安排。清政府在1905年废除私塾之后,很快发现私塾废除了,孩子们就不会读诗文了,更不会写诗了,旋即颁发一个新法令,要求中小学开设吟诵课。特别强调小学只开五言诗的吟诵,中学方可开七言诗的吟诵。可见吟诵的学习就应该从简单的开始。叶先生还说:“我们在吟诵时虽可以有方言等种种不同,但在吟诵时却一定要掌握好其间节奏的顿挫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以及前后的呼应,这才是吟诵的正统。”这是在告诫初学吟诵的朋友,入门要正,不要走捷径,这样才能准确地继承我国的文脉,弘扬传统文化。
(三)叶先生提出古典长诗吟诵时基本上应该遵守每四句一个循回的原则。
叶先生非常重视吟诵时节奏的回环问题。叶先生认为:“凡是长篇的作品,基本上每四句有一个循回,偶然有六个句子的,或者两个句子的,都是双数的句子有一个循回,所以长诗的吟诵,常常有一个节奏的循回。”懂得吟诵的人都知道,吟诵绝句,基本上是一句一个调,律诗基本上就是重复一次,长诗不可能没有重复的曲调。如果没有重复的曲调,《离骚》《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作品就无法吟诵。长诗“每四句有一个循回,偶然有六个句子的”的说法,在笔者看来,是非常科学的论断,完全符合古典传统的吟诵的实际情况。例如《离骚》长达三百多句,这三百多句不可能每句有一个吟诵的曲调,如果吟诵是每一句一个曲调,就无法吟诵了。吟诵是读书的方法,是为读书服务的,太复杂了就无法用来读书了。事实上《离骚》每四句为一节,全诗只有三个地方例外:“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乱曰,已矣哉。”其余的都可以按照四句一节来读,吟诵时每四句就是一个循回。例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就是遵循四句一个循回的原则处理节奏的,只不过为了更合理地表达诗人、吟诵者的情感,我们将第一章节的吟诵曲调安排为四句、四句、两句三个层面进行,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感情的强弱,完全依照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依据叶先生的理论,吟诵《木兰辞》《陌上桑》等古典长诗,都可以顺利解决,说明叶先生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那些所谓追求唯美主义,所谓追求更好听的做法,实际上背离了吟诵是用来读书的本质目的。如果吟诵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书,不能把读书更为简约化、更为便利化,而是为了掌握这个读书方法不得不花费极大的精力去学习这个方法,岂不是舍本逐末了吗?这样做显然违背学习吟诵之初衷了。
(四)叶先生非常重视吟诵时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吟诵是读书方法,读书是为了理解作品,以吟诵的方法去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这是叶先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吟诵理念。无论是吟诵《上邪》还是吟诵《赠卫八处士》,叶先生总是首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详尽的分析之后,再进行吟诵。对于广大的受众,只有让他们对所听到的吟诵作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欣赏吟诵、接受吟诵,进而学习吟诵。在笔者看来,叶先生的吟诵是对诗歌内容的诠释,叶先生对诗歌的解释是帮助受众理解吟诵,二者相辅相成,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种吟诵的方法,前辈总结为声情并茂。叶先生一般在吟诵之前,对作品进行声情并茂的分析,然后进行声情并茂的吟诵,使吟诵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五)吟诵与诗歌创作的有机结合。
叶先生是古典文学研究家、吟诵大师,更是著名的诗人。先生把吟诵与诗歌创作结合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先生认为:“近体诗之平仄声律的形成,其实是把吟诵时声吻之间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了的结果,格律完成乃是为了配合吟咏诵读的需要。”“吟诵注重节奏、声律,也是到了近体诗形成以后才特别讲求的,它既配合了格律的形成,在格律完成以后,又成为体会、悟入中国格律诗之精美堂奥的最佳办法,因此吟诵的传统和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一直结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看出,中国诗歌的形成,尤其是格律诗的形成,与吟诵有着密切的关系,格律诗的形成是为了配合吟诵的需求,吟诵自然也就促进了诗歌尤其是格律诗的发展。叶先生将二者的关系调理得非常顺畅。由此可见,吟诵与格律诗的形成,吟诵与格律诗的创作,吟诵与格律诗的体悟和理解都有密切关系,吟诵与我国古典诗歌的关系的确十分密切。
依笔者看来,传统吟诵与新吟唱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是从性质上看,前者是文学艺术,是以文学为本位的;后者是音乐艺术,是以音乐为本位的。二是从语言上看,传统吟诵与新吟唱的发音不相同。三是从实用上看,传统吟诵具有复制功能,可以举一反三。例如你学会吟诵李白的《赠汪伦》,你自然就会吟诵《望庐山瀑布》,甚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所有的七言仄起绝句。而歌唱也好,新吟唱也好,都不具备这种功能。所以传统吟诵才是真正的读书方法。
叶嘉莹先生是诗词大家,其格律诗的写作极为娴熟,叶先生格律诗的吟诵自然也是极为娴熟,吟诵本来就是用来调平仄的。难得的是,叶先生古诗的吟诵也同样具有复制功能。在2009年北京中华吟诵周活动中,叶先生曾经吟诵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为了说明问题,将原诗抄录于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从文学的角度,可以将这首诗分为三个章节,前十句为第一个章节,抒发诗人久别重逢的激情;接下来十句为第二个章节,叙述诗人与友人相会重逢的过程,亦抒发了世事的感慨;最后四句回应首二句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昔日一别,今幸相会;明日一别,后会无期的感叹。诗篇的内在结构,是诗人情感的自然走向,叶先生完全是按照诗篇的情感走向而吟诵的,与诗篇内在的结构完全一致。按照叶先生的长诗“每四句一个循回”的理论,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章节的前四句吟诵曲调基本相同,最后一个章节虽然只有四句,也是如此。重复了三次的吟诵曲调,不仅表示这是一个章节的开始,而且表明这四句的曲调是这首诗的主旋律。我们反复琢磨这四句吟诵的曲调,并结合对诗篇内容、创作背景的分析,可以断定这首诗的情感比较复杂,在喜悦、激动之中兼有苍凉和感慨。从文学的角度看第一个章节,这一章节共十句,前四句是一个层次,写与友人重复的喜悦;接下来的四句是第二个层次,写老友重逢的感伤;最后的两句独立成一个层次,写与老友重逢的感慨。从吟诵的角度来看,叶先生显然也把这一章节分为三个拍节,前四句为第一个节拍,以充满激情的语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复的惊喜和欢悦。接下来的四句为第二个节拍,叶先生在重复基本旋律的基础上,加重了语气和情感,以表达昔日的友人今已“半为鬼”的感伤。最后两句为第三个节拍,情绪有所回转,因为毕竟友人还在,能和友人重逢是自己想不到的好事,所以吟诵时语调稍微有所上升。“君子堂”是第一个章节的结束语,所以叶先生吟诵时语速稍微放慢一点,表明叶先生在吟诵时已经充分注意到章节的变化。吟诵就是读书,叶先生是深谙读书奥秘的!老先生已经通过吟诵把作品的层次、感情基调、情感变化都告诉我们了,也把吟诵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了。叶先生对第二个章节的吟诵处理与第一个章节一样,第一个节拍仍然是以主旋律为开头,但是这一章节是以叙事为主,因此节奏明显地有所变化,诗人的感情也随着事件的发展有所变化,“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两句,将友人的热情写到了极点,也是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淋漓尽致地宣泄,吟者的感情也受到诗人、友人的感染,以适当放慢语速、提升调值的方法,将诗人的感情、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完美地表现出来。最后一个章节,“世事两茫茫”叶先生在依照基本旋律吟诵的基础上,语速再一次放慢,语调低沉,为听众留下遐想的空间。总之,叶先生这首诗的吟诵,以优美的曲调叙述动乱年代两位多年未曾会面的老朋友意外重逢的故事,塑造了两个极有个性的人物——诗人和卫八处士,堪称传统吟诵的典范,是叙事诗吟诵的典范。
当然,叶先生吟诵此诗的意义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吟诵《赠卫八处士》,更重要的是,叶先生告诉我们古诗尤其是古典叙事诗吟诵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在吟诵叙事诗时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
我们知道,传统吟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可复制性。那么,叶先生吟诵的这首诗是不是具有复制性呢?笔者做了大胆的尝试,依照叶先生吟诵《赠卫八处士》的方法,顺利地把《木兰辞》吟诵下来。《木兰辞》共分六节,每一节的前四句吟诵的曲调完全一样,每一节其余的节拍,依其内容的不同,在语调、语速、语音的高低上适当有所变化。如果《木兰辞》的吟诵可以得到认可,那么相同体裁的诗篇从理论上说应该都可以这样吟诵。因此笔者认为叶先生吟诵的《赠卫八处士》不仅仅是给我们吟诵了一篇优美的古诗,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吟诵古诗的方法。《木兰辞》的吟诵有许多版本,还有一些是吟唱和歌唱的,但是能够以一种吟诵的曲调去顺利吟诵其他诗篇,而且能做到吟诵的分析与文学的分析完全一致,唯有叶先生的吟诵。所以,叶先生的吟诵非常珍贵。希望先生在闲暇时、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整理出吟诵的曲调,使后人保存更多的、极为珍贵的本色正宗的传统吟诵音响文献资料。
最后,还应该提及的是,叶先生多年来坚持的吟诵,就是她在文章中所说的“吟诵的正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传统吟诵。因为只有这种传统的吟诵,才是真正的读书方法,才可以在读书时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更好地推广吟诵,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才能以吟诵促进古典诗歌,尤其是格律诗的创作。所以我们非常敬重叶先生的传统吟诵,希望叶先生的吟诵能够得到广泛推广。
(华锋,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On Mr.Ye Jiaying’s Chanting in a Traditional Way
Hua Feng
There are many ways of chanting in the new era,and Mr.Ye Jiaying sticks to the chanting of a traditional style.Therefore,at the beginning of chanting revival,Mr.Ye’s chanting is worth promoting and popularizing with its classic and natural features.
Chanting School;Chanting in a Traditional Way;Chanting N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