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艳
红尘外的信徒
王书艳
邢小俊其人是我鲁院的同桌,在两个多月的鲁院学习生活中,自然我们交流的要比其他同学多一些。小俊是一个英俊帅气但却不善言辞的人,给人一副冷面书生的印象,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和善热诚的。小俊是一个真正的山村农家孩子,是从山坳坳里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有博大情怀的作家。他把世俗名利看得很淡,在他的灵魂深处,透着那种超凡脱俗的风骨,仿佛是红尘外的信徒。
读他的作品,就像品一杯醪酒,我不懂怎样去评论一个作家的文本,我只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和心理,来阐述邢小俊作品带给我的感悟、感觉和感想。邢小俊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呈现的是西部山村农家的憨实与厚成;他的文字蕴含着乡情、友情、亲情的热度,蕴育着大西北那独特的风土人情。让读者能从他的文字里深深地品咂出,地地道道西北高原的味道。
乡情,就是那根扯不断,理不尽的情思和乡愁。即使这个人走的再远,飞的再高,归根结底他的心永远也走不出故乡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思绪也飞不出故乡的那一方天空。都市的喧嚣,快节奏的频率,即使生活的品质再高,再优越,也无法让他的灵魂安静下来,因为他喝的是故乡水窖的水长大的,他总会迷恋那带有土窖味道的水质。城里的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在他的口感里似乎缺少了地气的味道,这些都会让他失去创作的原动力。而在他的血脉里流淌的血液就是那汩汩不竭的乡愁。这份情感,就像家乡的一碗浓浓醪香的米酒,日子越久,酒味就愈发绵稠。邢小俊这部刚刚结集出版的散文集《烦泼》一书,正像是刚从他家乡的酒窖里发酵过的老酒,弥漫着浓烈的酒香的味。读他的作品,必会令人沉醉在他那一行行令人动容的文字里。
而从小俊的性格和外表与他的作品则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沿着他文字里的那条弯弯的山路前行,你仿佛就走进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西北山区的小村庄,看那些村里人家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邻里之间的边界矛盾;搅在烟火气味里的男欢女爱,自古道不尽的爱恨情仇;农家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他细腻的笔触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在他利落的外表和不急不慢的语速里,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做事严谨规范的人。他对人生的思索与思考,也是很有深度的。在他的《返乡》一文中,开篇句就是这样道来的,“我愈来愈被某些东西提醒——我是终究离不开那个村庄的,我就像偶尔跑出村庄受惊吓的骡子走得稍远些,就会被拉近缰绳……”其实,这正是我们一小在乡下长大的一些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不论我们远离家乡故土多久,在某一个时间段,总会不时地回望或回首往事,怀念儿时乡村的袅袅炊烟,和母亲给我们做好并扣在锅里的饭菜,等待我们放学回家的村口是母亲翘首期待的眼神……这些感人画面,读者在小俊的作品里就可以深切地感悟到。
“《土塬,土炕,土窑,土窖,土洞》”,他把那个地方能让人生存并与土相关联的事物,都以他独有的文本形式所表述出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冬天里土炕是一个福地,一家老小在炕上拥被而坐,要么眯眼歇息,要么泡一壶茶,茶是自产的陕南清茶,烧煎煎的水,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他用最质朴的家乡话娓娓道来时,一幅幅鲜活立体的乡村景象和农家小院的画面,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你仿佛身临其境,这时的你也就成了东邻西舍的一个普通乡下人了。农忙时你看那条土街都是寂寥的,偶尔会有几个下地做农活或收工回家的人走过,或是几条悠闲的狗窜街过巷。而庄户人家的院子里可是热闹非凡的,那些鸡、鸭、鹅、就是小院里的一帧生动的风景。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虽然也到过一些地方或采风或旅游,还真不曾去过西北,更不要说西北的山村,但此时我已然坐在小俊文字里的西北乡村的火炕上。感受到他文字的暖,更像刚刚喝下的一杯酽酽的热茶,在心里沸腾成浓郁的乡愁。
在他写父亲《父亲的房子》一文中,讲述父亲壮年时期的刚强与刚毅,讲述父亲对少年时期他的严格、严厉的家教,那时父亲是高大身材,也是高大的的形象,但是他和父亲的情感却是有着隔阂和裂痕,他惧怕父亲,不敢靠近父亲。直到父亲的年岁渐渐衰老,他才从父亲的眼神里读懂了那份深沉的父爱。在他所写的《抱抱父亲》一文中就看到了一个老人对儿子的依恋和依赖,让读者在小俊文章的字里行间深深地体察到一个做为孝子的情怀。
邢小俊不是诗人,他写的诗在诗人的眼里可以肯定算不上好诗。可是他写给已故父亲的一首诗《祭父》,“父亲/我跪在你面前/手插进土中/想尽量地靠近你/你是否已经坐起来/细密地整理衣衫/你去年走时/我一直没有哭/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女性为主的家族中/你倒下了/另一个男子汉要挺住……/”在《祭父》这首诗歌里读者看到一个七尺男儿思念逝去亲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我禁不住几次潸然泪下,这份感动亦或是早春原野里那袅袅升腾的地气,在我的心口上升着,上升着……让我们感悟到有父母陪伴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
小俊,一个外表堂堂、血性方刚而又内在憨实的西北汉子,他的文字里却充满了侠骨柔肠、缱绻抒怀。读他的作品,犹如饮一杯绵柔、醇香的陕西糯米老酒,回甘悠远……令人欲罢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