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萍
摘 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和文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建设、文化繁荣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科技与教育的提高为我国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基础;背景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82-0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和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精神家园建设的状况要受到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时代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个人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结构,开始形成所谓“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1]。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和制度保障。
一、市场经济体制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新了基础与机制
个体精神家园的建设要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在随后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过十五大、十六大的讨论和修正,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精神生活也相应得到提高与发展。反映在数据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考察得之国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后,投入精神生活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我国在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67.7%,到2010年数据分别为35.7%和40%,总体上进入了小康阶段。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要后,人们会将更多的收入花费在精神领域,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由此,物质水平的大大提高无疑为精神家园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中国在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经历了由主奴意识到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市场是个普遍劳动交换的经济形式,在这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消弭了一切具体劳动形式的差别,甚至消弭了一切物的差别、存在的差别,使人们在市场经济面前一律平等。人们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中通过能力和素质的竞争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取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所以市场经济也称之为竞争经济,它不仅增强了个体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还为其提供了机制保证。首先,竞争经济激发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市场经济是一个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体系,无数利益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为了获得各自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资源配置、市场占有、利益分配上的竞争,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定会出现优胜劣汰的格局,个人的能力在竞争中占有优胜地位。人们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志、能力、智慧执掌着自己的命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社会活力空前增强。其次,市场经济为个体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制保障,个体在竞争机制中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个体的自由解放也为社会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动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产生的激励是促进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竞争能够调动、发掘人的潜能,原因在于竞争是公正的评判人,竞争使得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通过利益调整激发活力。在竞争条件下,人们对高境界的精神家园的追求、对先进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将更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坚定,争优取胜的信念也更坚强。人正是在这种竞争机制激励下促进了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民主法制化是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之一,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民主化进程迈出了历史性一步。然而文化大革命却使个人独立与人格尊严、民主与法制遭到了否定。邓小平对此做出了精辟的分析:“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
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民主和法制两手抓。对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吃够了动乱的苦头。”“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3]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法制社会。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另外,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大大加强,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得到较大改善,公民的法制意识已得到了提高,中国已经走上了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与逐步完善,为新时期中国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个体精神家园建设首要前提是个体必须是自由且独立的,它的建立依赖于个体民主意识的觉醒与充实,现代民主以及法制思想就是保障人人平等地享有自由,为个体选择和创造生活提供政治保障。此外,精神家园建设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是不可能进行的,法制建设为秩序构建提供了保障。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亨廷顿说,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自由。现代社会是要为个体自由提供制度保障的社会,因此需要在道德和法制之间寻求一种合理适度的张力,在稳定的秩序中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总之,民主与法治意识是个体精神家园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撑,民主和法制制度是精神家园建设不可缺少的外在保障。
三、文化繁荣与社会信息化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丰富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注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加大了对文化福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已建立起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248.04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为18.68元。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持续增加,2008年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为66.59亿元;全国共有5114个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上演剧目44051个,演出90多万场,观众达6.32亿人次;全国公共图书馆馆藏共有5.5亿册(件),人均拥有借书证为10.9个,流通总人次为2.81亿人次。这些数据说明,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精神生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文化产业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局面,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文化内容上,除了丰厚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在文化形式上,有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团体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机构、文化场所、文化行业“各司其职”,这些都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无限性、分享性、无污染等特点,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的生产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信息化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并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做了描述,认为现代社会是以信息为主要资源的后工业社会。信息将会成为比土地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将会成为社会中最主要的信息经济活动。后工业社会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为信息社会。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的,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为人们精神家园建设开辟了新的领域。我国在1994年获准与互联网联网,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和网易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标志着我国大步跨入网络时代,也标志着网络大规模进入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4]。“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显示,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同时,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也已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5]。在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与现实比起来更具广泛、自由、平等、自主等特点,是建立在交互主体的自觉自愿行为,不受现实条件和利益的制约,因而这种交往是一种非功利性的信息和情感交流。人们在网上的虚拟交往可以使精神和思想得到放松,是现实交往的一种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现实交往的一种超越。
四、现代教育与科技的发展为精神家园建设开辟了途径
现代教育与科技的发展,也为精神家园建设开辟了途径。义务教育的实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拓展了教育的范围,人们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7年底,义务教育“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6]。“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的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一样……显而易见,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现代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提高广大人们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为高层次精神家园建设创造了条件。精神家园中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都离不开教育工作,它是精神升华和思想进步的基础。江泽民指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与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而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7]进入现代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必然趋势。终身教育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丰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因为终身教育的过程即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也是精神家园不断建设的过程。
科技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被誉为第一生产力。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对精神家园建设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首先,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财富比以往大大增加了,并为人们创造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为人们向高层次精神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有较多的时间去实现精神领域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8]科技使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反过来人们对知识和文化艺术的追求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再次,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及通讯工具的运用,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活动领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往也日益丰富,使人的的视野更加开阔,让人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现。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有效多样的途径。摄影、电视、电影、录像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便利地掌握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了解其他国家的精神文化,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更为丰富参照。此外在人口日益增多和资源日益匮乏的现代社会,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分享各种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http://tech.qq.com/zt2012/CNNIC29/index.htm.
〔6〕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10月13日).中国教育统计网http://www.stats.edu.cn/tjgb/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m.
〔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