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月里,我不由得想起许多曾经看过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
虽然电影比摄影诞生晚了大约半个世纪,但是它们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论影响力和感染力,电影和摄影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弥补不足与缺憾。不可否认,电影具有其他文化产品不可比拟的感染力与更广泛的影响范围。与之相比,摄影作品过去却只能在纸质媒体间行走。然而,现代的移动终端,又使摄影的传播范围胜过电影。同时,电影虽是人们追忆过去、评述先人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场影像纪录与再现历史事实方面却比不上摄影。毕竟,电影是演员表演及人工置景为主,而摄影则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正因为电影的好坏与演员的表演水平相关,还需要众多条件的配合,所以它被倾向认作艺术创作;同时,“后期制作”的高度复合型,也让电影很容易“做手脚”。如此一来,有些“心术不正”者,便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拍一些为自己的罪恶行径辩护或混淆大众视听的电影,企图颠倒黑白、蒙骗广大观众。曾经有几部知名的日本战争电影,就属于这一类。
在不同类型和题材的电影中,战争题材的电影非常之多,且经久不衰,这类影片通常被称为战争片。顾名思义,战争片是把战争作为影片的主要题材,并贯穿于剧情始终。大部分战争片会直接表现战争场面或与军事行动相关的场景,以及战争阴影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等。
在电影刚问世不久的无声电影时代,战争就已成为导演们心目中的重要拍摄题材。1911年,好莱坞电影的先驱人物格里菲斯就拍摄了一部战争题材电影 《战斗》,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影片长度不足十分钟,却为观众再现了人类与同类进行厮杀时的残酷场面。1915年,他的另一部以南北战争为题材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问世。这部脍炙人口的影片既是一部战争电影,也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电影。更重要的是,新颖逼真的电影技法和非同寻常的影像叙事手段,不仅震动了当时的美国,也震动了有条件看到电影的其他国家。当时,世界上只有大约20个国家能看到电影,而且也只能在主要城市的电影院里集中观看,一次百人左右。也许当时,人们并没有想到电影会像今天一样普及。
为了吸引观众,打开电影销路,导演们绞尽脑汁挖掘各种题材。很快,以战争为主要内容的电影开始走上各国银幕。在拍摄战争影片的时候,影片基调或多或少都会偏向于本国观众的口味。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将战争片说成是号召国民参与战争的另类动员宣传片都不过分。例如1916年,斯图尔特·布莱克顿拍摄的一部虚构战争电影《和平的哭泣》,就旨在号召美国民众积极准备与德国开战。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势变化立刻催生了一批战争影片。其中格里菲斯的 《世界的心脏》(1918)中穿插了不少在法国前线拍摄的真实纪录片段,既省了昂贵费时的影棚拍摄,还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可谓一举两得,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片的经典之作。而拍摄于1927年的空战片《翼》则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当然它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战争片。
渐渐地,影评家们开始为战争片分类,反战电影也开始浮出水面。所谓反战影片,它重在揭示战争给人类造成的苦难。在这类电影作品中,战场往往被描绘成人间地狱,战争是罪恶的渊薮,银幕上不再有凯旋的英雄,取而代之的是神情沮丧的士兵和刚愎自用的军官,以及毫无头脑的军阀与政客。早期最著名的反战影片应该是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西线无战事》。影片由刘易斯·迈尔导演,从一群德国士兵的视角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杀戮。当时,有声电影刚刚问世,但在同期录音上还有相当多的技术困难,所以影片采用了富于创造性的后期配音法,这样反而可以使摄影机在拍摄时自由移动,不必跟着演员。该片不仅再次为战争电影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使雷马克一举成名。也正因如此,其后上台的希特勒将这位德国作家驱逐出境,使他长期流落异乡。由此可见,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拍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绝不同于写一部描写战争的书,因为文字描述会给人很大的思考空间,如果你的想象力不够丰富,或从未经历以及听说过书中提到的事情,多美妙的文字对你的启发都是有限的。而电影和照片则不同,它们能将书中提到的情节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今天,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考证哪部战争片是战争电影的巅峰之作已无太大意义。就战争电影而言,美国的“造梦工厂”好莱坞一直紧跟而不是引领世界先进水平。1950年代,好莱坞战争片的水平还不及当时前苏联的同类电影,比起欧洲的战争片也要差一截。好莱坞电影“在影棚里演戏”的痕迹一向较为明显,人物光鲜亮丽,“死”得也很好看,这都是战争片里的“大忌”。比较“像回事”的好莱坞战争片于1970年代诞生。其中与日本合拍摄的《虎!虎!虎!》与《中途岛之战》是较为典型的两部。1970年,美国人第一次邀请日本人参与拍摄反映珍珠港事件的战争片《虎!虎!虎!》,日本人在“照顾本国国民情绪”的条件下答应了美方的请求,影片在问世后大获好评。这次电影取得成功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让今天的日本人来扮演昨天的“日本鬼子”。1970年以前,亚洲国家几乎没人愿意找日本人来扮演当年的日本兵,欧美国家也是同样的情况。既然美国人和日本人都毫无顾忌地“干”了起来,一向谨慎的德国人也开始松动。德国战争片《潜水艇》、《斯大林格勒》和《帝国的毁灭》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完全由德国人自己出演的二战题材电影。此前,德国的二战影片如《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等,只能算是没有二战作战场面的“准战争影片“。
德国人在拍摄二战题材影片方面一直缩手缩脚。“干脆让德国人自己扮演德国兵”的想法,最先是英国人提出的。相比之下,由美国人和前苏联人扮演的德国兵更假,至于扮演日本兵更是难以实现。在反省战争、告知国民历史真相的方面,德国人是真诚并付诸实践的。而另一个对侵略战争同样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国家日本,却不是这样。在通过战争影片散布谎言、误导民众方面,日本不仅是先行一步,且毫无顾忌当年受害国家国民的情绪。日本大量拍摄二战影片比德国要早约20年。大约在1970年代初期,并且在影片放映期间还公然举办所谓的“战争遗物展览”。这一举动引起中国人民以及其他被日本侵略国家人民的愤慨。
毫无疑问,德国和日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一方,同时也是战败国。但日本的少数顽固分子和好战派却不从善如流、认真反省自己的战争罪行,反而通过一切手段来为自己“涂脂抹粉”、推卸责任。自1970年前后,日本相继推出几部以二战为背景、在国际舆论界影响很坏的战争电影。要知道,1970年代距离二战结束时间并不算太长,其参与者也大多在世,所以影响极差。当时,日本经济日渐繁荣,腰包鼓起来的几家电影公司拍了一些大制作的战争片,比如《青岛要塞大轰炸》、 《日本海大海战》、 《203高地》 等,但涉及二战题材的,最初只是一些较短的黑白影片,观看的人也不是很多。1970年,日本“东宝”、“东映”等几家有实力的大电影公司,又相继推出了《山本五十六》、《阿!海军》、《冲绳决战》等几部彩色战争片。1973年,又推出了战争片《军阀》。这几部电影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巨大轰动,电影院也为提高这些影片的上座率使尽一切招数,电影海报铺天盖地,电影发行商们还从仓库里搬出已封存多年的“皇军遗物”,陈列在电影院里为影片造势。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也进口了其中的3部,据说是周总理亲自批准的,只限于在内部放映,用于配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时事教育。当时我国的报纸上也刊载过批判这几部电影的文章。
不出所料,在这几部“精心”制作的日本战争片中,看不到反省的态度,为自己侵略行径辩护的痕迹却显而易见,宣扬日本发动战争是迫不得已、为人所逼,这简直是黑白颠倒、混淆是非。经过这段二战影片热之后,日本反映二战题材的影片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2005年前后,日本才又相继推出几部有关二战的电影。其中,日本人拍摄的《男人们的大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即新版的《山本五十六》)以及与美国合拍的《硫磺岛来信》立刻成为许多战争电影迷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也推出了同样反映硫磺岛之战的影片《父辈的旗帜》。但是,其影响力都不如当年德国拍摄的《斯大林格勒》和1970年老版的《山本五十六》。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大多数年轻人对遥远的过去已不太感兴趣,且现在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看电影只是其中之一。
但是,不管一部电影的影响力如何,总会有人去拍,也会有人去看。事实上,也没有不带任何政治倾向与观点的所谓绝对中立的电影。世界上有一些人想要以电影作为舆论工具歪曲历史、挑战道德底线,这种事情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发生,所以大家要保持警惕、明辨是非。特别是日本拍摄的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它们成为反面教材的可能性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