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光
没办法说清是因为什么喜欢上摄影的,记忆中应该是高中时吧,这样说只是因为我能翻出来自己开始拍片子是那个时候。那时对摄影是一种痴迷,一本杂志每期都要反复看几遍,期待着能从字里行间挖出些可以成就作品的秘籍。边异想天开地企图把拍好的片子寄去杂志社让人来评点,因为那时候能和杂志社的编辑们作沟通交流,简直是件可以光宗耀祖的事情。不想多年以后,这些都变成了现实。
1998年,机缘巧合让我加入了对当时《摄影之友》杂志的改版。现在回头掐指一数,在《摄影之友》足足待了十八年。《摄影之友》三十年中,我居然是服务时间最长的人,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离开的打算,哈哈。
《摄影之友》从1998年6月开始启动改版工作,那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改版。不仅在版式上的改变,在组稿方法、排版形式(开始用电脑了)、人员结构及整个杂志社的运作模式都做了翻天覆地的调整。以往杂志社运营多是主编一言堂,而调整后的《摄影之友》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主编专注内容,市场总监专注销售,发行总监专注渠道,算是开了先河。就这样,这份南国影像奇葩异军突起,一时间竟有点洛阳纸贵了。
比如说每期封面的定夺吧,以往是主编的事,而现在我们这儿,那是主编、市场总监、发行总监共同的事。主编会根据每期杂志的内容拿出三到五个封面计划,市场总监会在广告客户需求的角度上发表意见,而发行总监会在能否更多吸引读者购买方面作考虑。经这“三堂会审”,杂志当期封面才会正式出炉。
严格意义来说《摄影之友》是用民间的资源和智慧而出版的一本刊物,不是国家队,官方背景也不强大。但我们市场化的运作和专业敬业的态度,得到了业内及读者的广泛认同。无论是2002年的二十个城市读者见面会还是2005年的六十个城市影像盛宴,都邀请中国最杰出的风光摄影师站台,陈长芬、于云天、王建军、朱恩光、翟东风、姜平、谢墨……纷纷闪亮登场,那时候群星闪耀,星光熠熠。让读者能够近距离面对面的去赏析聆听这些杰出摄影师的作品和创作心得,是《摄影之友》杂志给到广大摄影爱好者的一大福利。
《摄影之友》从一个地方小刊成长为全国影响第一大刊,犹如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其间栉风沐雨,依然挺立不倒,是因为超过五百位园丁轮番为它细心呵护。我有幸和一群业内精英合作过,他们对《摄影之友》的专注和付出,让我至今未敢忘怀。那日松、曾星明、吴欣还、张莉华、李蕾、罗元熙、孔月等等,他们带着不同时期的团队不遗余力地拼搏,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摄影之友》走不到今天。铁打的杂志流水的编辑,这话说得真是有点无奈,但对服务过这平台的每一位同事我都会充满感激之情,我记得你们。
一本刊要走过三十年并不容易,尤其是一本完全由民间力量支撑的大刊更难。当下是个媒体裂变的年代,我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让我们勇于接受并敢于面对这挑战的源泉,是广大读者对我们的一致认同。四年前《摄影之友》就开始打造一个全媒体概念的平台,现在读者不仅仅在纸媒上,也还有网站、微博、微信上,都能获取我们提供的内容。感谢有了互联网,让我们读者受众从几十万在几年间暴增到几百万。过往,我们携手一起走过了三十年;今起,我们再走三十年!
您在,我们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