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幸福观研究

2015-11-12 01:18石晓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幸福观恩格斯马克思

石晓红

[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视角,回顾历史尤其是古希腊时期哲学家的幸福观,从中汲取智慧,来滋养我们今天的精神世界。我们得出两点启示:一,追求是幸福的起点和意义;二,对欲望的克制是幸福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幸福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03-02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可精神文明却并没有紧随其后,幸福也是如此。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我们并没有感到比以前幸福多了,反而有时候比以前更痛苦。这其中的原因有三:首先,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生活的便利性以及征服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让人在追逐财富、享用技术以及争夺利益面前失去了人的存在价值,使人失去了自身应有的幸福。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在进入我国的过程中,他们的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其中以享乐主义最为严重。这些思想使人变得极端追求感觉上的享乐,把个人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最后,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引起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正在大力发展经济,能力和地域的差异造成了发展速度上的不同。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人们的盲目攀比心理,进而导致幸福感降低。因此,无论在社会宏观层面上,还是在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当代中国人民的幸福观正处在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之中。

开创未来就需回顾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并没有专门就幸福观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我们在他的著作、论文中还是能够找寻他那清晰的幸福观。而古希腊作为西方一切文化创新的胚胎和萌芽阶段,亦应受到重视。其中晚期更是群星荟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更值得我们重点审视。

从史实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家与马克思的幸福思想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他们对当代幸福观的两点启示:一是追求是幸福的起点和意义;二是对欲望的克制是幸福的重要条件。

一、追求是幸福的起点和意义

幸福的意义在于追求。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直接的,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和创造性的,因此人的需要是全面的、丰富的和发展的。特别重要的是,人是有理想和目的的。当人们的理想在经过奋斗之后变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身心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反之,当理想与现实差距比较大时,他们就会感到迷茫、困惑和痛苦,就会感到不幸福。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类正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的中获得幸福的。

(一)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统一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由于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因此,幸福也就分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且两者是同等的重要。

马克思认为,物质条件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活动和创造的不可缺少的,是幸福的基础。如果必要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的话,我们就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奔波忙碌、劳累不堪,自然也就感觉不到幸福。马克思提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大多数人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另外,精神生活的充实也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内容。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虽然解决了物质问题,却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甚至过多的物质反而成为通往幸福之路的负担。因为人的需要不限于物质生活,一旦当人们的物质问题解决后,人们就会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幸福生活的充实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比物质生活的幸福更高级更深刻。如何保持精神的充实呢?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前途,积极地追求知识和真理。有了理想和抱负我们的生活才有目标,有了目标我们的激情智慧就有了发展的空间,我们在离目标越来越近的同时我们也就离幸福越来越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表现在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高尚情操上,平时多阅读健康的书籍、杂志,欣赏健康的音乐,这样我们就能够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苏格拉底追寻幸福的道路是沿着“知识一道德一幸福”的思路走的。在他那里,知识或者理性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是前提条件。拥有道德是我们走向幸福之路的康庄大道。当你掌握了知识,拥有了道德之后,你的终点就是幸福。

(二)在创造与享受的统一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具体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中才能实现。人要想生存,首先要进行劳动创造。没有劳动创造,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过上幸福生活。所以如果没有劳动,也就没有权利享受幸福,享受幸福的权利只属于劳动者、创造者。

人类在劳动创造中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同时,也会在劳动中认识生活的真正含义和享受到生活的真正乐趣,表现和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在劳动创造中人们将理想转变为现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进而获得满足感,产生幸福感。比如农民通过劳动收获了庄稼,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了商品,医生通过劳动治好了病人,教师通过劳动教好了学生,各行各业莫不如此。

(三)在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中获得人生的幸福

马克思认为幸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个阶级的幸福观是由不同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幸福的关键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真正的幸福在于铲除剥削制度,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创造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为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紧密结合。强调集体幸福,但不否定个人幸福,把个人幸福融于集体、民族、阶级和人类的幸福之中。endprint

共产主义幸福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看成是最大的幸福,坚持把追求个人幸福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在社会生活中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人都不可能远离社会,离群索居。人类生活有三大领域,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一个人在这些领域中总要和别人发生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所以每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与别人、社会的关系。只有在生活中处理好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和谐共处、游刃有余。另外,只有在社会运行良好,国家和平安定的情况之下,我们才有可能去利用和分享社会上古往今来的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革开放推动了祖国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赋予幸福更丰富的内容,个人幸福又转变为推动和发展集体幸福的力量。

二、对欲望的克制是幸福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属性可以概括出三种: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事实上,精神属性也是人的社会属性。因而也可以简要地把人性或人的属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主要是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食欲、性欲和自身保卫三种机能。这些机能是任何正常人所具有的,也是人类永远不能摆脱的。恩格斯曾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

在古希腊的主流哲学家那里,都认为人的欲望是需要满足的。伊壁鸠鲁认为身体的健康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是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同时,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时指出,虽然灵魂的善是最高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否认身体的善的重要性。幸福的生活也许不是华贵奢侈的生活,但肯定不是一贫如洗的生活。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离不开必要的物质生活,如果饥饿贫穷,生活就会是不幸福和不快乐的。

我们在追寻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对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和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以为这样就相当于承认了我们可以过着富贵奢侈的生活,骄奢淫逸的日子,只要按照自己的本能欲望行事,穷尽一切手段进行享受,用一切办法刺激自己的感官,尽情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就是幸福的生活,那是不对的。我们在主张必须满足人类本能欲望的同时,也特别要强调要对欲望进行克制,即保持适度原则。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以纯粹的自然方式存在的,而是被社会化了,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他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地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人和动物都有觅食的需要和食欲,但人的觅食已经不能与动物同日而语,因为人的食品生产和享用是社会性的,是农业、工业和艺术性的活动。人和动物都有繁衍的需要和性欲,但人类的这些需要的满足是在婚姻制度中实现的。总之,社会化的自然属性才是人的自然属性。

放纵自己的欲望,尽情地享乐不会使人幸福,相反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其危害有三:首先,它会使得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进而造成人们的精神颓废。所以,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其次,它会引诱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刺激自己的感觉器官,用一切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欲望。他们用的是人类积聚的物质,这就必然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造成社会财富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而使得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最后,它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近年来,有人主张“给享乐松绑”,声称要“摒弃那些虚伪的文明,进入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与生存状态”。这种论调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人们都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就必然各自为己,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变得像狼一样,相互敌视,冷漠无情。一些人以为通过助长享乐,就能刺激消费,搞活市场,拉动经济,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其做法和饮鸩止渴是没有区别的。事实证明,一个社会如果享乐主义滋生蔓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2.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

猜你喜欢
幸福观恩格斯马克思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