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统筹建设生态美好家园

2015-11-12 03:52郑望
红土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滩涂海水蔬菜

郑望

海陆统筹建设生态美好家园

郑望

村民在滩涂上种植“海水蔬菜”海马齿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似乎是一条传统不变的定律。但是,地处福安沿海的溪尾湾,曾经泛滥蔓延的大米草,让这个“靠海吃海”的渔家小镇饱受其扰,随处可见的大米草不仅侵占了滩涂,还成了生活垃圾的汇集区,可乐瓶、易拉罐在草丛中格外显眼,并散发着阵阵恶臭。多年来,在福安市各乡镇环境卫生评比中,溪尾镇名次经常排在最后。如何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当溪尾镇党委、政府绞尽脑汁之时,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牵头承担的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封闭海湾生态修复项目正准备实施。双方一拍即合,20122012年该项目落户溪尾镇,当地村民由此踏上了“海水蔬菜”和“海上花卉”的种植之路。

基于陆海统筹呵护生态环境,在海水修复植物的选取上,专家们选育了海马齿、番杏、碱蓬、柽柳、翠芦莉、海松针、红添菜等一批适合当地潮汐、气候及地理环境,既有耐盐性、又有营养价值、经济效益的“海水蔬菜”和“海上花卉”品种。如别名“洋菠菜”的番杏,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易栽培,病虫害少,其嫩叶可供食用,营养在蔬菜中属于中上水平,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这般新奇的“海水蔬菜”,它们有着海韵横生的名字,有着像草似树的身形,更有着超乎寻常蔬菜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用竞争性物种抑制、替代大米草生长,净化了水质,凸显了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赢。今年溪尾镇再扩种“海水蔬菜”30003000多平方米,进一步在入海河流设置生态浮床,提升蔚蓝海岸线环境品质。

除种植“海水蔬菜”和“海上花卉”之外,溪尾镇在海陆统筹保护生态上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20132013年以来,溪尾镇投入160160万元对800800亩海上大米草进行清理。用挖掘机将大米草丛埋到沉积物中,效果良好,且不会对底栖动物造成影响。各村组成2020多人的专职治草队伍进行人工除草后续作业,在清理大米草的同时,种植红树林幼苗,防止大米草的“死灰复燃”。对于海漂垃圾的清理,溪尾镇采用了堵疏结合的方式,修建垃圾中转站,沿海各村均配备22名保洁员,在生产生活区每隔2020米左右设置垃圾箱,引导群众集中放置垃圾,镇环卫所每日安排人员将垃圾集中运到垃圾焚烧炉进行处理。在重点区域组建专门负责卫生清理工作的保洁队伍,定期捕捞海漂垃圾,引导渔船主、群众规范处理各类垃圾。溪尾镇党委、政府发挥农村“五老”人员的作用,通过入户座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讨论和制定生态乡村的村规民约。现在溪尾镇的1515个村居,“自觉遵守‘五包’制度,清扫房前屋后垃圾”等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正在得到落实。20132013年溪尾镇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文明乡镇的考核验收。在福安市的乡镇环境卫生评比中,20132013年溪尾镇从最落后变为第一名,20142014年继续名列前茅。

近几年,溪尾湾内开展海域生态修复,清除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900900多亩,人工种植红树林150150多亩,在入海河流设置生态浮床,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今年88月,溪尾镇溪坯村渔民把11..1515亿粒泥蚶、缢蛏幼苗播撒在滩涂上。这次在清除互花米草后的滩涂上开展贝类增殖放流,是海域生态修复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宁德市首次开展贝类的底播人工增殖放流。与此同时,溪尾镇从坎下村至溪尾村入海口,对长约22..22公里的绣溪防洪堤进行修复加固,并列入稳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分三期实施,至20142014年底共投入900900多万元修缮集防洪、景观和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20002000多米长的一、二期工程,并结合工程项目在宫兜、坎下修建凉亭和11..66公里栈道,分别形成了面积达2000020000平方米和30003000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如今绣溪两岸,大理石护栏和鹅卵石铺就的路面,有特色又整洁,蓝天白云倒映在穿城而过的水面,溪中不时有鱼影浮现,溪面可见白鹭翻飞嬉戏,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彩色画中,为美丽宜居村镇增添了异彩。

(作者单位:福安市委报道组)

猜你喜欢
滩涂海水蔬菜
霞浦滩涂
奇怪的蔬菜
上岸的鱼
蔬菜
滩涂上的丹顶鹤
喝多少杯海水能把人“渴死”?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