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观点
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习近平1月12日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人民日报》1月13日)
习近平
主体责任不需要再发文件,关键是敢不敢、愿不愿意把这个责任真正担起来!
——1月12日~14日, 十 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北京举行。在分组讨论会上,针对当前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王岐山如是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1月16日)
王岐山
多一点浩然正气、少一点圆滑世故,多一点光明磊落、少一点患得患失,多一点较真碰硬、少一点隔靴搔痒。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近日在主持湖南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时说,领导干部要责无旁贷地履行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恪守党性原则。(中纪委监察部网站1月12日)
徐守盛
我们不要当庙里的泥菩萨。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1月12日在河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说,泥菩萨虽然不吃不喝,但也不干事。作为官员,不贪不污自然是好的,但不干不为就变成了多余的。(《 人民日报 》 1月13日)
有权力诱惑就要反腐败,这一斗争任务之艰巨漫长,今后的人们恐怕还要以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长久奋斗下去。
——国防大学少将徐焰在谈到当下军队腐败时如是说。(《南方周末》1月8日)
庆典的时候,尽管让领导排排座次;但如果是危难关头,就不要让领导在新闻里排座次了吧!
——当下灾难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话语,被舆论指责为官味十足。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对此评价道,好多新闻是写给领导看的,但这样的新闻表扬了领导,却容易高级黑了领导。(《南方周末》1月8日)
周本顺
我不想把艺术和政治挂钩。我想把艺术和道德、品格跟美学挂钩。
——针对“反腐无用”的论调,《人民日报》评论员岳小乔如是说。(《人民日报 》1月13日)
——对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演员马少骅如是说。(《南方人物周刊》2015年第1期)
如果“权力家族化”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人们的心态将会失衡,不再崇尚诚实与劳动,而是崇尚权力与金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撰文指出,“权力家族化”会造成资源的垄断,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层层勾结,甚至能够控制监督部门和媒体,造成社会各方面蜕化堕落。(《人民论坛》1月上期)
任建民
人民代表、立法者,同时又是领导干部,站在行使权力的角度去立法,这个立法肯定就不愿去触碰部门利益。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权力运行的一个特点是,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混在一起,导致了权力运行混乱,失去边界,进而失去约束和监督。从这个角度说,必须改变人大代表和党代表的构成。(《北京日报》1月11日)
王长江
搞监督的人就得经常打听张家长、李家短,发现了问题,不能装聋作哑,好像没听见、没看到。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称,作为纪委的干部,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不能因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一个楼里办公,产生太熟悉不好监督的顾虑,决不能让“人情世故”把党内关系庸俗化。(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月12日)
“反腐无用”论者,声称反腐搞再猛、贪官抓再多也没什么用。说这种话的,一种是以偏概全地断定“无官不贪”,反腐再狠不过是除掉冰山一角;另一种则认为反腐治标不治本。这两种说法都不客观。
在法纪约束上做加法,在自我欲求上做减法。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撰文称,光宗耀祖其实本非“原罪”,官员内心存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要警惕寄生其间的隐性腐败。(《环球时报》1月13日)
公车改革,绝不是把大部分公车卖掉,把车补款发下去就了事。
——公车改革虽然已经实施,但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一方面在领取车补,另一方面仍享受车改之前的特权,是典型的“两头吃”。《新京报》发表社论如是说。(《新京报》1月13日)
哪个领导干部是否腐败,大家都有一本账。
——总装备部某部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于本城少将在谈到军队反腐时说,要加强深入、严格、接地气的巡视,发现腐败分子。(《环球时报》1月15日)
穷达皆思报民恩,沉浮不改忧国情。
——官员于幼军仕途几度起伏,在2013年完成的《求索民主政治》一书中,他如是说。(《南方周末》1月15日)
当做官本身成为价值和目的后,便不会有人通过服务社会实现价值,同时派生的官场角逐愈演愈烈,无所不用其极。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撰文,当做官的价值推到至高无上时,为官者在获得阶段性的肤浅的荣耀和快乐时,还伴生精神重负和心理痛苦,因为升官的压力如影随形。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官员的独立人格逐步丧失,精神境界每况愈下,道德底线一再突破。(《环球时报》1月16日)
公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