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荣,王琳,吕香茹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以企业为依托实施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为例
张军荣,王琳,吕香茹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培养符合岗位职业技能需求,具有鲜明职业性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生产技术变革发展需求、实现学校办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结合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实际,以企业为依托,探索研究“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阐述实施产教融合的思路、做法、效应与意义。
企业;产教融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广义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然而在许多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中,因受软硬件条件较差、创办专业支撑的产业力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导致学校很难在短期内开办自主经营的专业产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总体指导思想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1]。因而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产业结构及职业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和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校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办学中,突破学校自身无法办专业产业的困境,探索和尝试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以期实现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1.1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高职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2+1”形式,即2年校内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1年校外教学基地实习。为实施产教融合,我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采用“1.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5年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0.5年在企业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实践课程,1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2+1”与“1.5+0.5+1”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1.2 改革课程体系
学生有0.5年(第四学期)是在企业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岗位技能实践课程,教学课程与内容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其指导思想是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设计理念是培养科学严谨、向善乐群、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原则是:(1)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基础。(2)实训教学以围绕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3)以增强专业技能实训为宗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训比约达3∶1。(4)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个人终身发展需求。具体内容见表2。
1.3 开展企业教学
在企业,校企双方利用真实完备的职场环境条件,开展素质教育、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与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三轨并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1.3.1 通过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企业的0.5年,企业选派专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管理;举办“企业文化宣讲”主题活动,如宣讲企业明星成长经历、优秀员工典范和企业晋级奖励等;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及社团活动等,如军训、学生职工联谊会及各类比赛等活动。在以纪律、敬业、合作、责任、服务、创新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教育中,学生在职场中亲身体会到未来职业岗位所肩负的重任,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了职业责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表2 在企业0.5年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
1.3.2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传承技术技能以企业为依托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由学校教师去企业教授专业理论知识,由企业技师教授及培训岗位技能。这种融合职业岗位真实生产环境的“教学做”无缝衔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1.3.3 通过企业引领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入厂认识、岗位技能考核及综合评价三步骤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对自己未来从事专业职业岗位的认识。(1)入厂之初,参观车间和开展学做“企业人”活动,了解了不同工装颜色代表不同职业岗位等级,从而认知企业和岗位,确定喜欢什么岗位,在校企双方教师指导下初步规划职业方向;(2)在岗位技能培训后,采取制作岗位作品竞赛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确定最适宜的岗位和能够胜任什么岗位,修正职业方向;(3)学习结束后,综合各岗位面试结果、学习成绩及个人意愿,确定适合什么岗位并定岗,开始顶岗学习,完成最后选择。这种明确职业岗位方向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早认知和评价,从而避免对未来从业岗位的盲从性。
2.1 有助于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师资水平
传统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学生入学第三年开始顶岗实习,在这一模式下,学校、企业和学生均感觉到入岗后存在明显的操作技能薄弱、无法胜任岗位等问题。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程序是“专业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发现问题—补充知识—再强化技能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的问题、实践技能教学与岗位能力培养关联度不够的问题;有效地突破了学校设备和场地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及实训技能项目滞后和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的瓶颈。校企协同,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产教融合教学,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另外,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分配的,理论知识丰富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这极大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实施产教融合,提高了教师对对接岗位标准开展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认识,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推动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更是为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优秀的师资。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企业的管理和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其实,产教融合带来的最大效应是激发了学生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3 有助于企业储备人才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不断被“就业难”和“技工荒”所困扰,一方面是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所需的技工无处可求[2],这直接反映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以企业为依托实施的产教融合,课程内容设计源自于职业岗位需求及立足于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有效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对学校而言),学与用的分离(对学生而言),教与学的脱节(对教学而言)[2]。实践证实,通过实施产教融合,企业因为培养了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技能和未来能胜任岗位工作的人才,为未来储备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持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3]。以企业为依托的产教融合就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站在彼此的角度上,积极探索出的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从而解决企业“好技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问题[4];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拥有真实职场环境的实训教学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实训教学水平,奠定了培养高规格专业人才的坚实基础。
[1]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R].教发[2014]6号.
[2]耿洁.工学结合的概念与模式框架[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3]张继冬.密切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强化职教特色——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267.
[4]路瑞峰.对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6):170-171.
G40-03
A
1671-1246(2015)24-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