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阶
黎 青/图
习惯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必须是长时间养成,短时间不行,短时间养不成。就跟自然形成的乡间小道,得经常走,时间长了,才形成路。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良好的习惯如此,不良的习惯也如此。
一个人的习惯,往往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比如消费习惯、审美习惯、交友习惯、作息习惯等种种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习惯,能影响甚至支配人的世界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锻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为什么习惯的威力这么大?因为日积月累、不断重复的行为,融化在人的血液里,深入到人的骨髓里,凝聚在人的眼神里,血液和骨髓是生命的本源,眼神能折射出人的灵魂。习惯遍布周身,时时像空气一样笼罩你,影响你,牵制你,指挥你,摆布你,也滋润你,但你还不觉得。比如饮食习惯,就说长期饮酒、长期抽烟吧。有酗酒习惯的人,和不酗酒的人看世界是不一样的,与其说是酒在支配他,不如说是酗酒的习惯在支配他。同样,长期抽烟的“瘾君子”,和不抽烟的人看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与其说,是烟在支配他,不如说是抽烟的习惯在支配他。还有,长期酗酒和长期过量吸烟,必然造成身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而身体损伤,就让人心理出现病态,观察问题就会变化。健康人的眼睛看世界和病人的眼睛看世界,是不一样的,健康人看到的是健康的世界,病人看到的是病态的世界。
好多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在潜移默化中,不经意间。习惯成自然。已故著名报人范敬宜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红绿灯前说“习惯”》,说到我们中间好多人没有遵守红绿灯的习惯,其中谈到一个掌故: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老科学家: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科学家不假思索地回答:“幼儿园!”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他回答:“第一是自己的东西要分给小伙伴;第二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第三是东西要放整齐;第四是吃饭前要洗手;第五是做错了事情要认错;第六是午饭以后要休息;第七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他说:“这些知识就是影响了一生的最重要的东西。”俗话说,“三岁看老”,强调的是习惯从小养成,童蒙时期,是一张白纸,起笔描画什么样,就会出现什么样。所以幼年、童年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父母的点点滴滴,不经意的言行,实际上都在无形中给孩子的习惯造成影响,或者说,是父母参与了孩子习惯的养成。一旦有了不好的习惯,再改就难了。一棵参天大树,不管后来长得多高多大,根扎得多深,都离不开它良好的幼苗基础。就人来说,就是从小注重基本的品德修养。
从小养成好习惯,是人生中最幸运的礼物。但是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成人后,还能不能弥补呢?还能不能改变呢?应该能够改变,不过得费很大力气,花很多时间。这就牵扯到对好习惯的自觉选择问题了。换言之,习惯具有选择性,面对不同的习惯,我们应当适时分辨它的特性,切勿被任何自然形成的习惯所放纵,不良习惯,潜藏着优美的邪恶,它将麻痹我们的思想,诱导我们的价值观,使我们丧失对事件的判断力,难以落实理性的处理方式,甚至还会失去对自身掌控,这对我们的人生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好习惯如登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克服顽固的惰性,需要管住自己。而坏习惯往往具有伪装性、迷惑性,老是拖你后腿,不让你走到好习惯的道上来。
辛勤培养好习惯,就是战胜时间,让长时间来保证习惯不走样。我们经常说,某某某钻研课题“数十年如一日”,这个评价,可是很高很高的评价,不是一年如一日,不是两年如一日,不是十年如一日,而是数十年如一日。这难道不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吗?一日好熬,数十年呢?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汉译英法、英法译汉,成绩卓著。去年8月2日,他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四个月以后,又获得由国家汉办、北京大学批准设立的“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去年底我们曾到北京采访他,已经九十三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矍铄,还在伏案紧张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他就讲:“我在西南联大上学时,我记得在《大一英文》读本中,选了威廉·詹姆斯的《谈习惯》,说生活琐事养成的习惯越多,就越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如果起床、睡觉、工作都要反复考虑,那就会一事无成的。我上大学时,就养成每天早上译一首诗的习惯,一年就翻译出《诗经》三百篇。现在也是一天翻译一页,一千字左右。这三十年来,坚持住,就有了100多本书。”生活琐事养成的习惯越多,越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许先生一生的实践,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著名作家郁达夫有本书叫《卖文买书》,在书的扉页上有“绝交流俗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的自况诗句。绝交流俗,就是很好的习惯,流俗提供的是负能量,容易流于平庸和懒惰。终日与流俗朋友为伍,耳濡目染,就在流俗中稀释或者淹没了自己的高格。郁达夫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习惯,不惜与流俗绝交。这是何等的勇气,而唯其有了决绝的态度,才有了高格,才跟流俗区别开。
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少时资质鲁钝,读书不能成诵,乃澄心体认,久知了悟。十五读性理书,欣然有会,遂孜孜讲学,以明道为己任,后以《呻吟语》等行世。吕新吾对流俗的看法比郁达夫更进一步:“亲朋聚集,戏谑欢呼,把臂拍肩,蹑足附耳。只是要殷勤亲热,比党阿徇,才号同心知己,稍不稠浓,便说淡薄。这都是世俗态儿女情。你看那有道交游,德业劝你成就,过失责你改图。或说往古圣贤,或论世间道理。不出淫狎之言,不讦他人长短,不约无益闲游,不干诡随邪事。较量起来,哪个是好友?”
好友是诤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诤友才能帮助你养成好习惯,巩固好习惯,保持好习惯。
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熊十力,1954年离开北京到上海定居,他的学生、著名学者张中行请熊十力给他写个座右铭,熊先生是这样写的:“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这个座右铭,就是强调要保持良好的亲近大著的习惯,是每日读,毋间断。张中行遵从老师的教诲,淡泊自守,坚持不辍,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少事多暇,多念点什么,多想点什么,多写点什么。”遂成一代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
看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好习惯。好习惯是人生的花朵,这些花朵,绽放的越多越好,它能让每个人受益。不多举例,就说读书吧,我很羡慕朱熹的习惯:“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每一句都是深刻体悟得来的。我曾请教过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他对朱熹的四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敛身正坐’,收敛,不能躺着看书,太随意,不行。太随意,就容易懒散,精力不集中,经典之书‘敛身正坐、缓视微吟’,不能一目三行,更不能一目十行。‘缓视微吟’,吟是吟诵,‘虚心涵泳’,虚心,不能一肚子成见,先一肚子‘打倒孔家店’,那不行,‘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我觉得如果你说我是一套比较保守的读书法,这个就是朱子的读书诀,朱子教给人最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这四句话。换言之,这是读书的好习惯。”
新年到了,新年是好的开始。让我们新年保持好习惯,让习惯成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