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
“留德华”最怕的是机场。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看起来如此热闹的一个地方,却皆为送行而来,皆为离别而往。
还记得当年,收到德国大学的入学橄榄枝,办好签证拾掇好行李,第一次捏着国际航班的机票踏进机场的情形吗?
你或许在打着哈哈,假装这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过两周就能回家的旅行;或许在专心应和妈妈的碎碎念,满足她想把一辈子的生活经验在二十分钟里拷贝进你脑子的愿望。
但分针始终缓缓转过,而你们这支小分队到了不得不向安检口进发的时候,你看见妈妈的眼睛有些晶莹了,而爸爸开始默不作声,只在你即将跨过那条黄线之前,大手抚在你背上,轻轻一推:
“去吧,放心,我俩没事。自己在外面多加小心。”
你鼻子酸酸地向前走去,张开双臂接受安检。等你再回头望去,发现妈妈已经把头埋在爸爸的肩上。爸爸一手搂着妈妈,另一只手拼命向你挥动致意,同时还在努力笑着,作出“拜拜”的夸张口型。
然后你一直绷着的那点子坚强“砰”地一下就碎成了渣渣。你匆匆向他们挥挥手,转过身来已经满脸是泪地咧了嘴。你知道自己的哭相真的很难看,但你更知道这次的离别和以往很不一样。
直到那一刻,你终于清楚知道:十几个小时之后,你即将只身面对的是一个空旷陌生的国家,你身后已然远去的是过去二十年全部熟悉的生活,以及最在乎你的那么几个人。
十几个小时之后,你从德国的机场走出来,开始拥抱全面清零的新人生。
异国风情的新鲜感两三个月内就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沉重、必须全力以赴的学业与生活。
你在德国就这么一路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地过来了。渐渐地,你搞得定导师,拼得过考试,下得了厨房,修得了厕所,斗得了房东,打得了零工,从办事总抓狂的没头苍蝇,变成了学弟学妹们会放心求助的“前辈”。
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你一片茫然、一无所有,渐渐地,你在这里也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积淀、信心与方向。
你当然一直尽量常回家看看。每每临近期末,你总是一边复习,一边攥着考试日程表算时间订机票。有时考试拖到假期后半段,你索性拎着复习资料上了飞机。
你当然也一直计划着接爸妈过来感受你的日常。你查攻略、递申请、订行程办手续,在接机口等到他们身影的一刻,成就感简直爆棚。
你想让相聚的时光尽量丰盛圆满,用热闹回忆冲淡漫长的分别。
可你也隐隐知道,有些体验,错过了就永远补不回来。
就像每一次回国,你都在行李里塞很多鱼油铁元大蒜素。你妄想这些公认有效的德国保健品能拖住爸妈变老的速度,然而每一次见面,你都惊慌地发现他们的皱纹多了十几条。
就像每一次爸妈来德国,你都带他们体验尽可能多的新风景。你想说服自己这样高质量的相处要比日日相对无言好得多,然而送他们登上回国飞机后,你依然觉得平日熟悉的小屋忽然冷清得可怕。
也不仅仅是爸妈。
像你跟旧日好友重聚,明明感情还在,张口却不知近况从何说起。
像你去找熟悉的早点摊,原址却变成了永和大王连锁店,那碗麻酱喷香的热干面从此寻不见了踪迹。
你开始发现这些年你从中国的机场飞到德国又飞回去,来来回回划过的轨迹割裂的不是天空,而是你的人生。
……
你一定纠结过、低落过,在很多个辗转不眠的夜里思量过吧——
如果当年没来德国,妈妈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亲自递药送水,而不是隔着视频无力地关切?
如果当年没来德国,那时的恋人是不是就能走到现在,而不是在机场最后用力抱抱,从此各自奔天涯?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最无奈,就在于没有如果。
所有那些如果,都是你当年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选择拿出来交换的东西。
所有在机场流过的泪,也都是为了那个更好的自己,必需的代价。
你、他、她,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来德国的理由。决定的那一刻,就踏上了这条注定纠结的路途。
这里学制太严、毕业太难,毕业了又想赚点工作经验。时间如白马,一晃就不知不觉留下许多年。
你不是一个人,这是每个“留德华”束手无策的难题,无可消祛的痛点。
有些人已经选择回去,有些人继续留下前行。
什么选择都有利有弊,什么选择都无关对错。
如果你此刻已经回国承欢膝下、成家立业,当然很好,很好……
如果你此刻依旧留在德国,那么——
愿你不负曾经的取舍放弃,愿你喜欢此刻努力的自己。
(本文原载于《欧洲时报》德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