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读着苏轼的《水调歌头》你一定知道,我要给你讲的是中秋节了。小时候有一年中秋放学回家,刚进门还没来得及放书包母亲就拿着锅铲跑出来对我说:“去,给你爸爸买啤酒去,他这会儿都下火车了,还给你带了云南的火腿月饼呢。”现在回忆起来,那下着微雨的中秋月夜因为父亲远行归来的团圆而成为了最幸福的日子,而我再也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火腿月饼。
对,没错,就是吃。就像春节要吃饺子、元宵节要吃汤圆一样、端午节和中秋节也要吃粽子和月饼,古今中外无论什么节日总是和吃吃喝喝脱不了关系,而多年以后无论你到了什么样的年纪,离家多少里,心里最怀念的应该还是那一口后来无论如何也没那么好吃的“美味”吧,那今年中秋,在欣赏月色的同时,小编也带大家感受一下古人笔下的月色和名画中的吃喝,一起回味那记忆中的味道和乡愁吧。
看到这幅《月下把杯图》的时候,是不是也和笔者一样有一种穿越到了南宋的感觉?马远画山水以少见多,以小见大,画树“瘦硬如屈铁”,多折枝。远山则低,用淡墨勾染。看着苍茫外,露出的月亮是否也感受到了画家的思念之情?
《雍正圆明园十二行乐图》出自两百多年前画家郎世宁之手迹(什么?你不知道谁是郎世宁?那你一定没有看过《康熙王朝》),经历非凡沧桑的岁月,经过数代先人精心保护至今,丝毫无损,真是一个奇迹,属中国无价之国宝。幻想一下倘若能在圆明园中与皇族一同饮酒赏月,那也是此生无憾了。
快看!有美女……看过《红楼梦》的读者们一定为书中描绘的“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钗扑蝶”等古代富贵女子的媚态生活动容不已,而 《月曼清游图》册描绘的则是宫廷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如果好奇那还等什么,把除8月琼台赏月以外的其他十一幅一起翻来瞧瞧吧。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丰子恺作为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一身崎岖坎坷却又宠辱不惊。先生的画都是平凡的生活琐事,但是寓意很深,但又非常平凡,在平淡中蕴藏真知。尽管置身于黑暗之中,也继续营造着那个澄澈晶莹的世界,一个背影,一弯玄月似已道出人生。
钱杜,字叔美,号松壶小隐,亦号松壶,亦称壶公,号居士,钱塘(今杭州)人。钱杜的绘画,以细笔和浅设色为主,运笔松秀缜密,所画山石、人物形象,能寓巧密于朴拙之中,古人真是文雅,中秋泛舟湖上,赏月饮酒,想想也是醉了。
和中秋密切相关的一个女人就是嫦娥,神话中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美国的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登月迈出“人类的一大步”的时候,我们就都知道,那个月亮上并没有住着嫦娥姐姐,可是比起坑坑洼洼的月球表面,神话传说似乎更有诗意。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韩熙载为避免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很有故事性,像胶卷一样将古人节日夜宴的奢靡场面生动描绘。
看完古画,我们再看看书法中关于中秋的经典作品:《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传为东晋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号为“三稀”,乾隆遂以“三希堂”为御书房名。
赏月吃月饼也好,赏桂花饮桂花酒也好,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那么此刻的你,在什么样的年纪,离家多少里?
小贴士: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元旦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