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坚,沈胡刚,2,顾建伟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昆山 215300;2.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伴有结节肿块,常伴随情绪的变动而变化。本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目前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内分泌激素失调。我们在临床中运用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单纯消癖煎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乳腺外科门诊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按就诊先后顺序,交替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治疗组52例,年龄21~45岁,平均(30±6)岁;病程1~9年,平均(5.72±2.37)年;单侧增生22例,双侧增生30例。对照组51例,年龄21~50岁,平均(29±6)岁;病程1~10年,平均(6.78±3.56)年;单侧增生20例,双侧增生31例。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价参考标准》制定[1]。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55岁;③停服激素类或相关药物至少3个月以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妊娠期、哺乳期、严重月经失调及功能性子宫出血者;②乳腺纤维瘤、乳腺炎、乳腺癌患者;③服用避孕药及性激素药物者;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原发病者。
口服消癖煎(本院院内制剂,批号为苏药制字Z04000656,主要成分为柴胡、夏枯草、白芍、赤芍、丹皮、川芎、瓜蒌、当归、香附、枳实、青皮、生草等),每次30 mL,每日3次。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取膻中、三阴交、期门、乳根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贴敷药膏由我院制剂室制备(由乳香、没药、皂角刺、橘核、元胡、降香,按等份为末,加麻油调成膏状以备用)。操作时将制好的药膏做成2 cm×2 cm大小、厚约0.3 cm的薄片,贴敷于所选穴位,再用较大一点的橡皮胶布粘贴固定,4~6 h后揭除,每日1次。
两组患者月经期时治疗均停,待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断其疗效。
根据乳房疼痛程度及肿块硬度、范围、大小和全身伴随症状的变化统计积分[1]。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治疗前后的积分及差值,根据症状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
按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乳腺增生病诊断与疗效评价参考标准》[1],统计治疗前后的总积分,计算其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愈:改善率≥90%。
显效:改善率为70%~89%。有效:改善率为30%~69%。无效:改善率<30%。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4.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更显著。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 52 15.21±3.55 3.52±1.351) 11.13±1.712)对照组 51 14.97±3.93 5.01±2.331) 9.82±1.61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对照组为 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乳腺增生病是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主要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导致乳腺结构在数量上和形态上的异常,而引起的乳腺结构不良,往往表现为乳房的疼痛与肿块,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又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如调整情绪及口服激素抑制剂,但三苯氧胺等激素抑制剂副反应大,可导致月经紊乱,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可长期使用,且停药后易复发,因此限制其在临床上长期使用。
中医学认为此病因郁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气滞痰凝而成,故治疗以化瘀通络、疏肝解郁、和血理气、调理冲任之中药内服外敷治疗[3],同时配合调整患者情绪[4],往往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的选穴中,膻中为宗气所汇之处,既能调畅气机,又能疏通乳房局部经络气血[5];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又为脾经之经穴,具有活血调经通络、健脾和胃化痰之功;期门为肝之募穴,具有疏肝活血之效;阿是穴即乳房局部疼痛或可触及到肿块的部位,是机体疾病状况下的特殊反应点,具有疏通乳房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配合药物贴敷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经络的作用[6],使药力更易直达脏腑,激发正气,从而能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7]。
本院制剂消癖煎,是经多年应用的经典成方,疗效显著[8]。方中柴胡、青皮、香附、全瓜蒌疏肝理气,调理冲任;重用川芎并合当归活血化瘀止痛;夏枯草、贝母化痰解郁;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平肝。配合穴位贴敷共奏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之效。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易行,更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20.
[2]千金花,王寅.针刺为主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30例[J].中国针灸,2013,33(6):539-540.
[3]叶芳.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72例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6):369-378.
[4]张智敏,黄娜娜,黄艳.针刺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30-731.
[5]黄建华.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膻中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22(7):505-507.
[6]任辉杰.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5):76.
[7]蒲朝晖,牛伟平,蒲勤,等.自拟桔梗蜈蚣散配合穴位敷贴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2):95-96.
[8]沈胡刚.消癖煎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I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