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双支艾条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2015-11-08 09:06吕振军翟玉馨吕素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艾灸气血原发性

吕振军,翟玉馨,吕素珍

(1.山东省滨州市中医院,滨州 256613;2.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滨州 256610)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是指女性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我国妇女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者占 53.2%,痛经严重影响工作者占13.6%[1-2]。西医多采用镇痛、镇静、解痉以及激素等疗法,有一定的副反应,因此,寻找有效而安全的止痛治法[2]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经络穴位理论,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 K3,双支艾条灸十七椎下与关元穴,对痛经发生时的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 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来自 2012年 1月至2014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及滨州学院在校女学生痛经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痛经程度VA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依据2008版《妇产科学》[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临床诊断标准如下。①经行小腹胀痛;②无盆腔器质性疾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发热伴严重感染者;②经检查证实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等所致的痛经;③伴有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④精神病患者;⑤不适合本疗法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仰卧位,取三阴交穴。选用2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维生素K38 mg[2,5],三阴交穴位皮肤常规清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穴位,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等得气感应,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4 mg,去针后按压针眼,再注射对侧穴。患者取坐位,取十七椎穴[6],先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1 min。将双支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进行悬灸,距离皮肤 2~3 cm,以患者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患者取仰卧位,取关元穴,先用拇指指腹由任脉中极穴向上推至脐,反复6次,然后按上述方法施灸,灸至皮肤有红晕,每穴各灸10 min。于月经来潮当天痛经发生时治疗1次,次日再治疗1次,接连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对照组

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00089),每粒0.3 g,月经来潮时饭后口服1粒,每日2次,接连服用5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2],VAS量表是国际通用的对疼痛程度进行描述的量表,即划一条10 cm直线作为计量疼痛的标尺,起端标记0分,代表无疼痛,末端标记10分,代表不能忍受的疼痛。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在标尺上划上反映当时疼痛程度的标记。测量标记点的数值,获得VAS评分值。

3.2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相关标准。

痊愈:疼痛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复发。

好转:连续3个月经周期疼痛减轻。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后两组VA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改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前后差值治疗组 48 6.12±1.01 1.31±0.841)2) 4.81±1.152)对照组 48 6.12±1.03 4.56±0.911) 1.56±1.17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7%,对照组为 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原发性痛经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病机可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7-13]。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由盛实而骤虚,子宫、冲任气血变化较平时急剧,导致子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煦濡,不通或不荣而痛。西医妇科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组织中及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明显增高有关。前列腺素诱发刺激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子宫因缺血、缺氧甚至引起痉挛性收缩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2,7]。针灸是治疗痛经常用的有效方法[14-19],以往的文献报道发现,大多数的治疗都是在非疼痛发生期间进行的治疗,及时缓解痛经是患者的需求[2],以人为本,急则治其标,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

穴位注射是应用针刺和药物结合的一种疗法[2],通过针刺的机械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穴位的开阖与传导作用,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人体产生强烈刺激,迅速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能明显增强药物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2]。维生素K3具有止血与镇痛作用[20]。最新研究表明,维生素 K3不仅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还有镇痛,拮抗前列腺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强大收缩作用[21]。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交会穴,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冲脉在腹部与足少阴肾经相并而行,故三阴交穴通过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还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通。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共同调节胞宫气血。针刺三阴交穴能健脾胃、助运化、调补肝肾、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从而调整肝、脾、肾的功能[22-25],达到止痛的效果。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 K3不仅可增强针感,提高穴位对机体的调整作用,而且由于腧穴、经络和药物作用互相协同,可达到短时间内止痛的效果。

艾灸疗法是艾燃烧时借灸火产生的温热刺激、光辐射效应及艾的药性作用,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26-30]。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疗法能够调整人体的内分泌-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使紊乱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还可以通过经络的传热对脏腑器官起到热效应,改善微循环,使子宫纤维松弛,同时提高痛阈,从而起到治疗痛经的目的[27]。十七椎穴为经外奇穴,位居督脉,冲、任、督三脉均源于胞中,纵行交错运行气血,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着调节、溢蓄的作用。督脉贯脊属肾;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足太阳膀胱经循膂络肾,从腰中下挟脊。而十七椎正是足太阳、足少阴和督脉循行所过之处,故可疏通三经气血,补益肝肾,调节冲任气血[6],起到通则不痛或荣则不痛的治疗效果。另外,十七椎穴正值盆腔所在位置,子宫位于盆腔内,灸之温通经络,符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关元为任脉穴,为足三阴经、冲任交会穴,是调理冲任之要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补肾培元、通调冲任。灸之可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临床治疗痛经作用最强的穴位[6]。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十七椎位于腰部后正中线,前后阴阳对应,两穴相合,艾灸治疗“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其效相得益彰。双支艾条灸法为尊师多年养生与临床实践之经验,双支艾条灸火热力强,温热刺激,穿透穴位皮肤,如水渗透,向深层灌注,激发经气,具有温热效应,疏通经络直达胞宫,而使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维生素 K3兼备针刺和注射药物的“双重”作用,联合双支艾条灸十七椎、关元穴互相协同,相得益彰,可达到调节阴阳,快速激发经气,疏经活血,通过疏通足三阴经进而调整肝、脾、肾的功能,间接达到调整胞宫气血的作用,可使冲任经脉通畅,胞宫经血顺行,“通则不痛”,短时间内即显示显著的止痛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注射配合双支艾条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优于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具有良好的即时止痛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感谢山东滨州市人民医院范宜文尊师的指导。

[1]李蔚江,赵琛.针刺郄穴地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17-818.

[2]Lv LX, Lv M, Fan YW.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cupoint Injection plus Massage Therapy on Primary Dysmenorrhea[J]. J of Acupunct Tuina Sci, 2014,12(4):256-259.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5]杨雅红.穴位注射加贴敷艾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76.

[6]汪慧敏.王樟连教授治疗痛经经验浅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39-440.

[7]冯秀荣,李鑫,黄媛.穴位贴敷治疗痛经 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6):1225-1226.

[8]曹阳,赵莉,张婷婷,等.中药辨证治疗痛经13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6):488-491.

[9]孙娜,武淑娟,崔建美,等.原发性痛经的针灸辨证治疗刍议[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53.

[10]胡紫嫣,章健.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2):1343-1345.

[11]翟凤婷,王昕.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探析[J].陕西中医,2014,(11):1535-1536.

[12]乔丽,张卫东.原发性痛经中医认识浅解[J].中医临床研究,2013,5(9):64-65.

[13]刘馨.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研究和中医药治疗进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65-66.

[14]梁雪松.原发性痛经实施温针灸合并拔罐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8-59.

[15]张丽文.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72-73.

[16]张素荣.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6):125-126.

[17]李明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5):4848-4850.

[18]胡小军,高秀红.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176-178.

[19]方环景.温针灸并拔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体会[J].现代养生,2014,(20):241.

[20]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 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6-527.

[21]陆金霞,陆文彬,柯忠妹.维生素 K3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2):103-104.

[22]程凯.肝脾肾的综合保健穴位——三阴交[J].食品与健康,2011,(8):24-25.

[23]李再玲,徐光福.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625-626.

[24]郭玉怀,孙忠人,仇立波,等.三阴交治疗相关妇科疾病的机理[J].吉林中医药,2014,(2):196-198.

[25]崔巍.浅议三阴交穴在妇科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6):53.

[26]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

[27]李振联,李艳青,潘分乔,等.隔中药穴位贴敷灸治疗原发性痛经5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130.

[28]贾政敏,黄碧纯.艾灸关元穴防治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文献杂志,2015,(3):54.

[29]宋如意,庄语.腹部艾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4):527-529.

[30]叶艺.艾灸疗法在原发性痛经中的应用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0):137-139.

猜你喜欢
艾灸气血原发性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