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2015-11-07 12:30陈立柱刘建军
铁军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邮粟裕伪军

陈立柱 刘建军

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一栋普通的民国建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一场辉煌胜利。1945年12月25日夜,新四军华中野战军攻克被日军盘踞的高邮城防,日军大佐岩崎见败局已定,遂放弃抵抗举起白旗,并于次日在高邮城区熙和巷70号“驻高邮日军司令部”向我军缴械投降,我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将军见证了新四军受降全过程。

“驻高邮日军司令部”公园礼堂成了日军成建制向新四军投降的历史见证地,如今已被改建成由总后勤部原政委、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周克玉上将题写馆名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盛夏时节,我们来到这里,重温那段历史。纪念馆内模拟重现了许多战争场景,让人不经意间便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展览大厅的布局,是从新四军攻城大型浮雕开始的,该浮雕以对日最后一役——高邮战役为历史背景,主体展现了新四军部队攻城画面,勾勒出战士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老百姓肩抬担架、车送弹药等感人的支前场景,并以硝烟弥漫的高邮古城墙为背景,结合里下河水乡平原地区的芦苇、宝塔、运河水为衬托,运用象征艺术手法,表达新四军战士们破城后摇旗呼喊的欢胜场景和骁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的浓厚感情。

展馆分别展示了高邮战役的战前形势、运筹帷幄、战役过程、受降仪式、制胜法宝、战役意义等6个环节。展览通过100多件文物、200多幅图片和大量雕塑、模型,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讴歌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刻揭示了高邮战役胜利的深远意义和历史启示。

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高邮也是我军从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县城。

高邮战役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四个多月、日本政府及中国战区侵华日军签署投降书三个多月后,新四军通过激烈战斗全歼拒降之敌、收复被占地区的一次重大战役。它以新四军建军以来最大规模打援攻坚战的显赫声威、中国抗日军民对日作战最后一次战役的定鼎之功和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转变的开篇之作而彪炳史册,永昭后世!

据《人民报》记者甄为民回忆,1945年12月19日至26日,粟裕将军亲自部署指挥高邮战役,向盘踞在高邮城内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总攻,一举歼敌5000余人,其中日军1100余人,歼灭和俘虏日军之多,缴获枪炮弹药军械物资之多,在华中抗日战场上为数不多。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第一场对日大规模战斗是八路军发起的平型关大捷,最后一役则是新四军发起的高邮战役。

前不久,有谣言称共产党抗日八年仅歼灭日军851人,7月25日,《红旗文稿》对其进行了严正批驳。且不说其他战役,仅高邮一役就歼灭日军1100余人,这就是铁证,历史已经冻结了的事实,不是随意编造就可以改变的。70多年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至今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纪念馆里,一张泛黄的旧报纸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中国战场上仍有部分日军负隅顽抗、拒不投降。华中解放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全力向不投降的日伪军进攻。从8月16日至22日,新四军苏中一分区部队在2000多民兵配合下攻克三垛镇、界首镇、马棚湾等高邮城外围日伪军据点,将高邮城置于抗日军民的包围之中。

自1939年10月2日高邮城沦陷后,日伪军一直派重兵把守。城头碉堡林立,城外工事密布,且有护城河环绕四周,形成了严密的外围防线;城内则利用众多的庙宇、公园、工厂构成防御据点。日本宣布投降后城内仍驻有日军一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伪军5000余人。高邮城以南30多公里处的古镇邵伯,驻有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团,共约1500人;高邮与邵伯之间的车逻镇,也驻有部分伪军。驻高邮日军自恃地形险要,重兵据守,妄图顽抗到底。

再向里走,两份绝密电报原稿向我们展示了当时高邮对我军全局的重要性和粟裕将军对发动高邵战役的坚定决心。1945年12月3日,粟裕经过深思熟虑,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人联名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发起高邮邵伯战役。12月5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部队马上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按照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华中野战军司令部即率第七、八两个纵队投入高邮邵伯战役的战前准备。12月15日,夺取高(邮)邵(伯)的作战准备一切就绪,突然又接到邓子恢等转来的陈毅等12月11日发出的电文,命令:调七、八两个纵队迅速北上,即返津浦路方向!然而,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先头部队一零八师已到达扬州及江都(仙女庙)一线,待其全军到达后,极有可能窜入高邮,进攻两淮。于是,粟裕亲自起草长达千言的电报,据实陈述,详析利弊,再次建议先组织高邵战役。新四军军部收到粟电后,终于收回命令,同意集中第七、八两个纵队先打高邮。

12月19日晚7时,第八纵队及军区和地方武装共七个团在八纵司令员陶勇指挥下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向高邮城发起攻势。至20日中午,高邮城外围据点除净土寺塔外,均被扫除。日伪军龟缩在城里,处于我军的围困之中。21日,我军攻克了邵伯等日伪据点,切断了高邮城日伪军的退路。22日清晨,粟裕司令员从邵伯匆匆赶到高邮城外东北角的村子里见了陶勇,并一同视察了高邮城外地形,特别深入考察了东门外的地形,并作了详细的作战部署。

高邮战役虽已过去70年,但那些细节至今听起来仍是惊心动魄。12月25日,陶勇亲临前线指挥,打响了进攻高邮城的总攻。我军炮兵首先对东门内的日军司令部实行集中射击,牵制敌军主力于东门。与此同时,第八纵队的第六十四、六十六、六十八团出敌不意地分别从城北、城东、城南三个方向,向高邮城发起了猛烈攻击,敌人腹背受敌,防不胜防。各团对困守之敌猛烈进攻,迫使敌人向碉堡林立的日军司令部收缩,新四军包围圈越缩越小。日伪军眼看大势已去,不得不逐渐停止抵抗。26日凌晨4时,跟随进攻部队突进且与敌接触的第六十六团政委姚力向指挥部报告:日方声称愿意投降,但坚持要同代表谈判。此役,共歼灭日军岩崎大佐以下官兵1100余人,生俘近900人;歼灭伪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王和民以下官兵5000多人,生俘35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60余门、各种枪支4300余支,战绩居华中抗日战争之最。

位于纪念馆东的净土寺塔,建于明神宗(万历)时,距今近400年,高约30多米。塔身上的累累弹痕仿佛在述说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我们后人一定要牢牢记住日本帝国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牺牲、蹂躏和苦难,记住新四军等革命先辈英勇杀敌的不朽功勋,以史为鉴,面对未来,激励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振兴中华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不息。

这是一组重现我新四军接受日军投降的雕塑,仿佛将我们带回了当时的情景。

这次日军投降仪式是我军史上对日最大规模受降仪式。1945年12月26日凌晨4时,新四军代表韩念龙(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八纵政治部主任)在熙和巷70号,也就是现在的公园礼堂内举行受降仪式,接受侵华日军驻高邮最高指挥官岩崎大佐的投降。粟裕司令员也轻装简从地在夜暗中来到日军司令部大院。受降仪式在灯光昏暗的日军司令部大厅里举行。那里已经围了一些民众和战士。看到粟裕来了,他们让出一个空间给粟裕。粟裕微笑着,同这些普通士兵一起观看了整个受降仪式。

大厅内紧靠后墙处,摆着一排长桌子,一头靠北边墙,桌面上铺上黄军毯。在长桌后面正中落座的是韩念龙主任,他的左右是谈判助手和书记官,长桌的左边,站立我军干部战士;长桌右边立着两排日军军官,岩崎大佐在中间。

受降仪式开始后,有一名日军军官出列,向岩崎大佐行军礼后,说了几句报告词之类的话,就双手捧着日军花名册和军械、军需登记册,呈交岩崎大佐,然后退回原位。

岩崎大佐向韩念龙行军礼(其他日军军官行注目礼),然后,双手捧着日军花名册和军械、军需登记册,恭恭敬敬地呈交给韩念龙主任,之后他也退回,站立一边。

韩念龙接过花名册,一一翻开,略加审阅后,即令日军大佐岩崎指定专人陪同我军人员去广场和仓库清点交接武器和物资,另派人随同我军到分散被围的各据点命令日伪军迅速缴械投降。

展厅里的另一组雕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日军大佐战败投降后对粟裕将军诚服之至,献上家传宝刀紫云刀。

受降仪式结束,粟裕微笑着,不声不响地离开大院。这一切,不仅日军指挥官不知道,连主持受降的韩念龙也没有发现。三天以后,粟裕接见缴械投降的日本军官,敌工部的陈超寰用日语向那些日本军官介绍:“这就是粟裕司令,他是这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在场的日本军官都惶恐地站起来向粟裕敬礼,垂下了他们的头。

粟裕打着手势请他们入座,重申了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说:“我们一定保证日军的生命安全,你们要安下心来,与我们合作。你们在过去为日本军国主义效力,犯下了侵略中国的罪行。我们共产党人一贯认为,日本侵略战争的责任,应由日本帝国主义去承担,不是一般日本军人的责任,中日两国人民都身受战争之害。”

日本军官惊讶异常,连连表示:“不胜感激之至!不胜荣幸之至!”

岩崎深受感动,并心悦诚服。他本来得到许可可以将祖传的宝刀带回日本。但他双手捧着宝刀,向粟裕一躬到底,说:“谨将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刀,敬献给久已仰慕的中国将军。”

走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故事扑面而至,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向英雄致敬,向老兵致敬,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责任编辑 王浩钟)

猜你喜欢
高邮粟裕伪军
第一次开飞机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夕照高邮湖
粟裕:“图痴”与“枪迷”
粟裕:“图痴”与枪迷
毛泽东为何坚信粟裕能指挥大军团作战
画说铁军:高邮受降
我的家乡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