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辉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灵芝子实体品质差异性研究
鲍文辉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灵芝;培养基;多糖;三萜类化合物;产量
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药书记载、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均表明,灵芝是上好的养生保健中药,能扶正固本,补气安神,在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改善睡眠,保肝护肝,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防治糖尿病,调节尿酸、改善痛风,辅助治疗肿瘤,延缓衰老等方面作用确切。药理实验证明,灵芝的广泛药理作用是由于其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等多种有效物质[1]。鉴于此,近年来灵芝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费量迅速增长,栽培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灵芝产业存在品种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影响了灵芝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据谢丽源、蒋冬花等报道,不同灵芝菌株、不同栽培基质(混合培养基)培养的灵芝,其多糖、三萜含量的差异较大[2,3],但未见有关原木和混合培养基灵芝产品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培养基栽培灵芝对子实体有效成分影响的试验。
1.1 供试材料
供试灵芝菌株:韩芝2号。原木和培养基辅料分别选购自庆元县德本木糠厂和原材料市场。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3种培养基。①栎属树种原木培养基:选用直径10~20 cm的竹叶青冈、青冈、麻栎、槲栎、白栎、赤皮树等树种。②普通杂木原木培养基:选用直径10~20 cm的红栲、白栲、米槠、枫树等树种。③木屑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红栲、白栲、米槠、青冈、栋木、光皮桦、南酸枣等树种木屑)74%、麸皮24%、石膏粉1%、蔗糖1%,含水量60%。
每个处理投料800 kg,处理①②于3月15日接种栽培,处理③于4月15日接种栽培,常规技术管理。每处理设定50 kg培养基区块为定量检测小区,子实体成熟后分别对产量和质量指标进行考察,并测定其有效成分指标。
1.3 考察、测定项目
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子实体产量,不同处理的灵芝外观品质特征,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子实体的多糖、灵芝酸A、B、C等三萜类的含量。
2.1 子实体产量
累计两年收获的不同培养基灵芝子实体,总产量以木屑培养基较高,为2.12 kg;栎属原木培养基居次,为1.98 kg;普通原木培养基产量较低,为1.68 kg。分年度产量高低排序与总产量一致(表1)。木屑培养基的产量全部集中在第一年,产量高且出菇早,栽培周期短。
2.2 子实体外观特征
子实体的外观特征取样考察结果(表2)表明,单个子实体从重到轻排序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菌盖直径从大到小排序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菌盖厚度从厚到薄排序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子实体外观和质感以处理①较好,表现为菌盖表面光泽好、整体质感紧实;其次是处理②;处理③较差,表现菌盖表面缺光泽,子实体不够紧实。
表1 不同培养基灵芝子实体产量
表2 不同培养基单个灵芝子实体性状
2.3 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含量
(1)灵芝三萜类。包括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C1、赤芝酸A等9种灵芝酸(三萜),总含量以处理①较高为0.29%,处理③次之,为0.25%,处理②较低,为0.22%(表3)。
表3 不同培养基灵芝子实体三萜类含量测定结果
最主要的三种灵芝酸(A、B、C1)含量,以处理③较高,合计为0.20%,比另外两处理(0.14%)高出42.9%。三萜种类,以处理①较全面,9种可全部检出;处理②次之,可检出6种;处理③仅检出5种。
(2)多糖。各培养基灵芝样品的普通多糖含量检测结果:三种培养基灵芝含量在1.70%~2.18%之间,以处理②较高,为2.18%,分别比处理①(1.82%)、处理③(1.70%)高19.9%和28.2%。
采用不同树种原木、混合木屑三种培养基质栽培的赤芝(韩芝2号),子实体的外观品质和有效成分测定结果,以栎属树种原木培养基栽培的个大肉厚,菌盖厚度、紧实性及表面光泽等外观品质都明显优于普通段木和混合木屑培养基,且三萜种类等有效成分较全面,适合于以灵芝子实体直接入药为主的道地灵芝基地应用。
用木屑混合培养基栽培的灵芝子实体产量最高,主要有效成分灵芝酸A、灵芝酸B和灵芝酸C1的含量高出两种原木培养基的40%以上,且栽培周期短,适合于以提取三萜类有效成分为目的的栽培基地应用。
灵芝品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包括对灵芝的特有多糖的检测研究,对三萜类中的微量灵芝酸种类的检测,对不同培养基的灵芝孢子粉产量及质量检测及不同培养基与不同灵芝品种间的质量效应等。
[1] 林志彬. 灵芝的现代研究[M].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2] 谢丽源, 彭卫红, 等. 不同栽培基质灵芝与不同灵芝菌株活性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27(1): 325-330.
[3] 蒋冬花. 培养基配方与栽培方式对灵芝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9(3): 77-79.
S567.3+1
A
2095-0934(2015)05-318-02
鲍文辉(1962—),男,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用真菌开发利用。E-mail:syjbw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