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松主
扶正清热利湿法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实验研究及病理学分析
卿松主
目的 研究和分析在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的过程中对患者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2周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扶正清热利湿法;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疗效
泌尿系统感染通常被称为尿路感染,是由于细菌入侵尿路上皮而导致的炎症反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1]。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尿急、尿频、尿痛、尿道有灼烧感以及会阴部的不适,严重者会出现血尿甚至急迫性尿失禁,该病症多发于女性[2]。由于尿路感染极易复发,因此1年内复发2次以上或者半年内复发1次的患者,均属于再发性尿路感染[3]。本研究对再发性尿路感染的患者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100例,且均为女性;年龄在23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2.3)岁。患者的病程为6个月-72个月,平均病程为(12.9±10.1)个月,临床表现均存在尿急、尿频、尿痛、尿道有灼烧感等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在第一周进行敏感抗生素的治疗,并在整个疗程当中服用颗粒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的剂量为2包。治疗疗程为一个月。
观察组患者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处方成分包括:知母15g,生地 15g,黄柏 12g,酒大黄 12g,滑石 12g,萹蓄 10g,通草 10g。每日早晚两次以水煎服,剂量为150mL.治疗的疗程也是一个月。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尿常规由检验科对标本进行离心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视野内尿常规白细胞数量降至3个以下为转阴。并对患者的细菌清除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2周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细菌清除情况及满意度比较
尿路感染是泌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之一,该病多发于女性,由于病情的迁延和反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压力。而由于尿路感染的治疗需要用到抗生素,如果患者出现再发性的尿路感染,通过反复的治疗会导致病原菌出现耐药性,从而加重病情的反复。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在感染细菌后,部分细菌会寄生在患者膀胱的上皮细胞当中,这样进行抗生素治疗时,药物根本无法达到,从而也就无法对细菌进行彻底地清除,给病情的反复带来隐患。
在中医学中,再发性尿路感染属于“劳淋”的范畴,基本的病理机制是因为患者的肝肾阴虚或者脾肾阳虚,从而导致水液不化,使湿热浊邪固于体内,膀胱失司,导致发病。因此治疗的根本在于扶正祛邪、清利湿热,或温补脾肾,或滋补肾阴[5]。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是扶正清热利湿法,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尿常规白细胞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2周后的细菌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中药处方中的知母苦寒质润,能够起到滋阴润燥、清热泻火的功效;而黄柏则具有退热除蒸、清热燥湿的功效,二者齐用,能够具有滋阴润燥、清热燥湿的作用。而当归、生地能够养血和血、滋阴润燥,补充患者的肾阴不足;滑石则滑利窍道,具有利水但不伤阴的功效;萹蓄能够利尿通淋、清利湿热;酒大黄则兼清湿热、荡涤邪热;通草能够清火利湿。诸药合用,使处方具有了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功效,且标本兼顾,邪气得驱,正气得固,以致诸症皆除。
综上所述,在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扶正清热利湿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417000湖南娄底市康复医院
[1]刘世巍.扶正清热利湿法防治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病原学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2]李春梅,周婷婷.健康教育对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569-569.
[3]唐国传,唐尚伟.中西药分阶段轮换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2-14,17.
[4]汪蕾,蔡朕,张胜容等.自拟解郁通淋方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1):94-94.
[5]曲黎,尚敏.三金片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50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97-298.
R277.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