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走来的“活记忆”

2015-11-06 03:58韩俊俊宋志娇
祖国 2015年20期
关键词:国民党

韩俊俊++宋志娇

周东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原部长。192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北仑港,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获得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朝鲜三级国旗勋章等荣誉。1984年离休定居北京。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抗战老兵方队经过天安门前时,不知让多少观礼者热泪盈眶。其中就有93岁的老兵、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训练部原部长周东葵。观礼后,周东葵不住感叹,“ 如果当年我们有这样先进的武器,小日本哪里敢侵略中国”。

周东葵虽已93岁高龄,但声音洪亮、思维敏捷、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已到鲐背之年,面对记者,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的战争年代。

苦难生活中的红色曙光

周东葵出生于浙江宁波北仑港,小时候,父亲在上海工作,那时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国家在一天天沉沦。年少的周东葵看到了城市与农村不同的衰败景象十分迷茫,不知道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上海沦陷后,在租界学校读书的周东葵参加了学生救亡协会,实际上是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后来参加“学协”办的救亡理论训练班,训练班里讲述的是统一战线的问题、中国抗日的前途、青年的前途、妇女的前途等,在讨论过程中慢慢感觉到共产党的政策好,随后于1938年入党。

第二年,周东葵被派往江南,到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了七个月。“这七个月对我们学习的人来说,是决定一生的,到现在那些思想还在我脑子里起作用。”后来这些成员到前方的部队去,为各部队提供了优秀的骨干力量。

1942年,周东葵到了苏北,后来辗转到新四军第三师,因为视力不好、人又瘦弱,连队派他带领二十几个伤病员“打埋伏”,到老百姓家隐蔽起来。那时药品稀少,只有简单的纱布、碘酒,以及两个小卫生员。使用的纱布全都是旧的,用过的纱布洗干净,然后用蒸汽消毒、晒好继续用。帮重伤员洗衣服时,肥皂用来洗纱布了,所以就把稻草烧成灰并过滤,用过滤后带碱性的水洗,还要经常用开水给伤病员烫虱子。日军坚壁清野,一开始伤员吃不上细粮,就吃山芋杆子、野菜等,生活十分艰辛。

诉苦教育中的“神马之墓”

抗日胜利后,内战爆发。当时,所有干部都有一个共识,国民党反对派肯定要反共,内战必然会发生。“师长黄克诚说我们赶快去往东北,建立我们的革命战略根据地。”周东葵跟随部队从苏北进入山东、河北,经过热河、内蒙古,一直步行到东北。“到了东北后,开始剿匪、实行土改、开辟根据地,部队经过三下松花江阻滞敌人,后又发动攻势作战,先消灭一个连、一个营,之后一个团,再后来一个师,到辽沈战役的时候消灭了五十万人”。随后解放战争很快取得了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在解放战争时期,周东葵在政治处作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参加过四次“诉苦教育”,发动战士诉旧社会的苦,诉地主阶级、保长等对他们的压迫。这些士兵大都是底层劳动者,长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非常贫苦,缺衣少食,有的一家盖一条破棉被,几个人共穿一条棉裤,没有棉裤的人就只能呆在家中。

最令周东葵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姓张的战士讲的“神马之墓”。战士家里有几亩地,一年秋天一匹老马到他地里啃庄稼,他们就用棍子一敲,老马就倒了。后来发现这匹马是地主保长的,保长要求必须治好。慑于保长势力,他们只能把老马抬回家精心调养。没有粮食,就到邻居家借点小米,熬好粥喂它,但老马本来有病,虽然精心照料,老马还是死了。保长故意刁难说,这是一匹神马,不仅要埋起来,还要立碑,写上“神马之墓”,这还没完,保长要求一家人穿麻戴孝磕头。张姓战士的父亲为此气得吐血而亡,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困苦。

在诉苦教育中,“神马之墓”只是众多不幸中的一例。战士通过诉苦引起了共鸣,现场哭声震天。第一阶段的教育是感性的,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于是“大家就找受苦原因,那些人欺负你,凭的是什么,凭的是政权,那些保长、屯长的背后是国民党反对派,是国民政府。”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战士的阶级思想觉悟普遍提高,杀敌复仇立功的情绪高涨,有的用牙齿咬破指头,写血书,盖血印,有的表示就算腿打断了,爬也要爬到敌人据点去。其实不论是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国民党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贫苦出身,经过诉苦教育,俘虏兵也会变成杀敌的勇士。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周东葵认为,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诠释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历史,包括全面分析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的结论。

在抗日战争发生前夕,中国社会已经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把持国民政府的国民党领导集团成为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总代理人,在十年内战中一心一意的要消灭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但对日寇的侵略采取消极的不抵抗政策,在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才被迫抗战。除了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一批军政首脑(中央委员50多人)投降日寇和组建伪军外,留在抗日阵营的国民党部队虽然也打了一些大仗,但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为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民主、发动群众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反而腐败堕落,打击迫害进步人士,站在广大人民的对立面。这个时期的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处于既抗日又反共反人民的相对矛盾的地位,起着相当消极的作用。当抗日战争胜利矛盾转移之后,国内阶级矛盾被激化,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又恢复成为反动势力(即所谓三座大山)的总代表,站到中国民主革命的对立面。在抗战胜利后,占有三亿五千万人民的土地、资源以及掌握了430万军队、在美大力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对比只拥有一亿人民的解放区和120万部队的共产党而言,貌似强大,但由于其反革命的本质,加上在抗日战争中消极作战的巨大影响及本身的腐败问题等等,很快在我党我军的打击下垮台。

经历过战争的周东葵通过对比国统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生活情况,认为共产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是有原因的。在国统区,虽然表面上宣传实行三民主义,但实际上仅在“民族”上进行了抗日。国民党在抗日期间就一直有密令迫害共产党与民主进步人士,“民主”无法实现。老百姓的一句话“国民党万税”直接反映“民生”艰难。甚至不顾民众死活,在1938年6月为了阻滞日军攻势,国民党制造花园口黄河决堤,造成44个县系1250万人受灾,淹死89万人。“国民党征兵是抽壮丁,很多人不愿意去,有的就凑钱买壮丁。甚至有专门的兵油子来卖壮丁。新兵都是用麻绳捆起来,象大闸蟹似的,在街上十几、二十个被麻绳拴着往部队送。”官僚资产阶级代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大发战争财,利用运军火、物资赚了二百个亿美元。endprint

“解放区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到那,到处都是歌声,解放军的天是晴朗的天这不是假的,”很多民主人士来到抗日根据地后,改变对共产党的看法,感慨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之后积极捐款捐物。

在改善民生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二五减租;爱惜民力,厉行节约,雇用民工必须经过批准并付足报酬;部队自己种菜、养猪、开油坊,战斗部队做到部分自给等。

为了保护民生,1940年周东葵所在的新四军第三师就在苏北修了一个大海堤,这个海堤国民党也修过,但因为贪污,拨款一到地方就没有了,最终没修成。1939年发生了一次大海啸,死了一万多人,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部队到了那里,了解情况后师长黄克诚就提出要修海堤,报上去后,刘少奇就表示,不要算经济帐,算政治帐,再花钱也得修。但修海堤需要大笔的钱,又不能抽税,于是采取办法,用盐税做担保,发行了一百万元修堤公款;随后以工代赈,给所有参加施工的老百姓粮食当工资,代替救济;当时我们的部队也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1941年5月到7月,仅仅两个月就把它修好了。期间,国民党和土匪的破坏行动从未断过,周东葵提到当时不仅有谣言,还有暗杀。一个专门管粮食的科长被暗杀了,还有一个副区长兼修堤的副总指挥两条腿被打断,被扔到了海里。当时的县长宋乃德也差一点被杀掉,本来县长一块参加劳动,但因为生病就坐牛车到县里,回去的路上,前边有人传令说,县长有令,就地休息、吃饭。县长原先在部队呆过,警惕性很高,察觉不对,下令赶紧加速前进,在高粱地里掩护了起来,不一会土匪就来了,埋伏起来的一行人趁机全部消灭了土匪。

在民主政权建设方面,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中间部分和开明士绅各占约三分之一,调动各方面抗日力量的积极性,后来成为新中国的雏形。

另外,与国民党统治区压制的进步文化活动相反,敌后根据地的文化活动十分活跃,为战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十分明确。1944年郭沫若写了一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揭示明朝末年统治阶级腐败而导致灭亡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因骄傲脱离人民群众而失败的史实。共产党立刻把它列为整风文件,各个根据地把它改编为戏剧,以利于教育广大军民。但国民党政府却心虚不知悔改,重蹈历史覆辙。

在和平年代,有些人不了解历史,很容易被各种说法左右,不能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周东葵看到少数人的错误言论,其中个别还是有影响的公众媒体人,深感忧心,他郑重地说道:“尊重历史,正确诠释中国革命的历史,正确认识伟大的中国革命十分重要。当代社会应当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弘扬主旋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红线,抓好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向上地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民党
快过关了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迅速被歼灭的内在原因探讨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军队报刊
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军的总人数是多少?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
国民党政府海军组织机构述略(1927—1949年)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外国军事顾问与国民党军事力量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