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成 谭 忠
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
刘绍成 谭 忠
本文介绍了现如今考勤方式的现状,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针对其缺点提出将Wi-Fi无线装置与考勤相结合,实现考勤无需人员主动参与的全自动化考勤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本文介绍的自动考勤系统,可以允许员工在单位指定的Wi-Fi无线装置信号覆盖的区域使用手机进行考勤,无需员工主动参与到考勤任务当中,无需使用考勤机器,节省了考勤机的设备成本,同时优化了考勤机制。
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愈发迅猛,人们的上网模式也不再局限于有线上网,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无线网络,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服务。无线网络技术中,Wi-Fi通信技术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许多单位都已经拥有自己的Wi-Fi,人们基本上可以通过Wi-Fi随时随地免费上网。
一个健全的考勤制度可以直接反映员工的个人工作情况,为单位管理人事事务、加强员工劳动纪律管理、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提供了有效保障。在考勤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考勤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纸质考勤、指纹考勤、人脸识别考勤、磁卡考勤等等。但这些考勤方式都有些许缺点,其中同一缺点都是需要员工主动参与到考勤任务当中,本文正是针对这一原因提出一套无需员工主动考勤的方案,利用现如今广泛使用的Wi-Fi无线网络,设计了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
现如今科技愈趋发达,网络的普及让人们享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然而,有线网络上网地点的固定性,网络布线复杂等问题,加上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使得无线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Wi-Fi技术的诞生,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于无线网络的需求,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Wi-Fi技术的发展。
Wi-Fi,即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属于无线局域网范畴。它是短程无线传输技术中的一种,能够在几十米到上百米的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遵循802.11x系列标准,该标准是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所制定的,所以所谓的802.11x系列标准一般都属于Wi-Fi。根据802.11x标准的不同,Wi-Fi也有着不同的工作频段,如2.4G/ HZ和5G/HZ。Wi-Fi技术的传输速度高是其最大优点,此外,在信号较弱或被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可调整其带宽,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地保障。Wi-Fi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电脑、手机、电视等设备也都加入了无线网络接入功能,应用前景广泛。当然,Wi-Fi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安全性能方面的问题,Wi-Fi有自己的加密算法,名为WEP,该算法由802.11提供,它对网络接入点和主机设备之间无线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进行窃听、攻击和入侵。然而该算法并不能保证用户信息足够安全,Wi-Fi本身就缺少像有线网络那样的物理结构的保护,而且也不像访问有线网络时必须先连接网络,在网络未受保护的情况下,非法用户在处于Wi-Fi信号覆盖范围内,只需要通过无线网卡就可以访问到无线网络,占用网络带宽,并造成用户信息泄露。不过Wi-Fi技术依靠着自身的优势,仍然处于主流无线传输地位。
在基于Wi-Fi无线网络的组网架构中,市场如今已经出现三种Wi-Fi的应用模式。第一,企业或者家庭内部接入模式,在企业内部或者家庭架设AP(无线访问接入点,全称为WirelessAccessPoint),所有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Wi-Fi终端,借此AP以实现终端的内部通信,或者将AP作为宽带的接入出口,链接到互联网,该应用方式非常普及,这时Wi-Fi无线装置所提供的功能就是网络接入功能;第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通过电信运营商,在机场、火车站、酒店等许多公众场所纷纷架设AP,为广大用户提供Wi-Fi接入服务;第三,“无线城市”的综合服务,该服务是由当地市政府全部或部分投资建设,是一种类似于城市基础建设的一种模式。本文所使用的Wi-Fi组网架构是第一种模式,即企业或者家庭内部接入模式,其架构如图1所示,企业可通过路由器即可搭建企业内部Wi-Fi,员工通过使用企业Wi-Fi,自动实现员工考勤。
在考勤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考勤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纸质考勤、指纹考勤、人脸识别考勤、磁卡考勤、虹膜考勤等等。但这些考勤方式都有些许缺点。纸质考勤适用于人数少的会议签到或工作签到,只能局限于人数很少的情况下;指纹考勤的识别率是该类考勤的缺点之一,员工的指纹不规则或出现指纹受损时,员工将无法进行考勤,此外指纹识别速度慢也阻碍着指纹考勤的发展;磁卡考勤需要员工时刻携带磁卡,当没有携带磁卡时员工无法考勤,此外磁卡损坏或丢失需要员工补办,不甚方便;人脸识别考勤和虹膜考勤都是属于高端应用,成本高,不适用于企业或大型考勤活动。
上述考勤方式,都有一个共通点,即都需要员工主动参与到考勤任务当中,这样在考勤高峰期会出现排队考勤的情况,延误考勤时间,甚至会出现考勤迟到的现象。另外,员工可能存在忘记考勤、忘记是否已经考过勤,存在着诸多不便。
因此,本文提出一套无需员工主动考勤的方案,建立在Wi-Fi无线技术的领域上,利用智能手机的Wi-Fi联网功能,设计一种实现考勤自动化的考勤体系,即: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可分为两部分:Wi-Fi无线装置和后台自动考勤系统。Wi-Fi无线装置主要负责采集当前联网中的手机用户MAC地址,而后台自动考勤系统则负责设置和执行考勤任务。其中考勤任务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
图1 企业或者家庭内部接入模式架构图
图2 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拓扑结构图
图3 自动考勤系统流程图
①考勤任务配置,需设置员工上下班时间、考勤允许时差(如:1小时,则表示在上下班时间前后1小时范围内允许执行考勤任务)、考勤类型(如:上午上班、上午下班、下午上班、下午下班等);
②员工信息配置,将员工工号和员工手机MAC地址进行关联设置;
③考勤任务定时器设置,该项设置是配置考勤任务执行的间隔时间。考勤任务的执行是利用定时器制定的定时任务,每间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考勤任务,详细流程将在下一章节进行说明。
自动考勤系统流程
自动考勤系统是建立在Wi-Fi无线技术的领域上,并利用智能手机的Wi-Fi联网功能。系统软件获取Wi-Fi装置中的手机用户信息,并在系统软件中建立定时任务管理器,定时执行考勤任务。整个考勤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考勤自动化;考勤时间采用上班最早、下班最晚记录的考勤时间,优化考勤记录方式,方便单位参照考勤时间建立奖惩制度。自动考勤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自动考勤系统详细操作流程如下:
首先,管理员需要在Wi-Fi自动考勤系统中,设置考勤时间、考勤允许时差、考勤类型;其次将员工的手机MAC地址(全称为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意译为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录入到系统中,并与员工编号进行关联;第三设置考勤定时器的任务间隔时间。
Wi-Fi自动考勤系统系统自动启动定时任务,每间隔一段时间,执行考勤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①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考勤时间范围内,若是则进入到②操作,若否则返回到2操作,等待定时器再次触发考勤任务;
②系统从Wi-Fi无线装置中,获取使用Wi-Fi用户的手机MAC地址,利用手机MAC地址判断每个手机用户是否是公司员工,若是则进入③操作,若否则返回2操作,等待定时器再次触发考勤任务;
③判断当前时间属于何种考勤类型,若属于上班考勤(上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上班都属于上班考勤),则进入到④操作;若属于下班考勤(上午下班、下午下班、晚上下班都属于下班考勤),则进入到⑥操作;
④判断员工是否有当天的上班考勤记录,若有则返回到2操作,若无则进入到⑤操作;
⑤新增员工上班考勤记录,并返回到2操作,等待定时器再次触发考勤任务;
⑥判断员工是否有当天的下班考勤记录,若有则进入到⑦操作,若无则进入到⑧操作;
⑦更新员工的下班考勤记录时间,并返回到2操作,等待定时器再次触发考勤任务;
⑧新增员工下班考勤记录,并返回到2操作,等待定时器再次触发考勤任务。
本文简明概述了当前的各类考勤方式,介绍了Wi-Fi无线技术,并针对现如今各类考勤方式的不足,提出以实现考勤自动化为目的的,基于Wi-Fi无线装置的自动考勤系统。此系统不但可以实现考勤无需员工主动参与,让员工在无意间自动考勤,还能优化考勤记录的时间,有助于企业基于员工考勤记录建立奖惩制度。此外此系统设计成本低,拥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刘绍成1谭 忠2
1.江苏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江苏科大汇峰科技有限公司
10.3969/j.issn.1001-8972.2015.1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