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技参赛理论的系统构建

2015-11-05 07:23田麦久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年1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教练员竞技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论竞技参赛理论的系统构建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编者按:竞技参赛是运动竞赛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竞技体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独立性。竞技参赛学是指导教练员、运动员成功参加比赛的理论,对培养优秀的竞技选手、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田麦久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竞技参赛领域进行了多个专题的深入研究,系统地构建了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并于2011年编写出版了高等体育院校通用的《竞技参赛学》教材,促进了竞技体育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为了满足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与竞技体育学者学习的需要,本刊特邀请田麦久、吴瑛、胡亦海、熊焰、石岩5位教授自2015年第1期起开设“竞技参赛理论讲座”。就竞技参赛的准备、竞技参赛过程的控制、比赛后的认知与调训等问题重点地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推动竞技参赛理论的普及与应用。

竞技参赛是运动竞赛,从而也是竞技体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独立性。竞技参赛学是指导教练员、运动员成功参加比赛的理论,对培养优秀的竞技选手、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作者在赛前准备、参赛行为及其控制、赛后认知和调训3个领域进行了多个课题的深入研究,进而系统地构建了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弥补了这一明显的理论缺失,是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和完善。

竞技体育;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构建

竞技参赛理论是指导教练员、运动员成功参加比赛的理论。竞技参赛理论随着运动员参加竞赛的实践而发端,随着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建设经历了多年的滞后,近年来在我国竞技体育学者共同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科学地认识竞技参赛理论的独立性特点,总结我国竞技参赛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并推进竞技参赛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竞技参赛是具有鲜明独立性特征的竞技体育活动

以培养竞技选手、创造运动成绩为直接目标的竞技体育活动,主要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4个构成部分。其中,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行为链中的核心环节。

竞技参赛是运动竞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运动竞赛;竞技参赛与运动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不等同于运动训练,是具有鲜明独立性特征的竞技体育活动。

1.1竞技参赛是运动竞赛活动中独立的组成部分

运动竞赛是参赛选手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的竞技较量,由组织比赛和参加比赛两大部分组成。

竞赛组织与竞技参赛分别由不同的主体参与和操作。运动竞赛的组织者设计、规划竞赛活动,负责竞赛的筹备工作与赛事的组织工作,其成员包括管理人员、裁判员、后勤安全医疗等保障人员,大型赛事还招募志愿者参与服务。而竞赛活动的参赛者则是以运动员(队)、教练员为中心,包括管理人员、科医人员在内的参赛团队,其任务为在公平竞技条件下展示各自的竞技能力,进行较量,分出胜负,创造成绩。

严密、高效的赛事组织管理可为运动员高水平的竞技表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高水平的竞技表现则会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并使运动竞赛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应该说,运动员、教练员的参赛活动,在运动竞赛系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1.2竞技参赛活动与运动训练活动有着鲜明的区别(表1)

运动员进行训练是为了提高参加比赛的能力,而其训练的结果也必须在比赛中表现为运动成绩,才能得到最权威的检验和业界的认同。运动训练和竞技参赛紧密相连,都是竞技体育行为链上的重要环节。

表1 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组织特征的区别

运动员进行训练的任务是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而参加比赛的任务则是要把在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成功地发挥出来。无论是具体的行为目标,还是行为方法;无论是行为的时间特征,还是行为的空间特征,运动训练与竞技参赛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包容。

2 竞技参赛问题认知与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

2.1关于竞技参赛问题认知的理论觉醒

如前所述,竞技参赛活动是具有鲜明独立性的社会行为。既不等同于运动竞赛,也与运动训练有着重要的区别。这一点,此前在理论上没有得到清晰的确认。从社会活动的角度,人们常常以“运动竞赛”这个概念一而概之;对于运动员参赛的方法学问题,则仅在运动训练理论中稍有提及。理论层面的忽视,影响着人们对竞技参赛问题的科学认知;而实践操作中的混淆,则影响着竞技参赛水平的更快提高。

认识竞技参赛活动与运动训练活动的诸多区别,是对竞技参赛问题认知的一次重要的理论觉醒,进而明确地提出:运动训练学是指导参训者提高竞技能力的理论,竞技参赛学则是指导运动员成功参加比赛的理论。

在竞技体育百年发展史中,竞技参赛理论体系建设明显地滞后了,既落后于竞技参赛的丰富实践,也落后于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友邻学科的发展。

应该说,有竞赛活动,就有关于如何准备比赛、如何参加比赛的思考与研究。但是,尽管比赛是竞技体育行为链的核心环节,尽管教练员、运动员对于如何准备和参加比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关于竞技参赛的理论研究却还只是局部的、分散的。在20世纪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历程中,竞技体育理论界的学者很少把研究的视野投注于竞技参赛领域,更没有着力于建立一个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

作为竞技体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竞技参赛理论的发展与建立更是明显地落后于运动训练学、运动员选材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友邻学科。

运动训练学基本理论体系于20世纪60年代基本构成,半个世纪以来不断丰富提高,已发展成为体育学学科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本源性学科之一。我国体育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起,20多年来陆续完成关于科学选材的一大批研究成果,意味着运动员选材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业已成熟。关于竞技体育的管理问题,也在许多体育管理学著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这些友邻学科相比,关于竞技参赛的理论研究,还远远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见到有关专著的问世。

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生活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竞技体育事业日益繁荣。作为竞技体育行为中具有高度重要性和鲜明独立性的组成部分的竞技赛事也在不断增多,竞技参赛实践日益丰富。面对社会大众强烈的需求,面对日益增多的竞技赛事,面对竞技场上激烈的竞争,怎样才能成功地参加比赛?如何安排日益增多的赛事?怎样才能把在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诸如此类问题萦绕在教练员、运动员的头脑之中。诚然,他们会在自己的训练与参赛实践中不断地体验和总结,但同时也迫切地期待理论的回答。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已经历史性地摆在竞技体育学者的面前。

2.2构建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实践与理论积累

一个全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有相应的基础,必须有科学的积累。构建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设想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这个构思既来自于竞技参赛实践的需要,也来自于不断充实的研究积累。自人们组织运动竞赛活动至今,竞技参赛的理论研究就从未停止脚步。教练员、运动员参赛实践的总结,科研人员的科技服务,学者们多向的参赛专题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一砖一瓦地为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问世搭建坚实的基础。

2.2.1参赛实践的总结

运动员是参赛的实践者,教练员是参赛的指挥者,在参赛成功与失利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了关于准备比赛和参加比赛的体会与认识,见诸于许多教练员的参赛总结中。诸如1965年参加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比赛的“遣将排阵艺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主教练袁伟民的《我的执教之道》(1988);跳水金牌教练周继红的《双人跳水比赛制胜因素解析及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实践》(2005)等科学总结,都是进行参赛理论建设的重要源泉。

各种媒体关于运动竞赛大量的文字与声像报道,留下了丰富的赛事记录;专栏记者的即时评论,常常会有许多精辟的赛程分析。所有这些,也都为理论工作者构建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做了有益的铺垫,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在现代竞技体育场上进行角逐的不仅仅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有多学科的科技人员。他们完成了大量的赛场技术统计和科技攻关服务,在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成功参赛的同时,也为竞技参赛的理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素材。

2.2.2运动训练学专著与教材中的参赛理论章节

在诸多运动训练学教材与专著中,学者们都对涉及参赛的问题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和理论概括。如田麦久、武福全等在为教练员编著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88)一书中,对应于教练员带领和指挥运动员参赛的需要,列入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控制与赛后心理调整》《对抗性比赛的战术指导》2个专题。德国的施纳伯、哈雷等主编的《运动训练科学》(2003)中的《运动竞赛》一章里,加入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准备与组织参赛的内容。刘建和在《运动竞赛学》(2008)中较全面地论述了《运动竞赛中的制胜问题》,包括制胜系统、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运动员比赛能力、竞技比赛战术、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教练员临场指挥、赛前直接准备、技能主导类项群制胜因素、体能主导类项群制胜因素、运动竞赛中的道德问题。

2.2.3竞技参赛问题的专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陆续把研究的视野投向运动员的参赛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围绕赛前准备、比赛过程、赛后总结等问题,进行了各具特色的专题研究。进入21世纪,中国竞技运动水平新的提高与突破,引起人们对竞技参赛问题的更大关注,相应的研究明显增加。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熊焰,2005),《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石岩,2004),《峰前状态理论及其在可测量类项群中的应用》(顾季青,2007),《易地参赛环境及运动员的适应性调节》(马红宇,2001),《本土参赛影响因素分析》(张莉清,2008),《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蔡睿,2001),《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竞技选手参赛结果影响因素的可控性分析》(王宏,2008),等等。

3 竞技参赛学理论的系统化创立

面对竞技参赛问题认知的迟滞现象,竞技参赛学理论的系统化创立摆在了竞技体育学者面前。2002年,田麦久等将运动员“参赛”问题与“选材”“训练”问题并列为“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明确提出了构建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的工作目标,设计了包括赛前准备、赛程控制和赛后认知3个部分的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新进展》,2002)。继而,通过《竞技参赛理论文集》和《竞技参赛学》教材的出版,分2个阶段实现了竞技参赛学理论的系统化创立。

在众多学者努力探索所获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08年启动组织编写的作为《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之一的《竞技参赛学》于2011年12月正式出版。这是世界上第1部有关竞技参赛问题的高等体育院校使用的教材,是建立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的重要进展,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意义。

在这本教材中,首先对竞技参赛理论的研究范畴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竞技参赛理论,就是指导运动员针对特定比赛进行直接的准备、参加比赛以及赛后总结调训行为的理论。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赛前准备”“参赛行为”以及“赛后认知与调训”3个基本组成部分。教材含10章,分为4个板块,包括上述3个部分以及之前的“总论”板块,共39万字(表2)。

在现代竞技体育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第1次构建了竞技参赛的理论体系。这是竞技体育学者的一次理论觉醒,填补了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本不应有的空白;系统的竞技参赛理论是指导运动员竞技参赛实践的有力武器,可为竞技选手的成功参赛提供科学的指导。竞技参赛理论体系的构建也为从事竞技体育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竞技参赛领域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着有志者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期待竞技参赛理论的日益丰满和完善,更加有力地推动现代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表2 《竞技参赛学》章目一览

[1]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刘建和.关于赛前训练的几个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 20(2)

[3]过家兴.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1)

[4]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5]从宇锋.运动员赛中行为操作程序的培养与建立[J].体育与科学,1997(18)

[6]Schnabe, Harre, Krug. Borde:Trainingswissenschaft[M].Sportverlag Berlin, 2003

[7]徐本力.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J].体育科研,2001(2/3/4)

[8]刘建和.运动竞赛复杂性:复杂科学新视野[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

[9]马红宇,田麦久,常建平,等.悉尼奥运会参赛环境及其适应性调节[J].体育科学,2002(4)

[10]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11]田麦久.准确把握运动员的临赛峰前状态[N].中国体育报,2004-07-20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实现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