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文亮
过程理论在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中的应用
文 | 薛文亮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我国自2006年开始规模性的开发风电,截至2014年,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11460.9万千瓦。风电产业在我国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与之相应的前期管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我国在2006年-2010年期间开发的区域主要为“三北”地区和山东、江苏沿海,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简单,基本是平原和荒漠戈壁,风能资源条件好,年平均风速在6.5 m/s-8.0m/s。由于项目地形简单、风能资源较好、风险相对较低,项目前期管理采用粗放的模式,管理水平较低。2011年至今,随着“三北”地区限电加剧,南方区域成为风电角逐的焦点,南方地区的特点是地形复杂、道路条件差、风能资源一般偏差,采用以往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手段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甚至无法确切地判断项目是否达到投资标准,项目风险增加,亟需一种新的项目前期管理方法解决该问题。
过程方法是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
传统的风电项目前期管理方法认为风电开发是线性的、顺序性的,前序工作与后序工作的关系只是前后关系,前序工作的质量对后序工作影响重视不够。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测风、风能资源评估、可研报告编制、项目核准,通过一步步的工作即可完成前期工作。传统风电项目前期管理认为风电机组选型和微观选址不属于前期管理范畴,属于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范畴。复杂地形风电项目较地形简单的项目复杂的多,因此要求有复杂的过程设计和过程控制手段,通过一步步的过程控制,监测点监测、识别、排除各过程的潜在风险,来提高复杂地形风电项目的前期管理水平。该文将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分为若干个过程,然后将PDCA管理方法应用于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提高前期项目管理水平。
一、过程策划(P)
图1 线性管理方法程序
图2 PDCA过程管理方法程序
根据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工作特点,采用PDCA循环把复杂地形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分为宏观选址、测风、可研报告编制、项目核准、风电机组选型和微观选址六个过程,这样的设计过程最大的变化是将风电机组选型和微观选址纳入前期工作范畴,因为风电机组选型和微观选址在复杂地形风电项目中更为重要,只靠之前的步骤并不能控制发电量的最终结果,只有加入这两步才能使影响发电量的链条完整。
除了上述六个过程外,在每个过程又加入宏观选址复核、测风方案评估、单机容量确定(可研报告编制阶段)、风电机组选型建议和微观选址复核五个监测点。过程监测,监测每个过程的重要参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宏观选址、测风、可研报告编制、项目核准、风电机组选型和微观选址六个过程是在以往项目管理基础上演变和深化而来的。
宏观选址是初步选择拟开发的风电场区域,旨在选择最合适的风电场,而非最优质的风能资源区域。该过程需要综合考虑风能资源、建设条件、交通条件、电网条件、环保要求、土地要求、压矿要求、林地要求等其他影响风电项目开发的因素。该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首先要排除影响风电项目开发的不利因素,然后综合考虑各条件,初步确定场址。如果单考虑风能资源,而忽略建设条件、交通条件和电网条件会造成项目投资过大,影响整个项目收益。宏观选址完成后需要进行专业的宏观选址复核,复核各个影响风电项目开发的不利因素是否核实清楚,复核项目的资源情况是否能够达到开发标准、是否有合适的进场道路、建设条件如何等。通过这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能够从源头上避免出现核准过程中环保、土地、压矿、林地等重要因素影响项目核准的问题,保证核准工作能按预期完成。通过复核资源、建设条件和道路条件,确定项目的可行性,提高项目开发的成功率。
测风工作是对拟建场址区域内进行1年及以上时间的测风的工作,测风包括测风塔选址和测风塔数量选择。复杂地形风电项目由于其地形原因,区域内风能资源很复杂,很难掌握,确定合适的测风塔位置变得尤为重要。有些项目因为测风塔位置设置不合理,测出的资源较场内真实的资源差,而将整个项目放弃;有些项目因为测风塔设置不合理,不具有代表性,导致CFD软件模拟的场内资源失真。因此,一定要结合CFD软件的特点,在拟建场址内选择合适的测风塔位置。合适数量的测风塔是在保证能测出场址的代表性风速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经济。测风工作完成且项目进入核准阶段前需通过测风方案评价对测风的结果进行监测,测风方案评估着重测风数据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风能资源的各个基本参数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测风塔数量能否满足投资决策要求。通过测风方案评估,提出目前场内测风塔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方案,场内资源是否特殊,场内需要增加几座测风塔,以及测风塔位置和高度。
可研报告编制旨在论证项目的可行性,通过不同专业的详细论证,确定风电项目的可行性。可研报告编制过程设置了一个过程监测点——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确定,通过提前确定单机容量可以避免风电机组选型与核准附件之间的矛盾,因此该项工作不可避免。
项目核准过程是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环评、水保、地灾、压矿、土地、节能、林业的详细论证,论证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行业的各项要求,最后完成核准。核准后、项目投资前,设置了投资决策评估监测点。投资决策评估为了评价项目是否达到公司的投资标准,主要评估风能资源真实水平、投资概算和测算项目收益,同时论证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风险影响大小,为公司决策提供支持。该监测点是对项目前面所有过程的监测,能在最后一步控制项目的风险,保证公司资金的安全。通过该监测点的论证,如果项目风险高、项目收益一般,即使完成了核准工作,也可以放弃项目的最终投资,保证投资的有效性。
风电机组选型过程以往不属于项目前期管理范畴,属于重大设备采购范畴。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地形复杂、风能资源复杂,对风电机组设备有更高的要求。风电机组设备采购前需要设置监测点对场内资源特点进行精确评估,为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提出要求,保证采购到适合于该项目的机组。
微观选址过程以往也不属于项目前期管理范畴,属于工程建设范畴。微观选址阶段设置微观选址复核监测点。通过微观选址复核,确定风电机组的最优排布方案,同时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安全,这也是决定风电项目发电量的最后环节。
二、过程实施(D)
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采用PDCA管理法,不仅需要对过程进行策划、监测点设计,还要针对各个过程编制可执行的相关规定。过程实施要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严格按过程顺序实施,不能随意跳过某个过程,同时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三、过程监测(C)
宏观选址复核、测风方案评估、单机容量确定、投资决策评估、选型建议、微观选址复核为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的监测点,通过过程监测,能保证后期工作顺利开展。
宏观选址复核能检查前序工作质量,且能保证后期核准的顺利开展和最终目标的完成;测风方案评估不仅能检查测风工作的质量,且能保证投资决策评估有必须的数据;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确定能保证核准附件与招标选择的风电机组一致;投资决策评估不仅能检查前期所有工作的质量,且能为最终目标完成提供支持;风电机组选型评估主要保证项目能选择出合理的机型;微观选址复核主要保证能确定最优的风电机组布置方案,同时保证项目发电量能够达到投资决策评估时的发电量。
监测点的设置更加突出了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之间不仅仅是前后关系。
四、过程改进(A)
将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按策划好的过程进行分步骤实施,通过监测点的检查,能够检查出各个步骤的执行情况、工作质量,而且由于监测点的设置,使得问题更容易追踪,不至于出现问题累积,从而导致最终无法准确追踪到问题的真正来源。五、PDCA过程管理法的实际应用
PDCA过程管理法应用到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中后发现,宏观选址工作中土地、压矿、环保方面容易出现调研不清、现场建设条件和道路条件勘察不清等问题,通过与执行人员沟通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到当地土地和环保部门进行严格落实,没有到场址实地进行详细踏勘。因此需要宏观选址复核人员认真复核,同时要求项目前期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前期管理规定,认真落实相关规定;测风工作中存在测风塔位置设置不合理、测风塔数量不对等问题,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地形过于复杂、项目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等。改进方案是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持,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可研报告编制阶段的单机容量确定方面执行比较好;项目核准和投资决策评估执行的比较好,该过程需要投资决策评估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充分的数据支持;风电机组选型过程中由于涉及工作分工的调整和很多制度的调整,风电机组选型过程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尽快修改制度,保证风电机组选型过程不被随意跨越;微观选址和复核执行的相对较好,该过程也需要复核人员有专业的水平,且需要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保证工作质量。目前微观选址工作属于工程建设范畴,团队之间的沟通如果不充分,很容易影响微观选址的质量。
传统的风电项目前期管理方法由于没有详细的过程设计,无论从风电机组选型、项目投资决策还是最终的风电机组布置都不能达到最优。PDCA过程管理法应用到项目前期管理过程使得前期工作更为细化,各个过程有各自的工作重点,通过监测点的监测能保证各过程的质量。PDCA过程管理法不仅能保证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能通过各个过程的过程监测,有效控制项目风险。通过PDCA管理法的执行,发现复杂地形风电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通过监测追踪,找到了各个过程的改进措施。
(作者单位: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