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霞霞+马彧
摘 要:运河文化不仅包括物质遗产,还包括非物质遗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天津运河文化,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将天津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进行解构,得出设计要素,以设计学的方法,提出运河旅游商品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大运河;旅游商品;符号学;设计
《运河名录》中记载着对大运河特点的分析与价值的评估,其中不难发现大运河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没有被充分的认知。由于三岔河口是天津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本文将三岔河口作为研究天津运河文化的切入点,分析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特性,通过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运河旅游商品的设计进行研究,进一步促进天津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于天津大运河文化的研究,三岔河口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三岔河口是天津城的发祥地,北运河与南运河汇入海河后形成了三岔河口,几百年来它川流不息,见证了天津城的发展,也孕育了天津独特的文脉和商脉。因此,天津的运河文化具有多元性,例如妈祖文化、西洋文化、盐文化、码头文化等。
一、以符号学对运河历史的解构
1.符号学的概念
人类通过处理符号来交流信息、采取行动,研究这些符号的学说就叫做符号学。符号学是交流的一种理论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广泛而可应用的交流规则,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作为视觉的语言,是设计的对象,其物理存在性是形、色、材质等空间符号,它把产品的象征功能与传统的几何学、劳动学和技术美学联系在一起,广泛地应用于产品设计中。
2.运用符号学对运河旅游商品设计的分析
天津城因河而兴,由漕运文化逐渐衍生出了妈祖文化、西洋文化、盐文化、码头文化等多元文化。笔者根据前人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成果,总结概括出天津大运河文化的符号所指,分析如下。
伴随着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发展,流传于南方沿海一带的妈祖崇拜被带到了北方,妈祖文化实则上是为了祈求平安归来,出海的船工等及家人对海神形成的一种依赖和崇拜,因此,在沿海聚落中修建了很多的妈祖庙、娘娘庙等,构成了沿海商人最典型的文化标记。
三岔河口作为古代天津最早的商贸集散中心,作为交通转运枢纽的商贸型口岸城市,西方的殖民者在此划定了租界地,从而使大运河天津段又出现了西洋建筑、日式花园、放射性道路等多种文化元素,西洋文化构成了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金代以前,渔民、农夫和晒盐工们都聚集在三岔河口,形成了自然的村落。丰富的盐生产民俗、大量的民间故事、刚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都反映了盐民的精神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在长芦盐区的盐母,是全国各盐区中最具特色的盐神信仰。可见天津的盐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运河将一群原本没有任何血缘、地缘、甚至文化缘的人聚拢在一起,造就了天津城市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有研究将这种文化称之为“码头文化”。自清代中叶以来,码头周边陆续出现了许多茶馆、书场、戏园,外地伶人纷至沓来,名曰“跑码头”。
二、对运河旅游商品设计的研究
对旅游商品进行系列化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各种设计元素——形状、色彩、材质等当作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构建出一系列可以承载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的产品,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传达给消费者。
因此,可以将运河旅游商品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要了解码头文化、漕运文化、妈祖文化、西洋文化、盐文化等多元文化,从中撷取适宜运用于旅游商品设计上的文化元素;其次,将这些赋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转化,运用符号的指示、象征等设计手法,将文化元素转化为可运用于旅游商品设计上的符号;最后是将思想层面的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融入到旅游商品的设计之中。
1.形态设计符号分析
在我们对天津三岔河口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后,不能如市面上销售的大多数工艺品,直接用木材或者是水晶等材料,将妈祖、洋楼、煮盐户、码头等物质文化遗产直接雕刻出来作为旅游商品呈现给消费者,应该挖掘三岔河口深厚的文化内涵,将这些历史故事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符号,甚至是具有意义内涵的延伸符号,设计出具有纪念性、艺术性、民族性、实用性等基本符号特征的产品。
船锚,作为行船航海的必要之物,有人称它为“海员的守护神”。船锚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造型设计中,多见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商品设计等方面。船锚符号,能够承载天津码头文化,记载漕运兴衰,体现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因此,船锚的抽象符号,可以作为体现码头文化的设计元素。
目前,在湄洲、厦门等地,妈祖圣像已被广泛的用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其中对妈祖圣像的表现形式包括写实手法、写意手法、抽象手法、拟人手法。妈祖圣像可以最为直观地表现妈祖文化,表达中国人对天平、幸福的向往。因此,妈祖圣像作为符号元素,可以用于天津大运河旅游商品设计中。
天津拥有众多西洋建筑遗址。这些物质文化遗址与大运河文化密不可分,在近代天津历史风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天津大运河旅游商品设计中,可以广泛地采用写意手法,将天津西洋历史风貌建筑应用于设计中。
盐母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中国第二盐宗,同时是古代天津市唯一的地方神。对于盐母神话的深入了解,不仅丰富了天津盐业发展史,也为天津的古代文化增添了光彩。因此,采用抽象、拟人、写意、写实等手法,将盐母海神像用于大运河旅游商品设计中,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大运河盐文化。
2.色彩设计符号分析
一个南来北往的码头,将中原传承千年的孔庙、佛寺、随运河北上的妈祖庙以及海外泊来的教堂、西洋建筑汇聚在一起,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色彩。笔者在此将文化元素的色彩进行提炼,得到了几种最有代表性的运河色彩。
目前三岔河口遗址的西洋建筑大多数都是欧式图斯坎风格,它们以白色为主要色调,这种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使整个空间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使空间丝毫不显局促;在运河形成与发展时期,中国式建筑的外沿大多以青褐色的砖块垒砌而成,这种色彩能让人体会到三岔河口悠久而多样的文化底蕴;妈祖庙以及一些中式建筑将红色作为主要颜色,这个颜色也与当时漕运时期经济繁荣的情景相呼应。红色亦能传达出妈祖的高尚精神,红色也能代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红色是运河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颜色;灰色代表着逝去的历史和沧桑,陈旧的砖墙是这种颜色的表达,在运河旅游商品中,这种色彩最能够体现出运河历史文化的纪念性,它是历史符号的延续。
三、结论
本文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天津大运河进行解构,从符号学的指示层面上,笔者对天津运河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三岔河口上,这是由于三岔河是天津城形成的源泉和动力,所以从三岔河口着手进行研究其文化内涵。漕运文化、码头文化、妈祖文化、西洋文化、盐文化等多元文化让经济繁荣、热闹的历史情景再现,从而将这些历史文化符号提炼出来,通过对当时情景的了解和深入,将这些造型符号和色彩进行提炼和总结,用非传统性的赋有创新型的造型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暗红、青褐色、白色以及灰色的色彩,延伸或抽象为象征层面的符号元素,融入到运河旅游商品的设计中。
参考文献:
[1]陈怡.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J].东南文化,2010,01:13-17.
[2]仲成春,陈立芸,张丽恒,虞冬青,孟力,万新伟.昔日三岔河口,今朝天津之眼[J].天津经济,2010,01:24-27.
[3]熊兴福,杨慧珠.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新探[J].包装工程,2004,01:73-74.
[4]李莹,李津莉.从运河历史变迁看天津多元文化[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8.
[5]周永振,鲍英志.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旅游商品设计的系列化[J].艺术.生活,2010,04:61-63.
作者简介:彭霞霞(1989.07- ),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与产品造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