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2015-11-03 16:25何婷
艺海 2015年8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院系声乐

何婷

[摘要]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存在方法僵化、内容陈旧、考试形式单一、实践课开设不足等问题。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高校需要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改变单一的授课形式、强化考核的综合性、加强声乐艺术实践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声乐教学等方面着手推进声乐教学改革,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

[关键词]声乐教学

声乐改革 艺术修养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僵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声乐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大部分高校的音乐院系仍以“一对一”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偏重于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够。这种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大适应,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观摩和比较,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与此同时,“一对一”声乐教学模式形成的师生关系较为固定,教师不好随意“收徒传艺”,学生也不敢随意“拜师学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不到和谐统一、教学相长,严重制约声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在教学内容上,声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殊性来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干篇一律地套用固定的教学内容。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不少声乐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同一首歌曲教授不同的学生,没有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此外,有些声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依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和欣赏习惯,因此教学内容相对固定、陈旧,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声乐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找准某个学生和某类学生的嗓音条件,不断更新声乐曲目,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考试形式单一。艺术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个性化的特点更加突出。衡量艺术人才的标准,不能干人一砣,万人一尺。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声乐教学考试,是学生在台上唱、教师在台下集体打分,然后计算出平均分,这就是学生一学期的最终学习成绩。仅凭五六分钟的考核,两三首作品的演唱表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成果,既不够全面,也有失公允,有违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初衷。而且,这种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素养,忽视学生内在的、全面的艺术素质,同时专业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得高分,通常先上台的学生即使表现不错但得分却不会很高,这也是广大声乐教师早已意识到却又不易改变的问题。

(四)实践课开设不足。实践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音乐院系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锻炼机会,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实践育人,才能真正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音乐人才培养只有把艺术实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解决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才能克服临场发挥和舞台经验不足问题。而现实情况却是,“声乐实践课的开课率参差不齐。有的受时间、师资、场地等条件的制约,有的开了也主要局限于个别声乐好的学生参加”。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在人们传统的认识里,学习声乐就是学习一门技术,似乎对文化艺术修养要求并不高。只要你的嗓音条件足够好,加之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似乎就能将一首作品演绎好。其实,这只是对声乐学习的“感性”认识,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声乐学习固然需要纯技术方面的因素,但也需要艺术修养方面的因素,二者不可或缺,因为“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知识和艺术修养,就很难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细数成就斐然的声乐大师,无不集技术与艺术为一身,而且艺术修养的高低往往最终决定其艺术成就的高低。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应该在重视学生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改革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来完善课程设置、考核形式等,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实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从关注技术转为关注艺术,不在‘形似上过于苛求”,而是要通过提升艺术修养来解决有“形”而无“神”的问题。

(二)改变单一的授课形式。“一对一”的传统声乐授课模式,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容易实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唱曲目,有的放矢地纠正学生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容易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效。但是这种授课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常常是“主角”,学生过多地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不仅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有,同一个问题教师可能要重复讲解、示范多遍,导致教师的上课效率不高。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声乐教学应该改变“一对一”的单一授课形式,增加“一对二”“一对多”等授课形式,坚持声乐个别课与声乐小组课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于声乐教学实践中。这样最大的不同就是.打破一贯封闭的教学模式,扩大教学面积,节约时间,有效避免机械教学,同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比较,学生的听辨能力可以快速提高。

(三)强化考核的综合性。考核形式是一种无形的指挥棒。声乐考核应该改变仅凭几首作品的演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做法,因为短短几分钟很难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音乐人才的特殊性、个性化特征很明显,追求与众不同的演唱风格本是音乐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因此,高校音乐院系应该丰富声乐考核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群体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评价考核。首先,应该建立较为全面的评分体系,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学生台上演唱、教师在没有具体考核细则的情况下随意打分。其次,应该丰富考试形式,除独唱考试之外可把声乐考试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甚至小合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应该增加比赛、演出、声乐培训、社区声乐教学等评价考核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声乐实践。

(四)加强声乐艺术实践课。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生动形象的声乐艺术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路径。高校音乐院系应该采取多种措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声乐实践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专业学习成效,以提升专业本领。首先,应该将声乐实践课列入授课计划,量化各项指标,确保声乐实践课落到实处。其次,应该经常开展声乐艺术实践活动,比如定期举行声乐教学汇报、观摩音乐会和独唱音乐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安排相关的声乐教师做专业点评,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引导。最后,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唱歌演出和比赛,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长才干。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声乐艺术实践课必不可少。高校音乐院系要通过把学生推向社会实践舞台,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以不断提升舞台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声乐教学。在翻转课堂、微课盛行的大背景下,声乐课堂也应该适应形势发展,不再拘泥于言传身教。当前的声乐课堂教学应该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大胆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如采用录音器材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等。高校音乐院系应该积极利用学校网站共享音乐资源,供学生阅览、下载,同时,通过建立声乐学习网上交流平台,给广大师生提供交流的“场所”。一方面教师之间可以交流声乐教学心得和体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声乐教师可在线为学生传道、解惑,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结语

社会转型时期和改革发展新阶段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高校音乐院系只有适应大时代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百舸争流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高校音乐院系的声乐教学改革没有止境,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教学决策者和声乐教师的参与合作。作为声乐教师,应该树立教学改革的思想,积极投身声乐教学改革实践,因为教学决策者的每一项决策,最终需要声乐教师来贯彻落实,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大家重视这些教学问题,声乐教学改革才会有出路,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教育人才和音乐表演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院系声乐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