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适应论视域下的高师美术专业基础素描课程改革思路

2015-11-03 16:16罗佳
艺海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罗佳

[摘要]教育适应论认为教育应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相适应,这为高师美术学专业基础素描课程提供了改革方向。本文以教育适应为主线,分析高师美术专业基础素描课程的功能、定位以及课程教学现状中的突出问题,并从传承性适应、超越性适应和目标性适应三个层面阐述该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师美术 基础素描课程 课程改革 教育适应论

一、“教育适应论”的内涵解析

教育适应论是学界对教育、社会和人三者关系的一种哲学认识。持该论者将适应视作教育的首要任务,认为“教育必须依据并符合社会的和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并向前发展”。《教育大辞典》将教育适应(Educational Adaptation)定义为“教育对已经出现、正在进行或将要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所作出的反应,是教育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过程。”可见教育适应是一个动态性的变化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断经历着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不适应的反复调整过程。新的不适应的出现或可视作教育改革与发展之新动力和新契机。教育以人和社会的发展为服务对象,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发展理念。教育、社会和人三者之间所取得的适应程度,决定了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发挥。

教育适应又可分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前者对不同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做出被动的调整和反应;后者不仅服务于当下的发展状况,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前瞻性。就其层次而言,教育适应具体可包括作为对存在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由此可见,教育适应论视域下的基础素描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以非常态化的、问题式的眼光审视课程与社会、学生发展需求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并努力构建三者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其具体思路和实施方法也应是多维度和多元化的。

二、高师基础素描课程的定位与现状

高校素描训练的细化已成为趋势,国画、油画、版画等造型专业分别开设了各自的“专业素描”课程,侧重于结合各专业的视觉语言特征进行深入的造型能力训练。基础素描课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相对“专业素描”和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造型课程而言,“基础素描”兼具过渡性、通识性和导向性三大特征。过渡性是指该课程处于基础美术教育与高等美术教育的衔接点上,面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术科备考者到艺术探索者、艺术教育者的角色转换问题。这种角色转换最终落实到方法论和思维意识的转变上,将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发挥导向作用。通识性是与专业性相对应的概念,是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也是美术学专业现行的打破专业界限的泛造型基础教育模式的价值体现。

作为我国高等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老课”,基础素描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可谓之“经典”,但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应与具体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和人的发展之间保持联动性,基础素描课程也不例外。当前该课程及其教学中存在的不适应现象,便是这种联动性不足的体现。第一,课程目标单一化。在基础素描课程中,通过大量写实性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过于专注技能训练,而没有同步做好思维和观念的引导,这样的技能是盲目且漠视情感的,更缺乏发展和创新的潜力。第二,课程内容程式化。目前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规定动作大于探索实践的。不同教学阶段,课程内容按照既定的套路相继呈现(从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至人物半身像),学生依此进度展开练习。最终,我们培养的学生可能石膏、头像或人物画得不坏,也很有一套办法,但只是“办法”而已,他们对有限范围内的办法津津乐道,而对这之外任何一件凡常事物的表现都束手无策。第三,课程学习者心理倦怠。这种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既与考前的强化学习模式有关,也受到基础素描课程本身的影响。前者以某种应考式的套路和技巧为追求,限制了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入大学后,在基础素描课程中,面对续之而来长期反复的写实训练,不少学生常为“为什么学”、“怎样学”而感到迷茫。这一现象表明,基础素描课程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丰富课程内涵和教学形式,发挥课程的积极导向功能。

三、以教育适应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

1、传承性适应——学科通识性造型技能和思维的同步训练。素描是具有独立视觉语汇体系和审美价值的画种。同时,也因其表现材料的单纯性和表现手法、风格的丰富性,成为学习者练习塑造形体、分割平面、创造空间、把握明暗、研究透视的极好途径和方式,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服务于艺术创作。因此,素描课程的纵向结构和目标层次是丰富的。其中,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更侧重于追求画面的完整性和风格化,基础素描课程作为其初级阶段则承担着学科造型通识教育的重责。该课程的造型技能训练是学生对线、形、结构、空间、明暗、透视等传统素描视觉语汇的习得过程,也是素描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方式。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应考虑弱化风格,强化基础,加强审美共性规律的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减少规定动作,鼓励实验探索,加强对学生艺术构想能力的培养,突破应试教育所致的固化思维程式。通过设置如构图、速写等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尝试画面布局的多种可能,提高对客观形态的敏锐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丰富他们对生活事物的体验和感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如果说基础素描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扎实的造型能力训练,那么释放造型思维,丰富自由体验,则是将学生所学的技能和技法激活,使他们能够通过“对有限物质关系的无限深入探究,最大限度的体会、触摸物质的内在规律,使之达到主客观的绝对契合”。

2、超越性适应——推进课程的学习导向与创新意识培养功能。基础素描课程在美术学一年级学生专业课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作为处于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衔接点上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可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有待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和发掘。针对处于学习起步阶段的学生,他们普遍拥有对于自己未来学习专业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与之成反比的是模糊的学习思路和有限的艺术眼界。因此,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习途径和学习资源为目标,在既定的技能训练内容中,加强绘画原理及作品鉴赏等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该课程的导向作用,才能够激发学生造型能力和综合素养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有国外学者指出,“在中国,年轻的艺术学生在进入创作、基础设计和构图练习之前会竭尽完美地练习人物画。运用想象或者没有学习目的的素描离这些学生的学习还很远。”所谓“没有目的的素描”,实质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写实主义风格的目标相反,它是对个体审美体验和艺术独创性的尊重与鼓励。在造型基础课程中注入历史内涵和当代视野,使之与学生的技能训练以及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是该课程导向功能发挥的具体载体和举措,也为学习者艺术思考的展开,艺术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养分。在学生未来的艺术创造之路上,其重要性不亚于造型技能。正如英国插画家约翰(John VernonLoad)所说:只有好的语法不一定能写出一个好故事,一个插画家一定要超越制图术才能画出一幅好画。素描之内一定要有一个复杂的观念,它会加强文本却不会遮蔽文本。

3、目标性适应——以高师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改革指向。高师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和目标不同于学院式高等美术教育,前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必须符合社会对基础美术教育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这种特殊性在基础素描课程中也应有所体现。从课程教学方法来看,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系统掌握知识要点,克服能做不会说,能画不会教的问题。就素描的本体价值而言,它不仅是美术学范畴中的画种、途径和手段,还可以是一种常见的辅助于思考和叙事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社会中不同行业的人所使用,也是孩子喜爱的表达方式。因此,高师美术专业的基础素描课程,还应尝试引导学生从更宽泛的视野中认识素描,探索其运用于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可能性,以及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以更好地服务于高师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