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思维下的视觉形态设计创新

2015-11-03 16:11彭曲云
艺海 2015年7期
关键词:跨界绘画领域

彭曲云

[摘要]思维跨界是促使视觉形态设计创新的重要动力,通过艺术设计中不同专业领域间的互动与交流,可以为创新思维开启新的表达途径,并可推动视觉形态自身产生更为丰富多彩的设计样式,以满足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 跨界思维 形态创新 作为互联网流行的思维模式,“跨界”一词被广泛传播开来,成为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地讨论的热门议题。其实,跨界现象无处不在,跨界是个相互的过程,即科技圈跨界到传统领域,反之亦然,但实际中往往是前者入侵后者。跨界的目的是为了“借智”出新,其最难跨出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思维观念之界。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将跨界思维比喻成“锤子”,把需要创新的问题类比成“钉子”,认为“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所有的问题看起来像一个钉子”。这生动地诠释出了跨界思维是一种有益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普世智慧”。

在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设计(涵盖面广泛,包括产品、视传、环艺、服饰等领域)与绘画(包括国画、油画、版画等领域)的形态创新成为实现其存在价值的有效载体,也是其呈现自身魅力的最重要方式和跨界时的重要表现途径。科技进步推动两类形态越来越走向融合与共生,促使绘画与设计家之间不约而同地处于:你不跨界,就会被别人“跨了界”的思维境地。

一、跨界思维的特点

世界万事万物存在普遍联系,这成为各领域能够互通有无的前提条件,也使“跨界”成为可能。首先,跨界思维具有扩展性特点。只有以外向型的开拓精神才能开辟出自身的新天地。在国外,绘画艺术与服装、建筑、产品设计等各领域的跨界交流相当多元,而中国因为市场的细分,加上行业一贯以来的工作习惯,不仅导致设计各个专业间的脱节,更不要说与绘画艺术的联姻了。这些界限的壁垒往往是人为产生的,需要将本领域的视线向外才有脱颖而出的路径。其次,跨界思维具有多向性特点。跨界需要跳出“蛙井”之外,以多元视角发散式地寻找可供关联的事物。当代的设计与绘画已不再是闭户造车中独出心裁地创造,在各自技艺表现纯熟的基础上,需要拥抱瞬息万变的生活实践,以获得创新的新鲜血液。最后,跨界思维具有包容性的特点。跨界思考时需要决策者涉及到多行业、多文化、多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综合性的整合能力,来实现由多到一的融合创新。

就艺术领域内的形态“跨界”而言,与其说是“行为”,不如说是“思维”。跨越思维观念之“界”在于:嫁接外在领域中具有价值的要素进行创新的思索,制定出全新的视觉表现语言和个性发展战略战术,让本不相干甚至相互对立的矛盾,在相互渗透中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新的亮点,进而完成原视觉形态在“质”上的蜕变。

二、跨界语境下的视觉形态表达

视觉是人类接受外界信息时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物质世界大部分事物多以可视化呈现,即便是人肉眼难以觉察的事物,也在各类科技工具的帮助下“眼见为实”,如望远镜嘹看天体,显微镜细察粒子。当现实世界三维形态反映在人头脑中时,就形成思维意识中对应的形态样式。为了再现人脑意识空间中现实与能动创造的虚幻形态,人通过各种媒介表现以形成相应的二维虚拟形态。如写实绘画与设计效果图就是在纸等平面媒介上用透视等手法模拟视觉效果而营造出的虚幻空间形态,即以二维再现三维的世界。当西方艺术家摆脱传统二维绘画程式约束,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以跨界方式将科学的色彩学理论运用于绘画时,不同于学院派的印象派色彩表达出现了。这一学派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细致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并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成为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可以说,跨界思维产生的结果与创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密切相关,只有相关领域围绕形态创新的语境条件成熟,自身领域的发展才由可能性走向必然性。富有理念的立体主义,追求几何形体及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成为当时独树一帜的艺术流派。作为核心人物的毕加索,在创作理念上试图跨越不同领域的知识来认知世界,对绘画形态的思考也已经进入哲学的境界。在他所处时代,科学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革新,全世界的精英们都热衷于对时间和空间的研究。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罗巴切夫斯基在演算非欧几何,量子物理学逐步形成理论,马赫的新哲学也在酝酿着。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跨界的思考促使毕加索对绘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定义,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生成一个总体经验,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种主要依靠理性思维的跨越方式已远离传统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其对客观对象分析重构的处理探索,启迪了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并在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中得到深化和发展,为各类设计提供了形式基础。

设计与绘画中以二维或三维形式呈现的视觉形态一旦成形便有了内在的信息传递,并能够辐射到四周形成“场力”。在物理形态空间与心理意义感知的共同作用下,人能够感受到“形意场”的综合影响力。创作者借助各类视觉形态传递出内在的意义时,也使跨界思维有了物质载体。如明代家具以其高超的家具制作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成为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最佳典范。在家具造物思想中除了蕴含着历史文化传统和当时的经世致用的美学思潮外,明代文人的跨界探索也促使其设计理念获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明代有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到家具设计当中,如著名文人文震亨、李渔等都对园林和家具、室内陈设有过系统的研究。不同于手工艺匠人为谋生而设计,他们不仅仅是要阐述用具的造型、线条、用材、装饰等浑然一体的形态美,还要寄托“眠日梦月”、“长日清淡”的雅士之志,从而达到怡情、养性的作用。因此,由于设计产品中有明代文人墨客审美情趣的融入,典雅、朴实的明式家具中总是透着一种“灵性”,并和园林、室内陈设相得益彰,达到形态上的“和谐”之美与精神上的“天人合一”。

三、绘画与设计间的跨界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社会,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追求,能够包容各类差异化的艺术表现,并渴望获得独特的创新性艺术享受。作为视觉形态表现的两大领域,绘画与设计虽然在形成机制与消费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它们的最终目的在于被世人认可。即便是极端个性化的艺术作品也希望找到知音而获得共鸣,梵高的苦闷就在于无法获得当时人们的欣赏与认可。随着经济发展,设计消费市场逐步细分,3D打印等技术的进步甚至可以依据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而定制生产。在此背景下,设计各专业跨界进入绘画领域,借助国画、油画等的视觉形态语言传递自身的新价值。平面广告可以运用中国古典画中“空”、“灵”、“气韵”的境界以推销产品的高贵与雅致;而现代家具产品融入传统元素“万字纹”,达到组合与拆分的功用要求后,以透明的亚克力有机板与镜面反光板结合,就能营造文人禅意之风,传递出“清境”之意。反过来,各个画种也多从设计的表现语言中找到灵感,构成设计理论中的“比例、力场、中心、方向、对称、均衡、韵律、对比、分割”等,以及“立体派格调、螺旋形、模数”等平面设计手法对绘画版面构图有着积极的启示。当代不少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一种图形化的抽象符号语言。如将荷叶用符号化的纵向笔触堆积出前后有序的空间感,在与传统技法表现的鸟形相互对比中,就可产生新奇的视觉形态感受。随着电脑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促使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能够借此创造出匪夷所思的形态新世界。

所以设计与绘画艺术间的跨界也是在动态中平衡的,而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也促成了二者形态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艺术家范迪安也曾强调:当代艺术在创作上越来越讲究“跨界”的实验,艺术家在不同领域里穿行探索,不断获得崭新的体验,从而使表达的语言具有综合与超越的特质。

猜你喜欢
跨界绘画领域
跨界
跨界
领域·对峙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