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枫
[摘要]所谓新音乐,是指针对二十世纪之前以调性为基础的、共性风格的、古典的或传统音乐而言的一种革命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专业音乐类型,而音乐中的调性则是客观存在的。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创作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之后,音乐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作曲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调性上的写作手法将有调性发展到无调性,开辟了一种新的音乐创作风格。
[关键词]新音乐 有调性 十二音 无调性 结构
20世纪的新音乐,相对古典音乐来说,是一种探索性、技巧性、特殊性的“不确定性”都很突出的新兴专业音乐,很多人认为新音乐是“怪胎”,听上去莫名其妙,其实20世纪新音乐相比传统音乐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了大小调体系,更注重“声音”和“色彩”,也就是“音色”和“音响”。20世纪是一个多元的、创新的时代,我们周围一切事物都与发明创新有关,20世纪的音乐也不例外,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音乐观念的更新,更是20世纪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接触新音乐应该就象接触身边一切新事物一样正常。曾经一位旅美钢琴家徐洪在回国举办的汇报音乐会中,开场演奏的作品是李斯特的《灰色的云》和勋伯格的《奏鸣曲》。对于曲目的选择,他是这样解说的:“在国外,这两首作品是经常被作为演出的必演曲目,我在中国选择演奏,是因为每一个演奏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带领大家接触新音乐的。”显然,在国外新音乐已经被广泛推广和接受,难道在中国我们不也应该去认识、去了解新音乐吗?
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创作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之后,音乐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作曲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调性上的写作手法将有调性发展到无调性,开辟了一种新的音乐创作风格。
所谓新音乐,是指针对二十世纪之前以调性为基础的、共性风格的、古典的或传统音乐而言的一种革命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专业音乐类型,而音乐中的调性则是客观存在的。调性的本质就是主音,主音最低限定的确定是四、五度。1909年,在二十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随着勋伯格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的完成,音乐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是二十世纪新音乐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过渡期——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有调性”到“十二音体系”形成之前的所谓的“自由无调性”音乐时期。见例:
例一:勋伯格《钢琴曲三首》(op.11)第二首,第1-3小节
这个片断开始于一个慢速的、在一个F持续音之上、D和F之间的震音,这里也许可以认为是d小调,从第二小节进入的旋律没有任何东西能将D确定为调性主音。两个短的旋律句子,一个开始于第二小节,另一个开始于第三小节,使用音级C、b D、D、bE、bA和A,这些音级中的许多音很自由地与伴奏对抗而产生不协和。尽管伴奏声部中的D/F双音音型明显地与在旋律中bD音对峙,但是,b D和D都未足够明显地作为调中心被建立,它们就像流行的半音体系一样,引导我们去将这种音乐确定为无调性。
自1600年以来,几个世纪所遵循的调性原则被打破了。不过,调性原则的打破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勋伯格之前,在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里的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调性已经趋于瓦解。作为新音乐的先声,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在序曲中,为了表现忧郁、渴望而又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和气氛,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从一个不协和和弦解决到另一个不协和和弦,不断地转调,达到了有调性范围内调性不稳定的极限。勋伯格只是往前又迈出了一步,在他的作品中调性没有了,他取消了传统音乐中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与五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十二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音的地位,这就是无调性。
自由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十二音音乐。勋伯格于1923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首十二音作品《钢琴组曲》(op.25)。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方法被确立下来,它打开了如何使用、组合十二个音级的新的途径。在十二音音乐里,一首作品完全是由半音阶十二个音所组成的固定音列发展而来的,避免了传统和声纯粹的三和弦或属七和弦分解,连续的音阶式进行,容易造成调式或调性的结构片段以及首尾音四、五度关系。传统功能和声的纵向关系被这个音列的音程和音列在各个声部的分布情况所代替,由此带来了所谓“不协和音的解放”。该技法在作曲技巧上是绝对反传统的,完全无视过去的调性规律、和声功能规律,而是把八度中十二个音给以同等的价值,抛弃过去主音、属音、下属音等观念,使无调性占有绝对统治地位。
勋伯格的另一部作品《钢琴小品六首》(op.19)相对比较集中的探讨了在“能够自由使用十二个音级”的情况下如何尽力“摆脱功能限制”而自由“处理调式调性”的各种方法,以求使本来应该明确的调性变的模糊,使本来应该稳定的调性变的游移,使本来应该显而易见的调性变的隐退,进而使本来应该浓郁的调性感变的淡化。其中包括使用功能和声中比较少用或需要有条件使用的“高叠和弦”、复合和弦、多音和弦以及各种变和弦;较多使用和弦结构之外的非三度和弦;使用“无解决”的连续七和弦等。其中第一首作品中没有出现和声大小调式,也没有那种最有利于明确调性的“属七结构”和弦,和声语言虽然大都可以规范成传统的三度叠置结构,但其中却没有完整的大小三和弦,因此,这首小品既没有明确的调式感,也没有稳定的调性感。整部作品不仅用尽了半音阶的全部十二个音级,而且这十二个音级在开始的两小节内就已经迅速地全部出齐。如例:
例二:勋伯格《钢琴小品六首》(op.19)第一首,第1-2小节
SECHS KLEINE KLAVIERSTUCKE
《乐队变奏曲》(op31)是勋伯格第一首为管弦乐而作的十二音作品,也是惟一的一部纯粹的“管弦乐”作品。这部作品的结构、音色和表现力都是极富创造性的。使用的乐队规模是庞大的,但注重的是增强色彩性和清晰的旋律,而不是增加力度。作为“变奏曲”,勋伯格在使用十二音序列时有所改变,例如在十二音序列的基础上用“非序列音”的加花装饰,这种做法相当于传统音乐中常见的“和弦外音”或“装饰变奏”。这部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勋伯格谨慎而成功的解决了十二音序列音乐——这种强调平等、有序和不重复基础上进行写作的新音乐,应当如何面对大编制、多声部的乐队写法。十二音的原则在勋伯格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特别是后者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十二音体系只是音高方面的序列手法,而威伯恩将它扩展到节奏、力度、时值、音色上,开创了“序列音乐”的写作秩序。他还发展了勋伯格“音色旋律”的技法,以“点”代替“线”的旋律,把具有自己音色、力度、发音法的一个个音或和弦拼接起来,这一方法成为“点描派”音乐的先声。
二十世纪的新音乐经历了从“有调性”到“十二音”的调性发展过程,尽管如此,绝大部分新音乐还是在传统音乐体系范围之内所作变化而形成的,它们只是打破了传统的乐音体系和传统的作曲法则,作曲家对传统音乐的跨越,是建立在对其精通和扬弃的基础之上的。从创作现状来看,中国作曲家在新音乐创作中虽不算起步早,但已经成为新音乐创作的生力军。一大批作曲家已经挤身于世界新音乐创作的主流,在这样的时代,作为一名21世纪的音乐工作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关注和学习新音乐?从而更好的为中国的新音乐添林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