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红
摘 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实现资源互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共赢的有效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近年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国内发展迅速,有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进一步探寻现有研究脉络,并将生命周期理论延伸到联盟研究中来。在明确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对联盟生命周期的划分、各阶段特征以及工作重点做相关探索,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动因;生命周期;特征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1-0040-02
一、联盟内涵及发展动因
1.联盟概念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它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存在动因
21世纪,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驱动力,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在需求趋同化、技术扩散加速化和巨额的固定成本背景下,很多全球性企业逐渐意识到:完全损人利己的竞争时代已经结束,应“为竞争而合作”;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的竞争对手在警告“最好不要单独行事”;长期竞争争斗,结果是企业财力、智力枯竭,难以应付新的竞争和创新;企业通过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盟,通过产品、流程、技术方面的合作、开发、管理等,可以继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和培养核心竞争力,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联盟的出现是有其独特考虑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联盟网络化物理特性,扩大市场份额。利用彼此的网络及资源进入新的市场,扩大影响。二是基于强大的资源互补,迅速获取新的技术。三是基于正和博弈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合作理念,增强企业实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通过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单位建立战略联盟,彼此之间可以通过加强合作而发挥整体优势,有助于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四是基于交易费用的降低来降低风险。现在市场竞争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因此企业经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可以分担风险,从而使企业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二、联盟的生命周期划分
当前,我国正在着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推进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突破产业发展共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过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战略联盟有其内在的演进规律,这种内在演变规律被称为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从本质上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将生物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向经济学的移植尝试,是一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换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将企业的内涵与外延扩展至“组织”的话,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概念——“组织的生命周期”(Organization Life- cycle)。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网络型组织体”,一个“组织化的市场”和“市场化的组织”,其生命周期与一般企业相似,但具有自身特点。例如,联盟企业可能通过彼此并购实现内部一体化(即成为一个企业)。根据联盟演绎进程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的差异,可以将联盟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联盟酝酿与组建期、运行期与解体期。
一是联盟酝酿期。形成期是联盟构建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联盟中各主体开始发现一些新的市场及前景,着力寻找优秀的合作者并衡量各方拥有的资源。与此同时,各方的优势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也开始初步形成循环链以及流通网络,主体间的效用目标并没有达到高度一致。
二是联盟构建期。成长期是生态共生系统构建的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联盟中的各主体通过沟通、优势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已经形成了合作目标的高度一致性,联盟共生性基本形成。
三是联盟运行期。运行期是联盟合作相对稳定的阶段,联盟各主体通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找到各自效用满意的平衡点。他们已经熟悉了这个系统并可以发挥主观性谋求新生产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
四是联盟衰退期。虽然大多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会出现在前三个阶段“夭折”现象,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盟共生系统必然会达到稳定期并进入逐渐衰退阶段。
三、联盟生命周期体现的特征
通过对战略联盟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1)企业联盟是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具有动态性。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联盟成员的愿景、组织结构、治理模式、管理制度、领导方式、信息交流渠道都有所不同。为实现联盟预期和联盟目标,联盟成员在联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2)联盟的组建与运行具有静态的阶段性。阶段性意味着联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联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考虑自身对联盟固定的资源和能力规划投入,缓解偏见和不确定性,减少组织成员在资源能力、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规模和运行体系等方面的分歧,致力于成员间互补需求和协同效应的产生与加强。(3)联盟破裂与联盟终止未必是联盟的最终归宿。因为联盟成员之间至少还有两种选择即再造与并购。需要注意的是,战略联盟的生命周期较之于企业生命周期,具有动态性、短暂性等特点。战略联盟多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即其任务一经完成,目标一旦实现或确认不能实现,联盟自行解散。因此,战略联盟生命周期受制于联盟目标能否实现。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将联盟各阶段的特征与工作重点做大胆的探索,具体到联盟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
酝酿期:联盟主要是在发现市场需求与机遇的前提下,产生联盟动机,从那个人寻找有意愿、有知识或是资源的合作对象。应首先确认主体间的效用目标是否一致,这是生态共生模式形成的前提。这时候筛选有坚定合作意愿、有能力和资质的伙伴是重中之重。
构建期:联盟重视的是联盟组织结构、组织运行方式、联盟的风险划分及承担和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等的设立与构建。因此在该阶段,联盟的硬件与软件框架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构建计划并扎实的落实,此乃工作重点。
运行期:联盟正式运行阶段,联盟开始产生明显的收益及效果,由于联盟成员之间存在利益相互排斥性,联盟成员之间必定会存在利益动机冲突,联盟知识主体会趋向谨慎,再加之信息的不对称,联盟在动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出现“行运不畅”的困境,表现为机会主义、知识壁垒等。因此,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互相的信任程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知识活动和关系资本积累在该阶段至关重要。
解体期:联盟的收益下降。对联盟的知识主体贡献评价和绩效评估与反馈成为主题,在该联盟成员打算再续合作时,对于联盟范围的重新界定和联盟经验的总结也是联盟的工作内容。因此,在联盟共生系统达到运行成熟期后,不仅要使联盟主体间的现有优势资源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更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系统整体拥有的优势资源,使联盟共生系统在稳定期后不是走向衰退,而是成为另一个生命周期的形成期。
四、结论与启示
因为本文只是探索性研究,对于联盟共生体系中的很多问题(包括联盟生态共生系统生命周期规律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所以接下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联盟中三大主体在不同的效用目标下所形成的具体共生模式与资源传递模式的研究;联盟体系稳定性如何,保证联盟共生体系长期合作稳定性的条件是什么;联盟中主体内部与主体之间知识(技术)链对于整个联盟体系运行的影响,等等。
总之,本文是在生命周期理论、共生理论与食物链理论的基础上对联盟运行本质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与生态系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采用生命周期的观点对联盟的本质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大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邸晓燕,张赤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类型与政府支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78-84.
[3] 高广文.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J].科技发展研究,2008,(12):1-8.
[4] 胡美琴,李元旭,骆守俭.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J].当代财经,2006,(1):76-79.
[5] 陈红勤,曹小莉.学术网络社区研究综述[J].科技广场,2010,(8):235-237.
[6] 王德鲁,宋学峰.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2):284-289.
[7] 陈晓峰.基于集群生命周期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创新特征与持续竞争优势培育[J].生产力研究,2009,(21):172-174.
[8] Gomes B.,Hagedoom J.,Jaffe B.Do Alliances Promote Knowledge Flow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2006,(1):442-445.
[9] Chuaa A.L.,Pan S.L..Knowledge Transfer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IS Offshore Sourcing[J].Omega,2006,(2):267-281.
[10] Wen B L.Factors Affecting the Correl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J].Journal of High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7,(2):13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