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翠香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由于学生进入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受“应试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没有关系,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学习的形式跟其他科目不会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谈到“作业”,学生都很明白,必须做作业,否则过不了老师这一关,老师这一关还能将就,要是老师告诉家长,那样就“后果严重”了,家长说服教育还能接受,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受“皮肉之苦”。由此,学生对作业的态度可想而知,大都是被动接受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互动,获取、建构新知识的动态过程。活动的本质在于个体的主动参与,活动的效果在于主体交往。如何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贴近经验,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而得出的结论。化学知识本身就是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来的,现在使用的化学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都贴近生活实际,生活中的一杯水、一阵风、一支蜡烛都可成为学生研究学习的对象,这样的学习容易接受。直观、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努力让学生把这种探究的热情带出课堂,带进生活,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实验。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到实验室操作的基础实验都是按课本规定方法进行的,虽能规范实验操作、验证实验现象,得出有关结论,但学生多半是“依葫芦画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自主实验”当成“化学作业”布置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积极性,也完全颠覆了学生对于作业的被动态度。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的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和操作相对简单,设计和原理分析涉及控制变量、逻辑推理等知识。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如图1)自己设计在一周前做好实验,进度到课题3时把三支试管带进课堂(如图2),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从而探究铁生锈的原理。
这样做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预设方案分析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确保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接受了“铁生锈条件”的结果,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更难有学生提出新的实验设计,有些学生甚至说没见过铁生锈。
在教学中,笔者将这一实验作为化学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校外自主实验。布置学生在学习这一课题的前两周预习相关内容,在生活中和网络上搜集资料分析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生锈的措施。利用在校外可获得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观察,拍照记录实验现象,在班级展示交流。
在学生探究铁生锈的自主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发现菜刀沾上盐水更容易生锈;有学生比较铜生锈与铁生锈的条件;有学生提出质疑:“空气中除了氧气外还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因此课本上不能证明铁生锈仅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一般不会立即作出解答,而是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由小组讨论并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班级交流、小组间相互质疑评价。有学生拍下家里生锈的水池照片(如图3),有学生上网看到因为铁生锈导致塔吊倒塌的事故(如图4)。有学生拍到放学路上遇见的生锈的铁门(如图5)和铁锁(如图6)的照片,这些图片在同学间交流,有代表性的张贴在班级上,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铁制品生锈原理的理解,认识到防止铁制品锈蚀的重要性。
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自己挑选实验器材,没有试管,就用干净的塑料瓶代替试管,做出一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7);也有学生在一个塑料瓶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如图8)。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在生活中找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学生一旦感到所学的东西能派上用场时,求知的劲头会更大,探究的欲望会更强烈,这对于延伸课堂、激活知识、提升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完成化学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升华,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绽放,学生特别期待笔者布置的化学作业。在完成自主实验的过程中,一个学生提出一个观点会激励另一个学生提出另一个观点,而且,一个学生还可以对另一个学生的观点提出改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自主实验,自主实验是化学实验的最终目标,以化学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校外进行自主实验则是走进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的前期工作。学生在探究的环境中更好地领会实验思想的精髓,给学生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在探究化学原理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激发了自身潜能,锻炼和培养了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