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并学会一定数量的字词,才能理解书面材料,才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那么,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挖掘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有效地引入识字教学中呢?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联结汉字的相关资源,让识字更有效。
一、联结阅读,让识字更综合
曾经有一阶段,为了让学生能认识更多的汉字,我们对教材中要掌握的汉字进行了单元重组,也就是把这一单元的生字集中到了一起,按照汉字之间的规律把这些汉字进行重组。这些规律包括汉字的构字方法(象形、会意、形声……)、汉字的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独体字……)、读音规律(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平舌音……)、同部首等,然后根据规律先集中识字,再来进行单元的文本学习。这种看似科学的编排,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的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整体”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
识字的目的是阅读,假如我们把汉字生硬地从“阅读”(文本、语境)中剥离出来,也就违背了学习汉字的初衷。因此,我们要把识字紧紧地和阅读联结在一起,在阅读(语境)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配合识字的韵文。例如,在学习一组以“青”为基本字的形声字时,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首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通过这样一首通俗易懂的儿歌把本课要求掌握的“晴、清、蜻、睛”四个生字都放到了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读得有趣、学得开心、记得牢固。又如,在学习“他、池、驰、地”四个汉字的时候,教材安排了一则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在有趣而又形象的谜语中,学生认识到了汉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形象的谜语又帮助学生快速地识记了“他、池、驰、地”四个汉字。试想,学生在愉快的儿歌朗读、谜语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生字,会多么惊喜!
联结阅读,就是把识字和阅读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形式很多,除了是教材上汉字与韵文、生字和课文的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书报中找找刚学过的生字,自己根据一个或一组汉字来编写一则谜语或一首儿歌。例如,“满”—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小人打滴溜。“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这不仅是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而且也是让学生触摸汉字、感受语文的绝好机会。
二、联结文化,让识字更丰厚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过程很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以往我们对这一点关注得很不够,我们只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看到了汉字的外表,而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文化:汉字的起源、汉字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等。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方方正正的汉字,就会发现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则故事。例如,在教学汉字之前,教师可以把“仓颉造字”的故事给孩子讲讲。在教学“田”字的时候,可以把现代的“田”字和古代的“田”字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甲骨文的“田”字像一块大田,分成几块,多的有十二块,少的有四块。金文的“田”字就只分成四块,和现代的“田”字的字形比较接近。通过对比和讲解,学生知道了“田”字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早期农田的基本样子。又如在教学“泉”字时,让学生观察甲骨文的“泉”字,它像一幅画:一股山泉从山石间的泉眼里汩汩流出,所以“泉”的本义指“清凉的泉水”。
除了让汉字文化渗透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在习得汉字的同时,让学生接触一些“国学宝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面对这样的识字课,我们还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识字训练吗?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学生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对仗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多少中国人的智慧,反映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吟诵能获得春雨般的滋润。
三、联结情境,让识字更生动
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草原的早晨》一课时,针对江南的孩子对草原不太了解的情况,教师可先放一段结合课文内容的视频,配合悠扬的马头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接着问:“你觉得草原的早晨怎样?”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会兴致勃勃地诉说自己看到的情景。最后教师又问:“这么美好的草原早晨,你知道这个‘早字怎么写吗?”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又如,在识字巩固环节,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巩固汉字学习,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如“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玩玩字卡”“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等,就这样,仅仅一个小小的游戏,就能让学生愉悦地去识字。
四、联结生活,让识字更开放
生活是最活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活的识字课堂。我们倡导的识字教学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过程,教材的识字量和课堂的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基础,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让识字的过程同时成为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我们还要拓宽识字教学的途径,让识字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路边商店的招牌,大幅的广告以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盒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开发识字的好办法。例如,在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盒上,汉字就更多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们是多么兴奋啊!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自主识字课堂,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更有吸引力。联结生活识字,从生活中学汉字,再让汉字回归生活,这种开放式的识字教学,既充分利用了生活中识字资源,又凸显了语言文字学习的实践性等特点。让我们引导学生走进“大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展示成就的舞台,让学生在生活中快乐识字,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小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