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弘 李小刚(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变电所改造安全与经济效益分析
王培弘李小刚(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东湖变电所设备陈旧、损耗过大、已无法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要求。通过改造选用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选择合理的接线方式,缩小供电半径,达到了降低电能损耗、满足供配电平稳的要求,实现了变电所安全可靠经济性运行。
综合自动化经济运行节能降耗
玉门油田水电厂东湖变电所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设备运行年限久,技术缺陷严重,配件购置困难,线路绝缘老化,腐蚀严重,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匹配互换,年维护费用高。主变压器、35 kV、6 kV开关和刀闸、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属于高耗能产品,负载力小、动作慢、计量差,无法满足电网发展要求。接地网部分锈蚀严重,接地网断裂后不能及时发现,使接地电阻达不到安全规范要求。配电线路杂乱,缺乏统一整体规划,结构布局不合理,主干线路达不到负荷中心或偏离负荷中心,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超出其规定要求,造成线路末端电压偏低,线路损耗大,供电质量差。
为了提供安全、经济的电力供应,对东湖变电所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现代电网要求的35 kV/6 kV变电所。
对变电所进行重新选址,整体规划、设计,优化接线方式和设备选型及综合能力。电压等级保持原35 kV/6 kV不变。35 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6 kV接线为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将原东湖2台总容量为3600 kVA,型号为SJL-35的高能耗主变压器。更换为1台容量为3150 kVA,型号为S11-35低能耗主变压器(表1)。高压开关和开关柜采用SF6型及真空断路器系列。
表1 新旧变压器参数对比
改造6 kV线路,使线路延伸至负荷中心,缩短低压线路,提高供电质量。部分线路设联络开关,增加分支线路,便于用电调整及生产检修,安装开关保护设备,改造部分杆型。合理配置和布局配电变压器,更换部分高能耗及有严重缺陷的配电变压器。
3.1变压器损耗计算方法[1]
式中:
Q0——空载无功损耗,kvar;
P0——空载损耗,kW;
Pk——额定负载损耗,kW;
β——平均负载系数;
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
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ΔP——有功损耗,kW;
ΔQ——无功损耗,kvar;
ΔPz——综合功率损耗,kW。
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取KT=1.05;对工业企业电网的6~10 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 kW/kvar;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可取β=75%。
3.2变压器损耗计算结果
新变压器:ΔP=15.895 kW,ΔQ=14.877 kW,ΔPz=17.383 kW。
旧变压器:ΔP=20.231 kW,ΔQ=16.316 kW,ΔPz=21.863 kW。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改造前2台变压器损耗远高于改造后的1台变压器损耗,可以计算出改造前后变压器年耗电量分别为191 516.217 kWh、152 272.329 kWh,年节省耗电量为39 243.9 kWh。
改造后1台主变压器可以带有负荷,可根据负荷情况调整运行方式,既避免了改造前2台带不动全部负荷的情况,又避免了在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确保变压器经济运行。
东湖变电所的改造,实行以变电所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科学合理配电布局,缩短了供电半径以达到线路末端电压合适,避免了近电远供、迂回送电的格局;同时,选择变比合适、精度更高的互感器,与用电负荷相适应,确保了计量准确。通过改造,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对提高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孙成宝,苑微微.配电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478-482.
10.3969/j.issn.2095-1493.2015.11.016
2015-08-21)
王培弘,201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石油电力工作,E-mail:1197801727@qq. com,地址:甘肃省玉门老市区玉门油田分公司水电厂,7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