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015-10-31 05:03策划本刊编辑部
幼儿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同情心关心小鸟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浙江天台恩美幼儿园

浙江杭州富阳春江街道中心幼儿园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浙江天台恩美幼儿园

浙江杭州富阳春江街道中心幼儿园

小鸟,我做你爸爸  陈谌妈妈

儿子打小就是一个很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4岁时发生的一件事。冬天那日,他蹲在一个铁笼子前面,听见我叫他,眼泪就稀里哗啦流下来:“妈妈,小鸟要死了……”

小鸟是在花坛边散步时捡的,当时被冻得一动不动,儿子把小鸟捧回家,向邻居张大爷借了鸟笼养小鸟。

外婆在旁边嘀咕:“不就是一只鸟,死了明天去花鸟市场买只活的。”

儿子一听哭得更凶了。

因为对于死亡,儿子的理解就是再也不能在一起,永远地离开。

我能感受到儿子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小鸟是他喜欢的朋友。母子连心,对于他的失落与无助,作为母亲的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决定尽最大的努力与儿子一起救活小鸟。

我用拔掉针头的针筒推注米汤一滴一滴喂小鸟,儿子则在旁边用纸巾擦拭小鸟溢出嘴角的米汤。见小鸟四肢发抖站不稳,我找来厚厚的旧衣服盖住鸟笼为小鸟护暖,儿子还不放心,白天把鸟笼提到有阳光的地方晒,晚上小心翼翼地拿到暖气边。小鸟逐渐苏醒,起初能听见它用微弱的声音叫唤,慢慢见它颤抖着站起来张嘴啄粟米。儿子欣喜得手舞足蹈,隔三差五去看它,有了新发现就跑来向我报告。

接下来的几天,儿子很主动,“小鸟,我做你爸爸,好吗?”他悉心照料着小鸟,换水喂食、清扫鸟粪。小鸟恢复了生机,那悦耳的叫声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为此,儿子仍沉浸在“鸟爸爸”的角色中,他笑脸荡漾,我感到特别欣慰。

后来,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爱鸟护鸟我行动”主题活动中,儿子因为在小伙伴面前讲述救鸟故事而得到了大家的赞扬,被评为“爱鸟小卫士”。那天,他还主动提出并付诸行动,让小鸟回家找自己的爸爸妈妈。

通过救鸟事件,我感悟:父母应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用心领悟生命的真谛,同时学会关爱、同情、付出与担当。

生活是一本适宜的教科书,父母是现成的老师。相信世间万事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做好!

男孩也需同理心  础源妈妈

儿子还只有6个月大时,我抱着他在小区花园里散步时看见了这样的景象:一个小男孩在前面奔跑着,边跑边喊:“妈妈,你快一点,你怎么这么慢呀!”脸上尽是着急的神色,还带着埋怨的情绪。当我将视线转到他母亲身上时,发现她膝盖上有明显的擦伤,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当时,我就暗下决心: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尽量能够体谅他人,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儿子1周岁左右时,一次,我不小心腿碰到桌角,我便夸张地指着疼痛的部位说:“宝宝,妈妈这里痛。”儿子瞬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于是,我便引导儿子帮我揉一揉,吹一吹。这样“训练”了几次后,每当我有什么不适,儿子就会第一时间来询问:“妈妈,你怎么了?我帮你揉揉吧。”

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教育,童话故事也是很好的教育载体。《丑小鸭》中有一段描写丑小鸭在鸡棚生活时,被母鸡和其他鸭子排挤、嘲笑。我和儿子对此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儿子说:“这只老母鸡可真坏,它怎么能这么说丑小鸭呢?”我回应道:“你觉得它做得不对啊?”“是啊!长得丑又不能怪它自己,它也没办法的。”我心中暗喜,接着问:“那你觉得丑小鸭怎么样?”儿子说:“我觉得它好可怜,大家都要欺负它。”“如果你在丑小鸭边上,会怎么办呢?”儿子大义凛然:“我会保护它,不让别人欺负它。”丑小鸭的遭遇引发了儿子的同情,小男子汉有同理心了。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教育契机,只要我们有心去发现并注意培养,我们的孩子就可以规避独生子女经常有的显得自私的弊端,成长为博爱、善解人意的热心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吕静老师

我们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雨露,欣赏花草、虫鱼。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让他学会珍惜。另一方面孩子会看到城市里的臭水沟、垃圾堆等,通过与大自然美的对比,让孩子感到肆意破坏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懂得保护环境。通过对大自然的关爱,培养孩子的同情之心、关爱之心,进而将这种情感转移到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

有很多父母可能会在孩子面前掩饰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那些悲伤、生气和恐惧的负面情绪。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但实际上却减少了孩子从父母那儿接受正常的情感信息。因此,应适时地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快乐、忧伤、生气、痛苦、为他人担忧等各种情绪状态,以加深孩子对情绪情感的理解。此外,要设法增加孩子对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情绪角”,让孩子在“情绪角”里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然后和孩子一起回想、体验、讨论刚刚经历过的情绪情感。当孩子看到别人的痛苦和困难时,父母不要回避,而应该引导孩子回想自己有过的相似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对他人痛苦情感的共鸣。

幼儿园应经常用角色扮演、情境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同情和关心他人,或者组织一些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父母要积极配合,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感受、理解父母的辛苦,增强对家庭、家人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静待花开  戴旭阳老师

同情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痛苦的关心和安慰。这种感情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尤其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无可取代的意义。我们幼儿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造境,精琢园内环境,营造教育氛围

让环境会说话,是我们幼儿园倡导的一种教育形式。饲养角,让孩子给小兔子喂食;娃娃家,和“宝宝”细语;小医院,耐心地照顾“病人”。精心造境,让孩子在情境中萌发同情心。

车门在关闭状态下,门页后密封胶条与车体上的铝型材框紧密接触,在车门与车体间起到密封作用;门页上的左右前密封胶条接触,起到门页间的密封作用。图1为车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示意图。

●搭台,细创教育契机,激发幼儿情感

同情心教育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让孩子关爱他人,就要给予孩子关心他人的机会。组织幼儿观看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场景,了解他们的困苦生活,理解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激发幼儿主动帮助的愿望。在幼儿园举办大型义卖活动,把孩子捐赠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手工作品等当成商品,号召社区的人都来购买。孩子们把义卖所得亲手捐助给他人,在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牵手,拉近家园距离,默化同情认知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良好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幼儿园牵线搭桥,提供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资料,鼓励家长自主选择帮助对象,组织家长大手牵小手,带着孩子去看、去听,去感受贫困儿童的生活,用自己的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耳濡目染之时,就是同情心萌芽之际。

同情心如一朵芬芳的花蕾,等着孩子去浇灌、去摘取。孩子也如美丽的花苞,等着我们去浇灌、去呵护。我们静待花开,明天必然芬芳四溢!

链接

“散养”的孩子有同情心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心理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同情心。当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父母随时陪伴左右容易使孩子变成“自我陶醉者”。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学家彼得·格莱博士在其新著《自由学习》中指出,在没有成年人指导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在自由玩耍中更好地克服自我陶醉心理,更好地培养同情心。而如今,父母们都是时刻陪在玩耍的孩子身边。“散放式”与邻居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越来越少见。

格莱博士表示,所谓“自由玩耍”是指任何玩家随时可自由退出的活动。孩子强烈的玩耍欲望会使他们在玩耍过程中更好地约束自己,尽量避免其他玩伴随时退出。这就意味着孩子会更多注意他人的需求和愿望,既要自己尽兴又要让玩伴高兴。为此,小家伙会更多地了解小伙伴的喜好,防止自我膨胀或对其他孩子的冷漠行为。

格莱博士认为,自由玩耍有助于培养如何自己作决定、自己解决问题、平等地与他人沟通、换位思考、结交朋友和处理危险等多种能力。自由玩耍还有助于孩子学习控制恐惧和愤怒情绪。

摘自《生命时报》

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可如今,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却极少关注孩子是否关心、乐于帮助他人。近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哈佛心理学家提出培养善良孩子的5种方法》一文称,哈佛大学“推广关爱”项目研究指出,约80%的青年调查对象表示,父母更关注他们的成绩或开心与否,而不在意他们是否关心别人。想要孩子关心他人、有礼貌、负责任,父母该怎样做?该项目负责人理查德·韦斯布尔德提出了5点建议。

1.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将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作为重点,让他们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所以,父母应常在孩子面前强调关心别人、信守承诺等,对孩子关心、善待他人的行为给予肯定。比如,当孩子要放弃一项团队任务时,让他明白自己对朋友、团队的责任,鼓励其不要轻言放弃,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制造机会让孩子学习关心和感谢别人。关心和感谢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方法之一。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学习、模仿如何关心别人,同时学着向关心他的人表示感谢。研究表明,习惯于感谢别人的人往往更热心、更宽容,更具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也更加快乐、健康。所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先学会感谢父母,才会感谢他人。父母也可以定时打电话关心长辈,教孩子说些慰问的话。

3.扩大孩子的关心范围。几乎所有孩子都关心小范围的家人和朋友。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关心圈子以外的人。家长可以试试看,经常问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班级同学的印象等,促使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保持友好和感激的态度。当老师、同学生病时,提醒孩子主动打电话慰问,鼓励他去关心脆弱的人。

4.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会观察他们所尊重的成年人的行为,从而形成道德价值观,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必须诚实、公正,关心他人。常带孩子去看亲人,能让他们学会孝敬长辈。夫妻间要相互尊重,建立良好的道德“模范”。

5.指导孩子控制破坏性的情绪。愤怒、羞愧、妒忌或其他消极情绪往往会削弱孩子关心他人的能力,所以,自我控制是塑造孩子良好品格的重要环节。要告诉孩子,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只是要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消极情绪。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父母应帮其冷静下来,如做做深呼吸。然后倾听孩子负面情绪的来源,帮他转移注意力,“消化”消极情绪。

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同情心关心小鸟
滥施同情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开心与关心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