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培锫
2015年1月11日19点,我坐在电脑旁,戴着麦克风,平静地讲着自己在录制动画类微课中的一些心得,像这样的分享与交流我们大多数是在网上进行的。之前我所面对的只是少数教师,而这次则是应北京大学数字化研究中心的邀请,面对全国“翻转课堂”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进行分享。
说实话,我的生命中似乎从未想过能够与北京大学结缘,如果有,那一定是在工作最初的时期——期望自己教的学生能考入这所名校。
11年前,和大多数刚刚参加工作的同事一样,我是一个怀揣着做GTR麻辣教师的大学毕业生,我把内心对教师的美好愿望与自我期许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古色古香的聚奎书院里。
“一定要做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做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这是我最初的告白,也是我最初的梦想。在教学中,我投入了最大的激情。当PPT在课堂上的应用如春风般吹进聚奎中学这所百年名校的时候,我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我废寝忘食,熬夜赶制课件是家常便饭,凌晨三四点钟刚躺下,六点半早自习的闹钟已然响起,迷糊地爬起来,抓了衣服就往教室狂奔。当遇到文娱汇演时,我也是全身心参与,嘶声力竭地呐喊助威,只为与学生走得更近。
激情、活力、责任感……不放弃任何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隔三差五地叫来学生促膝而谈,聊青春,聊理想,聊爱情。年轻的我会因为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夸赞美上一天,也会因为学生的批评或者反对而心情低落。我从未想过,我的激情会被时光侵蚀,我期待的是更大的辉煌。
然而,不断变换的技术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激情终有被耗尽的时刻。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发现许多以前觉得不能忍受的事情,慢慢地都觉得无所谓了。学生上课睡觉,不想理睬;学生不交作业,懒得清查;学生上课玩手机,惰于提醒。当教师当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想动脑子去思考之时,我不再为设计一个精彩的课堂引入而苦恼,不再为每堂课能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而冥思苦想。自此,教书变得非常简单,讲,讲,讲;育人变得异常轻松,骂,骂,骂。也不再去思考是因为我的设计不合理,作业安排不合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又不知从哪一天起,我觉得自己已然成了一名优秀教师,教过几届高三,也得过一些奖。至于更多的困难,只需要怪罪学生自己不努力或者学校管理体制就行了,我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特别超然的地位。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前进,带走了我的稚嫩,也带走了我对工作的憧憬与期盼。生活、家庭、对现实的迷茫……慢慢地消磨掉了我所有的激情。
可内心依然有个声音在回响:“改变,我要选择改变,我要坚守教育初心!”而改变需要机会,更需要一个平台。
微课、翻转课堂、MOOC……在这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努力研究、学习。北京大学数字化研究中心邀请我分享微课制作的经验,给予了我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分享经验感受与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因此,我对当初选择这条路,并在这条路上坚定向前,心中充满着自豪。而这一切是源自学校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因为微课制作之初我就参与了学校微视频的录制。
2012年,因为身体的问题没有上翻转班级的课,却参与了视频的录制。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远没有如今这样成熟的体系,包括制作视频的方式方法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基本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资料,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太过严肃的课堂,我喜欢幽默,喜欢穿插一些思想教育,所以早期录制的视频口语较多,十分随意。当时,并没有刻意的设计,有的视频20多分钟,有的甚至长达半个小时。那时的想法就是把一堂课所有内容都囊括在内。
好在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翻转课堂这样的新鲜事物,不管我录成什么样,学生都觉得新奇好玩。由于没有参与翻转实验班,我对上课形式的一些想法只是充斥在大脑中,很难在教学中实施。但是因为要录视频,我参与了很多翻转课堂培训的会议,并且在会后我积极地与其他教师交流课堂形式及遇到的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对教学的热情似乎一点点地又被点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让我忽然觉得工作似乎不再那么枯燥了。渐渐地,我开始有选择性地开展翻转课堂,虽然我们没有平板,但是有导学案,部分简单的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稍加点拨,这样课堂空出的大半时间我用来设计了好多诸如表演类、对话类的活动。
偶尔的尝试,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乘着这股子热情,我把安徒生、格林童话英文版介绍给学生读,并要求他们节选内容,还把童话故事改编为舞台剧进行表演,我和学生一起设计服装道具,看着反串的白雪公主和王子在教室中央翩翩起舞,看着整个课堂成了一个充满欢乐舞台,我似乎回到了刚刚工作的时期,我收获了许久未有的快乐和幸福,我的激情被重新点燃。
后来,学校翻转课堂实验的规模开始扩大,从2014级的2个班到后来4个班、6个班,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我也终于在送走2014级学生后,正式地参与到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我的工作忽然忙碌起来,但是这种忙碌却是充实的。首先,自己录制的英语趣味微课代替了课堂繁琐、重复的知识讲解,这样我便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设计传统课堂上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学。而且我可以准确地把握学情,因为大部分作业都是课堂上完成的。其次,更多的技术平台开始出现在我的课堂中,更多的移动APP应用使我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中,我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推送相应的课程内容和作业,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问题。我甚至用手机语音点评学生的作文,通过社交工具找学生单独谈话。这样的教学使我感觉到时间过得好快,有种转眼就到期末的感觉。
如今,随着翻转课堂在学校的开展日趋成熟化、在全国的影响日渐增大,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各种实用软件在课堂上的使用,让我在教学中变得更加有自信,也更有活力,我像孩童一般渴望着新一天的到来。截稿之际,我正在候机楼等待去美国的飞机——因为在课堂上出色的信息化应用,我有幸被Intel公司选送参加全球教师的交流活动——突然QQ弹出一条消息:“老师,我真的好喜欢你的英语课,我们都好爱你啊!回来记得带礼物哦……”
学生的真心流露让我感受到无限的幸福和满足。人生需要改变,也可以改变,庸庸碌碌的工作因为翻转变得精彩,曾经以为消失掉的激情因为翻转课堂再一次涌出,并以更加热烈的方式燃烧。亦或许这份激情并非源自翻转课堂,而是大学毕业刚入职时那个做“好教师”的梦。
久违了,我的梦!但请相信,我还在,终将在。
点 评
因为适应不了变化,有人在骂翻转课堂;因为翻转课堂而成功,有人在感谢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不强求每位教师都去翻转课堂,我们倡导还教师以专业发展的自主权。我们要感谢那些在经典教育形态下做出贡献的教师,也要肯定为教育变革做出积极探索的人们;因为成就教师的不是翻转课堂,也不是其他某种教学模式,而是那颗宝贵的初心和那样真实的情怀。如果你有,请你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