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向伟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筷子兄弟的《小苹果》因歌词简单、律动十足,深受全民喜爱。它的动感和喜感,总能调动起观众的热情。如果,我们的文章也能有如此感染力,那便算是成功的习作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文字跳起“小苹果儿”呢?
一、修辞来装扮
修辞在作文中的作用是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想让笔下的文字活起来,可以考虑在作文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等地方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不多用,但一定要新颖。如在《我依然爱您》一文中这样写家乡山上许许多多姿态各异的石头:“有的相互依靠,像是在说悄悄话,那神情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则高高站起,抬头向上,似乎要仰天长啸,抒发心中的激情;更有趣的是像顽童一样的石头,这儿一堆,那儿一块,好像是在做捉迷藏的游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家乡的石头写得有了生命,有了感情。排比的使用又突出了石头的多和形态各异。
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一个好的结尾,能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寻》的结尾:“一摄氏度的温暖,饱含着妈妈的情;一杯热牛奶,洋溢着爸爸的爱;一句哲言,透露着老师的信心与期待;一双慧眼,我寻找到了人间的真爱。带着这些真爱,带着感动出发,我坚信,我定能抓住梦想的翅膀!”运用了排比、拟物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己寻找到人间真爱的激动之情。一处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为你的作文增加一个亮点,多处的使用可以使你的全文富有美感,让文字跳起欢快的舞蹈。
二、细节精打扮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如《故乡》中为了表现水生怕见生人,用了一个“贴”的细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打范进嘴巴的细节,以及“攥”银子,“舒”“缩”拳头的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胡屠户前倨后恭、嗜钱如命的典型性格。作文中,可以通过一个细微的事件从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写细微的事件常用于文章局部,如《香菱学诗》中为了表现香菱费尽心力、反复斟酌之态,选取了“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上抠土”的细微事件。进行细节描写还应注意细致地观察生活,捕捉人物的语言、服饰、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选取典型的细节突出文章中心,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这样,就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带动读者与作者互动。
三、动词巧客串
作文中描绘景物、刻画人物的时候,若能恰当、巧妙地使用新鲜传神、富有情趣,具有形象性的动词,并将动作分解、细化,就能使文章语言变得生动起来,使整篇文章大放异彩。如一位同学在《舞草龙》一文中写道:“春节的晚上,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齐明。我们几个小伙伴舞着草龙,在大街上缓缓地行进着。小东手举着龙灯球,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左,忽而右,引逗草龙。草龙被激‘怒了,龙须颤动着,龙嘴大张着,直扑龙灯球。龙身忽左忽右地扭动、翻腾,龙尾左右摇摆。草龙盘旋飞舞,像腾云驾雾,又像海上波浪翻滚。”这段话巧用了多个动词,把小伙伴们春节舞草龙的动作描写得生动逼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再如:“他越跑越快,快要接近跳高架时,突然左脚猛地一蹬,右腿同时用力向上一抬,身子腾空而起,轻捷地掠过了横杆”。动作本身具有动感,给人以形象感。准确而传神的动词,能将动作的魅力尽展,让文章像舞蹈一样吸引观众。
四、引用大变脸
在写作中巧妙运用古诗文不但能训练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古诗,领悟文字的妙处,还能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使作文出彩。作文时多尝试诗词入文,才能使文采斐然、典雅蕴藉、神韵俱臻。例如“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除了古诗,我们还可以引用名言、故事、俗语、童谣、歌词等等。用,但不照搬,活用是最高境界。
如果一篇文章,能巧妙切入,立意深远,精心布局,再加以局部细雕,或用修辞来装扮,或用细节精打扮,或用动词巧客串,或来个引用大变脸。如此律动十足的文章,是不是像一段精彩的舞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松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