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布局农业由大到强

2015-10-30 12:37马健高凤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三华茂名市农产品

马健++++高凤

农村有句俗语:养猪的不如卖猪肉的,搞生产的不如做买卖的。农民丰产能否丰收,全凭市场说了算。作为广东省传统农业大市茂名,这些年来,一直琢磨着如何跳出农业大市,跻身农业强市的行列。近期,本刊记者深入茂名市村镇、企业,跟随茂名市农业局局长朱积一同探寻转型期的当地农业轨迹。

茂名是广东农业大市,从粮食生产、水果生产、蔬菜生产到生猪生产、海产品生产,五大块一直位列广东省第一或者第二。每年的农产品产量达900万吨,特别是水果,茂名共有350万亩水果园林,年均产量达260多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白糖罂、桂味、妃子笑等荔枝产品早已是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同时,茂名也是全国知名的“北运菜”生产基地,素有“天然大棚”之称。朱积坦言,多年来,茂名市的农业生产从不乏力,但市场总欠缺火候,“卖难”成为了纠缠多年的“顽疾”,严重制约了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优势

未来讲的是流通

2012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意见》并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朱积在采访中分析道,“在未来的农业产业竞争中,流通仍将占据主导因素。正如专家判断,农业发展优势,过去讲的是资源,现在讲的是加工,未来讲的是流通。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为10%左右,中国的物流成本为18.6%左右,茂名的物流成本为20%左右,可见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只要能够将现在的物流成本降低10%左右,即可直接盈利58亿元,茂名市经济总体水平就能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因此,朱积认为,茂名应当依托现有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整合物流资源,努力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核心区,以沿沈海线物流发展带、沿包茂线物流发展带、沿洛湛线物流发展带、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物流发展带为支撑,构建物流产业发展骨干网络;以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为节点,加快构建全市现代物流业服务体系,把茂名打造成为南中国农产品物流集散地。

提出“建设农业强市”战略目标三年后,茂名市打造南中国农产品物流集散地已具雏形,今年5月茂名市大型现代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粤西农批”将开市运营,项目一期招商顺利完成,预示着茂名市打造南中国农产品物流集散地的梦想正式着陆。“粤西农批”是粤西地区首个农商产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占地规模1200亩,分三期工程建设,将先后建成粤西农批交易中心、商旅中心和物流加工产业园,是茂名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重要平台。

“‘粤西农批的横空出世,将为我们众多的蔬菜经营者带来福音。”东莞果利来宏远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志远如是说。“粤西农批”的建成,如同在茂名市大农业版图中绘制了一道蓝色港湾,粤西丰富的农产品从此有了自己的输出港,让“卖”不再难,小到菜贩大到当地的农业大鳄们,都觉得这是转变茂名乃至粤西传统农业格局的关键一举。

抓住市场

才叫抓住牛鼻子

茂名农业未来将如何向农业强市继续发力?朱积表示茂名市农业一段时期内,将以“市场”为核心,实施“市场带动,政府推动”策略,实现建立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目标。

采访中,朱积表示,“以往我们不少人的观念都是种、养、加工,忽略了核心问题——市场。只有抓住市场,才叫抓住牛鼻子。市场是农产品的生命,品牌是农产品的灵魂。当然这里讲的品牌,是在市场消费中形成的品牌影响力,而不是简单的什么‘授予的品牌。1999年,我到市旅游局工作,许多人都说是我让旅游起死回生,发展壮大,这我不敢接受。其中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领导都好奇,多次问我是怎么弄起来的。措施当然不少,产生了综合效应,但关键性核心工作就是先做市场卖产品。那时茂名只有个‘中国第一滩、‘茂名大厦,半死不活,怎么卖?我们就搞了一个‘捆绑联游,把阳江、第一滩、湛江、海南、北海、越南“捆起来”销售。为培育茂名市场,我们搞了个‘茂名人游茂名。结果,各路商家就开始投资酒店、景区、酒吧、歌厅等。尽管档次不算很高,但旅游城市成形了。更可贵的是形成了良性持续发展势头。抓经济,不做市场,是抓不起来的,除非做垄断产品。因此,茂名市农业要抓住‘市场核心不放松,连续干几年,努力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体系,让农产品销售通畅起来。”

如何才能抓住“市场”核心不放松?在朱积看来,首先,要建立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立网络推介销售平台,形成集散批发中心,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到大城市、经济活跃的城市建立农产品直销店、销售专柜、配送中心、批发点等;其次,政府要主导组织大宗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实施产品直销或批发,如龙眼、荔枝、蔬果、水产品、猪、鸡、鸽等;再次,政府牵头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商参加有影响的展览会等会展活动;最后,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在以上活动中,应同时把某项农产品品牌和地方产地品牌进行宣传,形成两个层面的品牌效应。

在抓好“市场”的同时,茂名市还将下大力气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向现代农业进军。对此,朱积提出,一是种养业、加工业、批发销售并举推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形成小型经济组织铺天盖地、龙头企业成规模的格局,建立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平台。没有组织化,就很难做到标准化生产,没有标准化生产哪来品牌?同样道理,没有组织化,也很难做大市场;二是以“放心食品名牌工程”为推手,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目前,茂名市全部乡镇都正式挂牌成立了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初步建立了市、县、镇、大型生产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网络;三是建立信贷融资支撑平台,尽早推出“政银保”,探索新的信贷抵押、担保机制;四是培育、引进新品种,逐步发展名、优、特种植业,提高品种竞争力和生产效益;五是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逐步解决农产品靠天吃饭问题,大力加强农业农田基本建设,提升机械化程度,推进大棚生产等;最后关键一点是政府要积极作为,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惠农政策,酝酿出台一些奖补政策,扶持规模生产和品牌企业。如茂名市政府每年安排三千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资金对企业进行奖补,每年安排五百万元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这些资金重点扶持加工销售企业,扶持标准化生产和引进培育新品种等。

纵看茂名农企的星斗云图

有了大型农产品集散地“粤西农批”,有了正确的市场导向,关键一点还要靠涉农企业的崛起和相互带动,农业方可由大向强。

常言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年来,茂名市通过建设“放心食品名牌工程”等各项举措,涌现出一批能够制造风向、有希望燎原的农业“星火”。

以“李”致富。素有“广东三华李第一镇”之称的茂名信宜市钱排镇所产三华李有“李中之王”的美誉。全镇有90%的农户种植三华李,全镇三华李种植面积8万多亩,2014年总产量达7.5万吨,产值超过 5亿元,三华李种植户年均单项纯收入 3-4万元。

以“李”扬名的钱排镇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旅游旺镇”的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信宜三华李产业的发展。全镇建立起三华李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3个,面积 1万多亩,确保三华李的优良品质。同时,为打造信宜三华李品牌,钱排镇成立了年年红三华李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三华李品牌“银妃”,实行统一包装,迅速提高了钱排镇三华李的市场竞争力。2012年,通过举办李花节、品果节等活动,三华李果王拍卖出19.8万元的“天价”,吸引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引起轰动效应。据统计,近两年,到钱排镇旅游观光的游客高达30多万人(次),餐饮、住宿、交通等第三产业实现总收入5000多万元。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钱排镇经常性组织召开全镇三华李种植管理技术培训会、三华李产业管理大会等,动员全镇人民参与到三华李产业发展中来。伴随三华李产业的成熟,钱排镇各项社会建设得到全面推进,2012年钱排镇荣获“广东省名镇”,钱排镇双合村荣获“广东省名村”。

每年四月,正值信宜早熟李“早熟三华李”的上市季。日前,在信宜钱排、茶山、白石等镇,“早熟三华李”的市场收购价高达9-10元/斤,仍供不应求。据悉,整个信宜地区投产的“早熟三华李”1万多亩,年总产量近万吨,销往广西、湖南、福建等地,早熟的三华李已早早掀开茂名市新一年水果销售的大幕。

从紫薯到紫薯曲奇。创办于1981年的粮丰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馅料、月饼、休闲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充分利用茂名是全省农业大市的资源,尤其以薯类和热带水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为依托,以紫薯、香蕉、桂圆、木瓜、冬瓜等为原料,开发出紫薯蛋卷、香蕉酥、果蔬馅料等一系列休闲食品共90多个,产品取得各项认证,获得了国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是茂名市“放心食品名牌工程”农产品生产示范企业。产品投向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该公司建立了紫薯、木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1800多亩。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联结模式,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以公司基地为技术辐射源,通过培训、示范等手段,推广GAP栽培技术,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保证了紫薯、桂圆、香蕉等原料的质量。同时,以高于市场5%-10%的价格收购原料,确保农户增加收入。公司采取建立连锁店的模式,在港澳和国内大中城市超市或专卖点设立专柜的销售,立足粤西,布局珠三角,依托港澳,进军东南亚,抢占国内外大中城市,在全国共建立了200多个粮丰园销售专柜,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销售。是茂名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典范。

工业化思维办农业。成立于2012年的化州润丰种植专业合作是一家年轻的合作社组织。合作社租赁了官地、滨江2个村委会8条自然村1050亩弃耕地和部分水田创办农业基地。在租赁土地工作中,合作社对每个出租农户的土地面积进行丈量,勾绘平面图,并以原生产队为单位,在村与村之间、队与队之间分界立桩,标明上图,建档立册,保持原土地规划不变、面积不减。这样做,既延续了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政策,又消除了农民对土地被承包集中耕作后找不着的担心顾虑,得到了村民认可。

该合作社以10个年轻新型农民为股东,按股份制形式自愿组合成立。合作社章程和制度规定:召开股东大会,成立理事会,推选社长、理事长,合作社一切业务由社长、理事长全权负责,社长负责全面工作,理事长协助社长开展工作。合作社的生产、资金、经营、市场、购销等大小事务由2个人共同研究决定。其他股东参与投资、参与议事干事、参与监督,不参与决策,不干扰运作。社长、理事长任期为3年,3年内合作社持续发展,创造效益,可以连任,否则退下来,另推选他人出任。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发动新型农民搞农业,是茂名市不少新型种植专业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型管理思路。

金融支农彰显力量

今天,农业保险已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政策性农险,对于茂名这个农业大市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以2012年为例,人保财险茂名市分公司共承保水稻310.56万亩,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涉及全市101个乡镇,1600多个行政村100多万户,为全市水稻提供9.3亿元的保险保障。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承保规模在全省位居前列。

茂名市是全省乃至全国生猪养殖大市,保障生猪养殖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茂名市政府刚性政策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在全省率先开展病死育肥猪无害化处理暨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试点工作。既解决放心肉问题、杜绝病疫传播、降低环境污染,又发展循环经济,打响广东优质生猪品牌。

到目前为止,茂名全市系统已建成101个镇级三农保险服务站和10个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并投入使用,聘请农村协保员1600多名,实现了有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乡村100%覆盖。逐步完善“以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和行政村三农保险服务点为平台,以村协保员队伍为依托”的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做到层层有机构、村村有人员,实行“三农”保险驻村服务。通过农村协保员队伍为“三农”保险承保、理赔、宣传、咨询等工作提供协助服务。2012年7月,高州发生特大暴雨天气,水稻大面积受灾。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开设理赔服务“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对于绝产的水稻10个工作日内结案赔付。

未来,茂名市将通过建立政府支持、农村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政银保互动机制,推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及小微企业倾斜,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为农村经济及小微企业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完成金融支农的使命。

近年来,茂名市围绕打造广东省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坚持“市场带动、政府推动”双轮驱动政策,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诸如上述各方面代表。未来,茂名市将重点围绕该市农业十大支柱产业,做好产业规划,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致力做全省乃至全中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药罐子(南药)。

猜你喜欢
三华茂名市农产品
山东三华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我的弟弟
果树欲长青 科技要先行
全健排舞对推动茂名市全民健身的价值及策略研究